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福建日报》头版刊发:
武夷山以文化兴赋能旅游旺,假期前三天旅游总收入累计超5亿元——看碧水丹山品深厚文化
。
《福建日报》2025年2月3日01版
碧水丹山甲东南、岩骨花香冠天下、朱子理学远流传……蛇年新春,武夷山创新消费场景,以文化兴赋能旅游旺,以非遗之名守护年味,点燃2025年文旅消费“第一把火”。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三天,武夷山累计接待游客47.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累计5.59亿元。
1月29日,正月初一,来自甘肃的刘女士带着孩子早早来到景区南路口,感受武夷山的新春氛围。这是她近几年来第一次带孩子出远门,“这里处处充满了年味,我们还品尝了武夷茶宴,以茶入菜,很有特色,一家人吃得很开心”。
蛇年新春,万象更新。武夷大地处处弥漫着喜庆与欢乐的气息。
山前街雅集、印象市集、60米金蛇贺岁造型、“舞动百米中国龙”、新春跑、骑行、非遗文艺展演、茶席茶会……春节假期,武夷山在青山绿水间有机融入灵蛇献瑞、国潮灯笼、锦绣彩旗等传统文化元素,并推出39场非遗迎春活动。
图源:崇阳溪漫游道
“1月以来,武夷山催生诸多文体旅商新体验、新热点。”武夷山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福茶迎新 乐享非遗”海内外游客武夷山跨年活动、千人茶山徒步、崇阳溪百里画廊漫游道自行车骑游、新年游园会、迎新茶文化主题展演等10余场文娱体育会展活动轮番开展,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有“新鲜感”、有“氛围感”、有“仪式感”、有“参与感”、有“满足感”成为武夷山的新标签。
在国家公园看碧水丹山、在生态茶园品味人生、在汉城遗址对话历史……来自北京的朱熙和家人在春节前两天来到武夷山,在游玩体验之后,他将“风景美”“文化浓”“体验好”的好评留给了这里。
青山绿水赏心悦目,传统文化引人入胜。去年5月,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启动运营,风景道涉及203个村的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缓冲带、绿色发展支撑带与民生改善辐射带,将散落在沿线的历史遗存串珠成链,集中展示了当地最优质的自然遗产、生态景观、人文景观。
“300年前,一条伟大的茶叶贸易之路从下梅村启程,武夷山的茶北上跨越亚欧大陆,沿万里茶道抵达俄罗斯以及欧洲。在这条‘世纪大动脉’最东端的起点,武夷茶曾经以‘最东方’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世界。”跟随导游的介绍,来自上海的周丽萍一家沿着下梅村的石板路漫步前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五夫镇,不少游客前来追寻朱子足迹,感受圣贤魅力。
借助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武夷山旅游正从一季到四季,变“网红”为“长红”,全面推动文旅融合,丰富业态空间、布局多元项目,将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擦亮文旅招牌。
连日来, 武夷山积极备战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在多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坚守一线,保工期、抢进度,用拼搏干劲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