专栏名称: 360数科
360数科是一家数据驱动、AI赋能的第三方金融科技平台,孵化于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安全公司360集团,致力于成为连接用户与金融合作伙伴的科技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张丽俊  ·  精进日志723 | 2.21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60数科

掘金金融科技赛道,360数科是不容忽视的估值洼地

360数科  · 公众号  ·  · 2021-02-05 17:00

正文

最近的股市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迹象,就是机构资金逐渐向最具成长性的行业集中,而且仅仅偏爱少数几家头部公司,因其成长性和抗风险能力远高于后排公司。

中美股市均是这种强者恒强的迹象,无疑代表了未来的投资方向。一言以蔽之,投资要投月亮,而不是投星星。

说到未来成长性,金融科技是一个绕不开的行业,蚂蚁集团IPO及随后暂停带来的热度,让更多人看到了赛道的价值。不过,鉴于蚂蚁集团、京东数科在A股的IPO依然遥遥无期,当前最值得一看的,莫过于美股市场的360数科等少数几家头部公司了。


在疫情持续和监管政策变化的背景下,该如何看待360数科的投资价值,市场上有不小的分歧。对此,我的态度是偏乐观的,认为公司的价值被低估了。下面具体说说我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01

新规重在“规范”


金融科技行业的特点是星星多而月亮少,由于地域分散性和消费场景多样,业内公司就像原始森林里的植物一样错落有致,而非单调的非洲大草原,行业里头部公司的网络效应并不明显,无论从竞争还是监管角度,“赢家通吃”的原则在这里都不适用,给足了各类玩家发展的空间。


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19年年末中国个人短期消费信贷余额为9.92万亿元,市场足够大,且已形成“八大家”和“其他”两个阵营格局。所谓“八大家”是蚂蚁集团、陆金所、微众银行、京东数科、360数科、乐信、度小满、新网银行8家企业。据里昂证券统计,2019年它们占据了互联网贷款市场近92%的份额,各家依然有扩张边界、在各自能力圈内进行深耕细作。
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均提示了金融科技赛道的投资价值。然而,随着蚂蚁集团IPO被按下暂停键,京东数科上市暂缓,加上同步出台的小贷监管新规,行业顿时显得凉风嗖嗖,市场情绪也一度转向悲观。
但真实的商业世界是复杂的,简单贴标签只会误读真相和投资机会。实际上,蚂蚁暂缓上市,是由于新出台的小贷法规导致监管环境发生变化,业务框架要重新界定,并不是政策在抵制金融科技行业。
大家务必注意央行副行长陈雨露1月15日的讲话:“关于蚂蚁集团规范整改的问题,目前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之下,蚂蚁集团已经成立了整改工作组,正在抓紧制定整改的时间表,对标监管的要求来进行整改,同时也要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和企业正常的经营,确保对公众金融服务的质量。”
这清晰地表明,监管层要求蚂蚁“对标监管的要求来进行整改”、“保持业务的连续性”,而不是取缔相关业务,更非限制行业发展。说白了就是“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随着行业新规出台,对蚂蚁重新估值,这点没有疑义。不过在悲观情绪蔓延下,三季度财报数据靓丽的360数科等公司的估值同样受到压制,却是有点殃及池鱼了。
需要甄别的是,实际上, 360数科等普遍采取的助贷模式和联合贷款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联合贷款模式下,信贷机构和银行共同出资,此前信贷机构只需要出资1%,新规后信贷机构需要出资30%。对资本金要求的提升,将限制联合贷业务的规模增速。
实际上,360数科已表示影响很小。据我所知,目前360数科通过小贷牌照自营放款余额占比不足1%,且联合贷余额占比仅仅万分之一,初步判断这一新规对不以小贷为出资方的助贷业务基本不会有影响。
谈及助贷模式,一个重要趋势是,实力较强的助贷平台开始提供不承担风险的纯科技助贷服务。这也是360数科等头部公司科技业务迅速增长之因。
考虑到强监管下产业得以出清,头部平台的获客成本会有明显的降低;因共债风险大大降低,坏账率也会下来。随着越来越多助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用户还款意愿也会大幅提升。
金融机构对风险异常敏感,能接受助贷平台不兜底,既意味着对合作平台的信任,也意味着这是监管鼓励的方向。这是讨论小贷新规影响时必须要厘清的一个事实。
简单来说,对于一个存在上千年之久的刚需行业,监管要的是规范而非压缩,要压缩也是压缩量特别大的超级巨头。因此不论是政策还是市场层面,以360数科为代表的头部公司都将受益。随着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秩序井然,市场对行业的担忧也将消失,估值进一步提升是大概率事件。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29日,最高法院关于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适用范围问题批复广东高院,明确: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七类地方金融组织,属于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其因从事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其他问题已在修订后的司法解释中予以明确。批复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从这个角度来说,政策的不确定性已逐渐消除,而在合规方面做好部署的平台(不承担风险的助贷模式,而非高杠杆的联合贷模式),无疑会有更好的成长空间,相信市场会给予360数科等更加匹配的估值。

