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为期两天的国际先进照明科技会议(ALST2017)在浙江上虞开幕。此次会议由国际电光源委员会(FAST-LS)、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主办。
开幕式上,中共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国龙,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书记陶关锋、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郑立荣、国际电光源委员会主席罗宾德范薛、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等政府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并致辞。2014年诺贝尔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前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Harald Haas等嘉宾做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同时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台湾交通大学、英国斯特克莱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瑞典隆德大学、欧司朗、南京第壹有机光电、矽力杰等众多国内外的高校及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共同探讨未来照明、超越照明的趋势与技术进展。
被称为“蓝光之父”的中村修二在专题报告中,介绍了当前LED照明与激光照明的研究成果、技术及应用趋势,包括Tunnel junciton、Micro LED等,对于激光照明,中村修二表示,激光照明在汽车照明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优势。
半导体照明是一场成功的技术革命,已确立了在照明中的主导地位,中国是半导体照明的重要市场,产业发展迅速,前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在专题报告中具体分享了当前半导体照明的状况,中国半导体照明发展的重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国际半导体照明的组织及发展情况。曹健林表示,高品质照明、舒适照明、智慧照明都是半导体照明的关注点,此外,LED在农业、信息、健康等超越照明领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也为LED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预计十三五期间,产业将有可能实现万亿元的规模。
LiFi等LED的创新应用备受关注,会上,Harald Haas介绍了当前LiFi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技术成果。Harald Haas表示,数据传输建立完整的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数据、传感器等环节。利用LiFi、LED以及太阳能面板,既可以实现数据传输,也可以给比如智能手机等设备充电。当前照明设施已经足够多,可以充分利用来解锁很多能力。
国内可见光通信研究一直在积极推进,复旦大学教授迟楠介绍了基于LED的高速可见光通信技术。迟楠表示,VLC会先在一些特殊行业领域得到应用,传输速率也会从低速应用开始,从定位、传递密码等领域发展到高速传输领域,产业应用切入点可以放在医用和大飞机中。
会上,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光电研究所所长郭浩中详细介绍了GaN基纳米结构LED和VCSEL的研究进展。英国斯特克莱德大学教授、光子学研究所副所长顾而丹介绍了高性能GaN基Micro LED及应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王涛介绍了面向智慧照明和健康的半极性和非极性GaN的开发。英国西苏格兰大学教授宋世庚介绍了基于线性可变滤光片的室内照明光谱测量用小型可见光谱光度计。矽力杰系统应用总监黄秋凯从驱动的角度,分享了LED照明驱动的发展趋势。南京第壹有机光电公司CEO王锦山分享了OLED照明的发展状况。目前OLED商业化光效已超过90lm/W,,实验室可达 112lm/W。王锦山表示,当前OLED照明技术和制造不是问题,只是市场尚未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