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隆汇
格隆汇旗下公众号。分享和探讨港股、美国中概股以及少量估值确有吸引力之A股的投资线索、投资机会与投资心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宁波日报  ·  弹性退休办法,今起实施! ·  3 天前  
宁波日报  ·  弹性退休办法,今起实施! ·  3 天前  
第一财经  ·  100亿造车?雷军回应! ·  3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又一首航,开启! ·  3 天前  
神嘛事儿  ·  还有一个小时。。。。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隆汇

中远海控(1919.HK):旧船王的涅槃与新船王的诞生

格隆汇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7-10 21:40

正文


航运界最近流传了个段子,2015年某海事学院毕业生,有的去了中远集团、有的去了中海集团、有的去了上港集团、有的去了东方海外,大家就职不同公司。洒泪挥别,各奔前程,但他们万万没想到,两年后,他们都能重新聚在一起。

一、意料之中的联姻


随着中远中海的合并,17年中远海控开足马力在世界范围买买买,隔几个月就搞大新闻,在国内外收购青岛、希腊、阿联酋、鹿特丹、意大利等各大港口。最近的有6月份斥资189亿人民币收购中国最大港口运营商上港集团15%股份,斥资2亿欧元收购西班牙最大码头运营商Noatum Port Holdings 51%的股份,目瞪口呆的吃瓜群众在中远海运的巨大能量面前还没缓过来,中远海运又放了一个大招。


公元2017年7月9日,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一天。中远海控(01919)及东方海外国际(00316)联合公布,中远海控联合A股上港集团拟492.3亿港元要约收购东方海外国际全部股份。每股要约现金78.67元,较东方海外国际收市价溢价31.1%。东方海外国际大股东董氏一家不可撤回地承诺就其拥有的全部4.29亿股接纳或促使接纳要约,相当于其股本68.7%。东方国际原员工薪酬两年内保持不变,保持品牌和上市地位。


今天一开盘,东方海外国际(0316.HK)高开24.17%,中远海控(1919.HK)也上涨超过7%。


 

其实从2017年初以来,国内有关东方海外的收购传言不断,外媒宣称董氏已经无心经营,准备卖身给中远海控,在1月17日和6月21日两次发公告辟谣,管理层均表示不知情。在第二次辟谣后的19天后,就发布要约公告,嘴上说着不要,身体还是十分诚实。另说一句,这里不得不说管理层工作效率惊人,要不然就违背了信息披露的规定,这是在香港可大可小,至于是否真的违背,这里就不作讨论。


即使两次否认,在要约前,母公司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的股价已经从年初至今暴涨78%,再溢价31.1%收购,不得不说中远海控的慷慨,但在这样的溢价率上今天的中远海控也跟着涨了一些,最后收涨5.41%。


只能说明一点,这样的收购背后蕴含的能量超乎想象。这里引申出两个问题:

1、为何东方海外会被评这么高的溢价?

2、这样高的溢价仍然带动中远海控,东方海外给中远海控带来了什么?

二、拥有贵族气息的旧船王


那么先解决一个疑问,为什么东方海外国际值那么高的溢价?东方海外是航运界公认的贵公子,标准好学生。公司历史悠久,管理先进,业务稳定,盈利能力强,相比之下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更像是暴发户,财大气粗而缺少细致内涵。


东方海外最开始的名字叫金山轮船公司,创始人为香港四大船王之一董浩云,大家可能不认识,但如果说他是香港特首董建华的老爸,应该就有概念了吧。


1947年,董先生的商船成为第一艘抵达大西洋彼岸及欧洲的中国商船,其后他以金山轮船公司的名义不断开拓定期客货运服务。


1969年,集装箱运输业兴起,金山轮船易名东方海外货柜航运。


1982年,董浩云去世,其子董建华先生执掌东方海外的母公司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东方海外国际“)长达14年之久。


1996年,董建华先生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后,其胞弟董建成先生便接任东方海外国际主席之职。


今天,东方海外是全球最具规模的国际综合集装箱运输、物流及码头公司之一,在全球超过58个国家设有230多家分支结构,为世界顶尖的航运企业,也是业界应用资讯科技及电子商贸处理整个货物运输过程的领先企业,现集装箱运力全球排名第7。


财务表现在同行业公司中尤其抢眼:


资产方面:东方海外国际2016年末资产总额为652.4亿元、资产净额为313.5亿元、营业收入为367.5亿元,分别约为中远海控同期财务数据的54.52%、210.80%、51.64%;


利润方面:东方海外即使在航运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都保持着盈利的状态。但这除了16年年全球航运景气度到达谷底时造成了亏损,要知道,16年连世界最大的航运公司马士基都录得了亏损。总的来说这反映了,东方海外的营运能力是世界一流水平。