02

财务数据持续亮眼


投资是先选赛道,再选赛道里的头部公司。在明确了金融科技行业没有政策风险之后,再来重点分析一下360数科。
2020年对于金融科技行业是动荡的一年,先是疫情冲击,再碰到行业强监管。不过,吹尽黄沙始到金,受益于一贯稳健的作风,360数科反而在三季度交出历史上最好的一份季报:第三季度营收37.04亿元 人民币 (单位下同),同比增长43.4%;非美国通用 会计准则 净利润12.88亿元,同比增长70.4%。在已披露三季报的四家赴美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中, 360数科 营收及净利领跑。


用户数是最关键的指标,截至2020年9月30日,360数科累计授信用户2928万人,同比增长28.3%;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增授信用户共计456万,新增借款人280万。疫情之后的市场出现严重分化,公司在最近两个季度稳健增长,在非金融机构玩家中市占率仅次于蚂蚁、京东、陆金所。
基于授 信用 户数量提升,借款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公司上调全年业绩指引,将2020全年目标上调至2420-2440亿元,意味着全年的动态估值进一步下降。
难得的是,360数科在疫情期间保持稳中偏紧的经营策略,D1逾期率由二季度的6.2%下降至三季度的5.3%,M1回收率攀升至90%;M3+ 逾期率环比回落86个基点至1.96%,为覆盖的平台中最低。
从公司三季度发布的财务数据来看,各项指标均创下公司历史上最好记录,相信按照公司一贯稳健的作风,会给市场带来惊喜。

03

嵌入式金融对接一线平台


消费金融行业有10万亿级规模,且仍在稳步扩大。根据奥维咨询数据,预计2020年我国消费贷款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到2022年增至18万亿元,其中线上信贷占比超一半,增速在20%左右,很快将到达每年十万亿的规模。
市场规模大,也不是雨露均沾。金融是一门难度极高的生意,即使放款成功,也可能有亏损风险。以12期的产品为例,即使前10个月用户如期还款,如果最后两个月发生坏账,这笔生意最终是亏损的。大部分互联网公司识趣退出(比如唯品金融),进而转为流量方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
消金市场会不会蚂蚁、京东等公司独占呢?事实证明不会。
蚂蚁、京东有强大的消费场景 和信贷 场景,但还有大量具有消费场景和流量场景的 互联网 企业,缺乏金融服务能力,选择专业的合作方是一种更高效方式,该服务缺口为360数科提供了增长机遇。
据我了解,已有很多场景平台嵌入360数科的金融科技能力,包括美团、小米、滴滴、饿了么等近20家互联网企业已与之合作提供信贷服务,目前仍有大量合作需求等待接入。
合作伙伴既要求服务体验足够好,又要求没有竞争性(比如美团和阿里存在竞争关系,对信贷产品合作构成障碍),这使得嵌入式金融业务方面,能跟360数科构成竞争的对手数量非常有限。且从规模看,除了传统科技金融巨头阿里、腾讯、京东以外,360数科从业务量上排第四,是最受益的一方。

04

与金城银行协同作战


除了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信贷业务以外,小微企业贷和2B业务也是360数科的大看点。在这两块领域,公司未来会与金城银行有更多的协同作战。
去年8月,360集团受让天津金城银行30%股权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金城银行是国内第三家由互联网公司任第一大股东的互联网普惠银行,另外两家分别是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从这个角度看,360数科已经把第一梯队的其它公司甩出了一大截。
小微 企业 融资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风险 通常相对较高,多数商业 银行 放贷只针对头部小微企业。近期以永煤为代表的信用债违约+逃费债,导致风险溢价上升,银行对主体信用差且缺乏数据的小微业务更趋于审慎,但这却是360数科的机遇所在。中国小微贷款市场规模约50万亿,并且有超过50%的需求未被覆盖。360数科可以借助与金城 银行 的合作和强大的地推网络,发掘小微 信贷 业务的潜力。
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互补性很强,银行有后者所没有的牌照优势、线下网点优势,后者则拥有流量入口优势和数据优势。目前,360数科已与金城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包括联合开发产品、科技赋能合作等方面。而金城银行可以接入数据源,比如企业税务数据,也对360数科的业务开展很有帮助。
此外,金城银行成为结构化的降低360数科资金成本的重要抓手,据我了解,公司将和金城银行合作研发更低贷款利率的产品,加上良好的风控体系, 业绩 会得到极大的释放。

05

变身硬核科技公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