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酷玩实验室
理工男神聚集的神秘所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网财经  ·  美团,跟进 ·  昨天  
新华网财经  ·  美团,跟进 ·  昨天  
中金研究院  ·  播客上新 |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与展望 ·  2 天前  
财联社AI daily  ·  阿里,开启大规模招聘! ·  2 天前  
财联社AI daily  ·  阿里,开启大规模招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酷玩实验室

誓死不国产的“日系车之王”,16年后终于低头了?

酷玩实验室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2-18 22:00

正文

酷玩实验室经授权转载作品


大家都在说这几年日系车在走向没落,但让人“陌生”的是,新年车圈的第一个热搜,竟然归了日系车。

已经 “鸽”了 16年、坚决 不国产、 无可争议的日系车“扛把子”雷克萨斯,终于抛下颜面,要在上海建厂造车了!

图片

动作也是非常迅速:总投资50亿元,年产能10万辆, 预计2年后建成投产。 虽然比不上当年从签合同到建厂完毕只要10个月的特斯拉,但也足够快了。

更关键的是,建厂成功后的雷克萨斯,将成为继特斯拉之后, 国内第二家100%外资持股的车企, 主打一个“血统纯正”

图片

只不过,雷克萨斯可不是心血来潮才要国产化,而是分别在2008和2012年都立下了Flag!

当时的说法是,只要年销量过了3万辆/10万辆就国产,让更多用户享受到雷克萨斯的优质产品和匠心服务。

结果2021年雷克萨斯销量都攀升到 22.7万辆了, 期间一汽和广汽还曾为争夺雷克萨斯的国产权明争暗斗 雷克萨斯高层却开始装傻充愣,假装Flag从来没立过。

说它是国产化“鸽王”,一点也不为过。

图片

更离谱的是,雷克萨斯在国内卖得好,甚至和雷克萨斯屡次“放鸽子”脱不开干系

点开雷克萨斯官网品牌介绍会发现,排在首位的是 “匠人匠心”。

在官方眼里,“Made in Japan”恰好是保证其产品 “原汁原味” 以及质量可靠的关键。

图片

从2004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 雷克萨斯就是可靠性榜单上的常客, 甚至在J.D.power上包揽了半数以上的第一。

哪怕是一台十几年的老车都很少发生故障,这也和其他豪华品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图片

要知道,2010年前后,国产后的 BB A或多或少都有些小毛病(比如奥迪烧机油、宝马漏油漏水、奔驰配件贵),而且还要再被店里狠宰一笔。

这么横向一对比,雷克萨斯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与此同时,雷克萨斯为了彰显自己的“日式服务”,还推出了 免费保养 政策, 油车4年10万km、混动车6年15万km。除了轮胎、雨刮这些,其他保养项目统统免费!

这样一来,不仅车主省时省力省心,更是让卖车时的车况非常透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雷克萨斯的 保值率神话。

图片

从BBA增购雷克萨斯的人越来越多,口碑效应又得以进一步放大。配合进口车车源相对短缺,打出了类似 饥饿营销 的效果。

由此,雷克萨斯也就成了那个年代的“网红单品”,经常曝出 “加价XX万才能提车” 之类的新闻,而且直到前几年还时有发生。

图片

既然坚持不国产是雷克萨斯成功的关键,期间还有不少“雷克萨斯永不国产”的传闻。那为何雷克萨斯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毅然决然地踏上国产化这条路?

这就不得不提到雷克萨斯现在的危机了。

首先一点,这几年大家不再迷信豪华品牌了。 服务跟不上,产品又缺乏创新。 如果说前些年买BBA是尝鲜、是社交、是体验新科技,那这几年就有点“当冤种”的意思。

反观国产品牌,新科技像不要钱一样往车上招呼,造型也越做越漂亮,功能一个不落,价格还便宜。

因此 买进口车的人越来越少, 去年国内进口车总销量下滑了12%,大盘正在萎缩。

图片

第二点,去年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攀升至47.6%, 燃油车的生存圈也在进一步溃缩。

虽然雷克萨斯产品序列中确实有纯电车型RZ,也有插混版本的RX和NX。但别说和国产新能源竞争了,就连自家的油车都很难打得过。

图片

更别说雷克萨斯销量的60%以上,都是终端售价最低的中大型轿车ES贡献的销量了。

可以说,雷克萨斯延续了丰田 “怎么都玩不转电动车”的基因

去年雷克萨斯在全球只有3%的销量是新能源,甚至落后于BBA。

因此这回雷克萨斯来势汹汹的国产化,其实是带着艰巨的任务来的——

说什么,也要把雷克萨斯的新能源车扶起来!

图片

从咱们多年的经验来看,想要扶持新能源产业,除了满足用户需求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

完善的产业链基础。

中国这几年依靠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换道超车”,已经培育出了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电池、电驱、智驾、智舱一应俱全,土壤肯定比日本要肥沃得多。

雷克萨斯这边也提出,暂定上海工厂只生产电动车,同时要实现 95%以上本土零部件使用率 的目标,还计划先期招聘1000名工人。

上海主管部门,同样对雷克萨斯上海工厂建设敞开了大门。土地授权、税收减免等等特斯拉有的优惠政策,雷克萨斯也能享受。

而2年后生产出来的雷克萨斯电动车不只能卖给国内,还将出口到全球;雷克萨斯获得更低的生产制造和研发成本,我们获得产业规模、工作岗位和税收。

可以说,雷克萨斯已经、也必须把中国, 视为自身电动化转型的重要战略支点。

图片

不过雷克萨斯也明白,单纯靠“白嫖”国内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再套个雷克萨斯的壳和这种打法(类似于马自达EZ-6),在自己身上肯定是走不通的。

所以官方明确表示,将会把丰田在电动化上深耕多年的“家底”统统掏出来,利用上海工厂实现落地。

这里面,最大的亮点当属与上海工厂同步配套建设的电池研发和生产线,将生产传说中非常NB,却始终无人落地的 “全固态电池”。

图片

丰田此前在固态电解质上同时投入了两条路线,一是以硫化物,二是高分子聚合物。

这次国产雷克萨斯上,将会采用 基于硫化物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 由于电解质不易燃的性质,可以大幅降低传统液态电解质电池热失控的风险。

图片

硫化物电解质相比高分子聚合物电解质的优势在于,与电池的接触面积更充分,不容易出现“界面”问题导致虚接,有利于实现超高功率快充。

从参数来看,这块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 400Wh/kg, 约为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1.8倍, 装车之后可实现 1200km续航。

与此同时,还大幅缩短了充电时间, 从0%充到80%电量只需要10分钟。

不过硫化物电解质也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 硫化物一旦与空气接触,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发生反应,释放出有毒气体。

这对封装工艺和碰撞安全要求特别高,或许这也是雷克萨斯选择中国智造的原因之一。

而除了全固态电池以外,雷克萨斯还有望引入另一个前沿技术—— 线控底盘。

图片

线控底盘又分为 线控刹车 线控转向 两大部分。

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汽车的制动和转向,采用的都是机械连接式,就算有电子介入也都是以辅助为主。

而纯粹的线控制动和转向, 直接把方向盘和刹车踏板与车身的机械连接去掉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一根传输信号的电线。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转向和刹车的 响应速度更快, 进一步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

此外,线控转向和制动应用之后,由于不再受机械连接的束缚,可以实现 转向和制动的解耦。

图片

就比方说,一辆传统机械转向的车,方向盘打一圈,车轮固定转25°,无法调节。而线控转向的车,方向盘打一圈轮子转多少角度,是可以自由调节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