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8年,西汉大才子司马相如,因为意志不坚定,纵欲过度,糖尿病复发,走完了一个完美渣男的人生路。
“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鲁迅
- 1 -
这话真是鲁迅先生说的。
司马相如出生在四川成都,他的人生际遇很不错。
他早年家境不错。当时汉景帝时候有规定,一个人家里有4万块钱,就可以当皇帝的侍从,进入公务员队伍。
于是,司马相如就北漂到长安,当了一个陪皇帝打猎的侍从官。这个官的主要工作是,打猎时,如果有皇帝对付不了的野兽,他就得想办法解决。
但公务员的工作看起来很光鲜,实际上专业严重不对口。司马相如的爱好是写赋,但boss却很不喜欢赋,于是,他一直郁郁不得志。
这时候,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进京。刘武是个文学青年,喜欢赋,身边带了很多擅长写辞赋的高手。
男人们优秀,一定不是没有经历挫折,一马平川的,而是在于识时务有自知,能够决断放弃虚名,转而追求能够施展才华的空间。尽管这个空间可能比之前要窄一些。
司马相如和这些人聊得很开心,内心就有了跳槽的想法。他就让医院开了长期病假条,进而辞职,随了梁孝王。
司马相如在刘武的“梁园”过得很开心,文学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是,刘武毕竟还是生在皇帝世家,母亲窦太后喜欢他,胜过喜欢他哥哥汉景帝。窦太后甚至要求景帝以后传位给刘武,而不是他儿子。
景帝心里不痛快呀,最后还是把皇位传给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喜欢拿辞赋来粉饰自己的梁孝王生气了,把参与立太子的10多个大臣都暗杀了。
后来这事儿暴露了。梁孝王被疏远,过了几年就死了。他的墓,后来被摸金校尉的祖宗曹操给挖了,珠宝装了72船。
本来指望着能上市,结果靠山倒了,司马相如的这次跳槽可谓失败了。他又穷又没有工作。
男人的魅力有时候不在于天生富贵气,而在于敢于尝试,遍体鳞伤犹有勇气去闯荡。
试想,如果司马相如始终在狩猎官的公务员队伍里混日子,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给女孩的印象,也只可能是唯唯诺诺毫无前途。优秀的渣男,自有道理。
于是,经历了北漂镀金的司马相如,尽管灰头土脸,却有了逃离北上广,另辟一片天地的想法。
- 2 -
凤鸟啊凤鸟啊回到了家乡,行踪无定游览天下寻求心中凰鸟。
未遇凰鸟之时啊不知所往,怎能悟解今日登门后心中之所感!
有美丽娴静的女子在居室,居处虽近人却远而残虐我的心肠。
如何能做恩爱的交颈鸳鸯,使我这凤鸟与你这凰鸟一同翔游!
风度翩翩的司马相如在西汉邛崃县王县长陪同下,应县里最大的两家企业(卓氏集团和程氏集团)CEO之邀,高歌一曲《凤求凰》,那深受群众欢迎的场面要多感动有多感动。
在现场围观的群众当中,卓氏集团CEO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正在门缝中偷瞄,春心萌动,却又自惭形秽。17岁就守寡的她,当天晚上收到司马相如发过来的求爱短信,立刻奋不顾身地“淫奔”。
女粉丝爱上男偶像,往往会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这也是许多爱情不顺的源头。
这是在历史上粉饰了上千年的美好爱情故事“凤求凰”,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官场阴谋论。
曾在汉景帝、梁孝王身边做事的司马相如和好朋友、邛崃县长王吉一起,静心策划了这场旨在获取卓氏钢铁集团产业的阴谋活动。
因为梁孝王倒台而灰溜溜返回四川的司马相如,入住邛崃县招待所。县长王吉每天过来探访,都被司马相如拒绝。偏偏王县长特别执着,越挫越勇。因为入住的时候没有登记身份证,这样一来,司马相如的神秘感越来越强。
卓氏集团CEO卓王孙正想找一个巴结县长的突破口,因此就押宝在设宴邀请司马相如和县长一起吃个饭上面,却不想,正中了圈套,赔上了女儿。
按说为了爱情自由,的确该歌颂。但卓文君随着司马相如回到成都老家,却发现风流才子家里只有四面墙。蜜月期的生活质量比自己守寡时要差100倍,实在受不了的卓小姐并没有选择坚持。
她主动和丈夫说:要不,你和我一块回邛崃,到那边,哪怕向我的兄弟们借点钱,都比在这里受苦强啊。
“
好啊好啊!我这可都是为了你好
。”司马相如如释重负。
当两人变卖了唯一值钱的宝马车,回到邛崃,老丈人卓王孙却宣布对他们实施经济制裁,不分一分钱!
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就在卓氏集团对面开了个小酒馆,天天抛头露面,来恶心卓王孙。
这时候,道德绑架找上门了:司马相如是个人才啊,人家还是王县长的朋友,你这么抠影响不好。何苦让文君出丑呢?两人都已私订终身,你也没法追究。司马相如毕竟做过官,文采也不弱,不见得终生埋没?你手上又不是没钱,有你在经济上提携,他也好尽早翻身!
不得已,卓老板分给他们100万块钱,100个仆人,让他们滚回成都。
男人要有心机,要把所有刻意的目标,掩饰在一顶华丽的“为了爱情”的大帽子之下,寻求道德优势。在一场传唱千年却并不高尚的爱情行动,司马相如实现了女人、金钱的双丰收。
- 3 -
财务自由的司马相如,在官场上的好运也来了。
汉景帝驾崩,汉武帝上台,把司马相如又调回长安。卓王孙当时不情不愿的投资,终于有了收获。
卓总亲自招待女婿,说:
哎呀,真是不好意思,当时给你们钱太少了,应当和我儿子平分财产,都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