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来,即便是产量最多的1995年,该产量占储量比例也不到0.2%。不过即使不产,稀土矿储量还是一年骤降86%。
近日,稀土频繁进入公众视野。不同于一般的土,它的珍贵可媲美石油,号称工业界维生素。缺维生素容易记忆减退、头发打结、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那是要瘦的。比如美国一直声称自己瘦,中国胖,那么美国真的瘦吗?还是在刻意“减肥”?中国是否真的有那么胖?让我们来通过数据,一一上秤。
这之前,咱先明白稀土是什么,不像维生素有ABCDE……我数不清多少种,但稀土元素是可数的,而且你从初中开始就见过,他们是分布在元素周期表上的17种元素。其实你现在也在盯着它,因为它就在你的屏幕里,它不仅在你脚下,也散布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美国稀土储量急剧下降?标准改变揭露全球多重标准混乱现状
这么重要的土,老大美国当然想要踩一脚。遗憾的是,美国的稀土矿储量,在2014年大大减少。
但2003到2011年,美国几乎不产稀土啊。要知道,25年来,即便是产量最多的1995年,该产量占储量比例也不到0.2%。不过即使不产,稀土矿储量还是一年骤降86%。
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加州稀土矿Mountain Pass采用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行业指南7号文件,该矿贡献了180万吨中的150万吨。另一个标准是加拿大的NI 43-101(以下简称101)。依据“邻居”的准则,美国怀俄明州的Bear Lodge矿床有39万吨的稀土矿。
好奇150万吨与39万吨之和,是怎么得出来的180万吨。
再来仔细看看7号文件。事实上,这个文件从1981年作为SEC的矿产披露准则以来,到2015年为止都没变过。2015年,这个文件被更新了。更新后,美国相应调整了2014年的数据,稀土矿储量就大大减少了。
作为一个理科出身的文科生,实在纠结不清楚背后的算法。但是稀土矿储量的多重标准,引起了我的注意。
仅是美国一个国家,就采用了两种矿产项目披露准则。这两种标准的差别在于,7号文件更严格,只把探明储量纳入统计,而101把探明的、推断的、未分类的都算上了。
除了这两个标准,还有JORC、SAMREC、IMEC、PERC、MRC、NAEN,这些具体是啥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南非、智利、欧洲、蒙古、俄罗斯的标准。
实际上,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矿床,美国还有另外15个矿床。
其中,位于科罗拉多州的Iron Hill,其未被分类的
稀土矿储量近千万
吨,这要是真被探明,科罗拉多州将暴富!
中国稀土矿储量真有传说中那么多吗?
为什么美国在2003到2011年选择停产呢?广泛认为:开采Mountain Pass稀土矿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自此,美国的稀土原材料逐渐全部依赖进口。要知道,Mountain Pass稀土矿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是全球最重要的稀土供应地。
也正是那时候起,中国成了全球稀土粉丝的后援军,产量持续上升,占全球比重也一度高达98%,抱住土豪的大腿。
同时,美国地质调查局还公布了中国储量数据,2018年4400万吨的储量占据全球37%的比例,这还是在疯狂开采之后下降的比例,该比例曾一度高达50%
。
但中国稀土矿储量真有传说中那么多吗?中国可不这么认为,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稀土矿储量数据,中国的稀土矿储量在2000万吨左右,远不如美国数据中同期的数据。
类似的数据,也出现在了国务院新闻办在2012年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中,该文件表示:
中国稀土真的被压价了吗?
中国之所以成为顶梁柱,是因为中国稀土矿的丰富性和不可替代性。
但这阻挡不住各国想要自给自足的脚步。澳大利亚稀土公司Lynas在5月20日宣布,将与美国Blue Line集团合作,解决美国稀土关键的供应链问题。
此举的可能性被多方质疑,“纽约时报”表示,相比于中国能够提供镧、铈、钕、镨等矿物质,Lynas只能提供一小部分矿物,且供应亦不稳定,无法媲美中国。
也难怪中国的出口量持续增加,挡不住的真爱。
但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中国的稀土价格降低。
以中国出口稀土最多的国家——日本为例,2019年3月,日本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数量,占它全部进口量的72%。但日本掏给中国的钱,却只占全部稀土进口金额的56%。
这意味着,日本在以更低的价格从中国进口稀土,一分钱一分货,而日本花一分钱,买了一分半的货,妥妥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