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寻找中国创客
Born for Maker!在这里,遇见最棒的创业者和投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红杉汇  ·  边听歌边做事,到底好不好? | ... ·  2 天前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  重磅!部分光伏、电池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 ·  4 天前  
蔻享学术  ·  【直播】科学家精神进校园 | ... ·  1 周前  
蔻享学术  ·  【直播】科学家精神进校园 | ... ·  1 周前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首批参会名单公布!本周五相约上海,一起研讨产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寻找中国创客

在资本裹挟下,共享充电宝正在进行一场有去无回的“军备赛”

寻找中国创客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5-08 21:34

正文

这是共享经济如火如荼的一年。共享单车的热度居高不下,共享充电宝后阿里居上。然而这被隔壁的老王看衰的共享充电宝经济,表面看起来是共享经济领域又一次概念翻新,实则背后是一场场资本的血战。

文/闫妍 唐亚华



俱往矣,三十六路烟尘,七十二家反王,当年“千团大战”时一系列的过招绝杀、绝地反击、完美逆袭犹在眼前。这之后,滴滴优步之争、共享单车混战继续了烧钱拼流量的市场准入规则,甚至将这种模式进化成互联网创业的“尚方宝剑”。

 

时至今日,资本热钱瞄准了共享充电宝。

 

今日早间,共享充电宝行业内三家企业几乎同时发布了最新的融资消息,分别是“小电”、“Hi电”、“非常电”。而就在三天前,聚美优品宣布将以3亿元收购共享充电宝企业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的60%股权,陈欧将担任“街电”董事长席位。


四天时间,四家企业,四笔融资,超过8.5亿人民币的融资总额,涉及了红杉资本、高榕资本、腾讯等近10家一线投资机构和企业。可以说,共享充电宝在融资速度和规模上已经远远超过去风口上的“前辈们”,想必未来的融资规模也不会示弱。

 

“千电大战”,指日可待。

 

那些年风口们的“军备大赛”


今天,“小电”、“Hi电”、“非常电”三家共享充电宝行业企业同时宣布融资消息,不知道这个场面大家会不会觉得有点眼熟。

 

今年3月1日,就有三家共享单车公司同时宣布完成融资。先是ofo宣布完成由DST、经纬中国、滴滴出行等投资的4.5亿美元(合人民币31亿元)D轮融资;紧接着起家于山西的百拜单车宣布获得安洁环保等投资的A轮融资;刚入局不久的永安行宣布完成亿元以上的A轮融资,投资方是蚂蚁金服等。

 

共享单车之间“宿怨”已久,其中橙、黄、蓝的角力最为激烈,拼车型、拼体验、拼运维、最重要的还是拼身后的财团。

 

摩拜单车成立至今已经走到E轮融资,仅今年内累计的融资额就已超过3亿美元。而ofo D轮的4.5亿美元,则创下目前行业内最高融资纪录。小蓝单车bluegogo获得了由黑洞投资领投、智能星通跟投的4亿元A轮融资。共享单车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不管这片市场是不是被过分高估,也没了回头的余地。

 

可以说,任何一场企业间的“军备大赛”和“版图拓张”背后,都有一场场的资本撕杀。

 

2016年5月,滴滴刚宣布获苹果公司10亿美元投资,两周后Uber就宣布得到来自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总价35亿美元的投资,随即滴滴再用45亿美元F轮融资回击,滴滴优步的竞争曾让整个投资圈异常兴奋。

 

资本本身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发现独角兽,并用资本的力量快速使其膨胀并击垮竞对。但想到千团大战的团灭,滴滴优步的无爱联姻,再到共享单车盈利日期遥遥无期…….

 

烧钱烧到最后,有多少企业还能靠自已的供血能力活下去,彻底的扔掉资本这条拐杖?这套玩法落在共享充电宝身上,又会玩出怎样的花样?

 

共享充电宝要怎么玩?


据公开数据统计,今年3月31日以来,共享充电宝行业宣布获得融资的有Hi电、来电科技、街电、小电等。40天时间,11笔融资,近35家机构入局,融资金额约为12亿元人民币,是2015年共享单车刚出现时获得融资额的近5倍。

 


据不完全统计,IDG、红点中国、腾讯、金沙江创投、元璟资本和知名个人天使投资人王刚等都已投资了共享充电宝类型的创业公司。BAT中的两家已经入局,腾讯成为“小电”的战略投资方,“来电科技”也已和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信用免押金服务。

 

可以想象,这个新兴领域将在未来两年里经历非常惨烈的相爱相杀、掐架、洗牌…..

 

事实上,现阶段的军备竞赛是比较健康的。共享充电宝作为一种新兴产品需要尽快提高市场认知度,不断减少自己教育市场的成本,共同发声做大声量是理性选择。但这毕竟是个有垄断才有未来的市场,烧钱清场是默认套路,这之后的恶性竞争也难免上演。

 

事实上,共享充电宝里的大小场景都可能出现恶性竞争,导致订单分流、价格下跌,行业竞品越来越多话语权递到商户方,还可能涉及入场费等方面的压力。资金、规模的竞争背后,共享充电宝最终比拼的还是强运营能力。

 

为了避免成为“冤大头”,就需要新玩法来自我造血。

 

一是将盈利模式多元化,除了租金、押金这两个现金牛之外,精准化营销是共享充电宝企业未来的出路之一。

 

二是从团队本身来考量,既要兼具地面运营能力,也要兼备产品本身的技术能力。共享充电并存在着一定的产品门槛,同时随着移动充电产业升级,电池扩容、快充、无线充电技术逐渐普及,团队自身的研发能力几乎可以决定企业未来。

 

同时,运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性也尤为重要,快速铺市场,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共享充电宝创业团队确实需要“舍命狂奔”了。


本文为寻找中国创客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