资产负债率方面:保持了50%左右,和中远海运合并前的公司动不动就上80%、90%的负债率相比,东方海外无疑是身材健硕的贵公子。



三、董家的船不再姓董,旧船王从此落幕


董建华长子董立均在接过董建华的棒后就一直担任行政总裁,董建华的妹妹董小萍则是嫁给中国航运荣誉董事长彭荫刚,而中国航运原是董浩云所创办。可以看到,董家三代都在航运业上发光发热。所以外媒说董家无心经营航运公司而卖掉公司,有点脑子的都知道是胡说八道,航运业不是一个依靠制度坐着就能盈利的行业,由于行业的供给滞后性以及全球范围内需求的巨大不确定性,航运公司极度依靠决策者的判断力,不用心经营的航运企业早就倒了,这个连用数据证明都不需要,看看这两年有多少航运公司就此倒下(连韩国当家航运公司都烟消云散)就可直接下结论,董家人绝不是无心经营。


那么问题来了,董家为何愿意放弃家族经营的祖业?翻看大量资料后,得出的最大的可能性只有一个,有一股更大的力量需要董家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而董家在这方面的觉悟是在香港都是街知巷闻,这样的兼并自然水到渠成。但这次的兼并,对董家来说,看似牺牲,实则名利双收,董家并不一定就此退场。

 

从中远海运和招商局两家航运近半年的频频动作可以明显看出,这两家央企似乎受到某种统一指向力量的驱动,在国内外频频搞起并购,中远中海合并前,从没有过任何收购行为。而中远中海合并,招商局收购中外运航运,两家在国内外对港口资源的整合,都显然是航运国企改革的加速的统一行动。这可以从收购中看出端倪,大家想一想,如此庞大而且急速的收购,需要的资金是巨量的,而这次收购,大部分的钱来自于银行的贷款,这后面大概率有国家在后面的支持。


而两家公司步调一致,井然有序,得到上面的支持,顺应的是航运业整合的世界大潮。2016年,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合并运力跃升至全球第四;全球第七大班轮公司韩进海运破产;达飞轮船收购美国总统轮船。


2017年,赫伯罗特完成收购阿拉伯联合国家轮船;马士基将完成收购汉堡南美。三家日本班轮公司日本邮轮、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集装箱业务合并预计于2018年正式运营。


国际集装箱运输业正在由“高风险、高投入、低回报、强周期”的传统运营模式,向“规模化、联盟化、低成本”的模式转变,在这样的大潮下,顺者昌,逆着亡,剩者为王。但这样的超大型行业的整合,各地的利益集团的损耗是国家不能忍受的,大规模的整合只能以国家的层面推进。


另外,“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合作框架,其中“六路”就包含了航运,中国是世界海运需求总量和集装箱运量最大的国家。东方海外在“一带一路”沿线投放的运力超过其总运力的50%,在东南亚、南亚、印巴、中东、欧洲区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要配合一带一路等顶层设计策略,航运的改革是必要条件,任何利益集团都要服从于这个国家大势,服从国家的整体的利益,配合新船王的诞生。

 

可以看到,董家,放,有糖吃,不放,迟早也得放。而对于董家依靠东方海外的现有资源和管理能力,未来董家可能不仅不会退场,凭着董家多年在航运界的地位,可能还会担任更重要的航运界角色,但也可能两年后就此退出,而这个退出可不寒酸,这次的要约如果成功,董家将得到380多亿人民币。无论哪个结果,对于董家,都是好的结果,名利双收,可进可退。

四、新一代船王就此诞生


而从长远来看,中远海控大概率将作为中国航运第一股也是唯一股,东方海外的进入,对中远海控过来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有了东方海外,中远海控完整,与国际巨头一决雌雄。


从旧船王处,收获的资产有这些:


集装箱运输方面,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东方海外经营的船舶共有96艘(包括自有经营和租赁经营),总运力达574,318标准箱。根据Alphaliner 2017年6月份月报的统计数据,标的公司全球运力排名第7位。与此同时,还有6艘21,000 标准箱的新船舶将于2017-2018年交付,在全球范围运营104条集装箱运输航线。


码头业务方面,东方海外营运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长堤货柜码头及位于台湾的高雄货柜码头,2016年总吞吐量达240万个标准箱。此外,还持有天津港联盟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及宁波远东码头经营有限公司各20%权益。


物流业务方面,公司物流业务遍布40个国家,提供的物流服务覆盖国际供应链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等业务,并已在40多个国家设立130多个办事处。

 

收购东方海外,对于中远海控,主要由两个意义:


从量上:世界上第四大航运公司和第七大航运的公司,收购完成后,中远海控在集装箱市场上将挤入第三位,运力达到11.6%。如果算上未来新增的动力,总运力有望与第二位的地中海航运持平甚至超越地中海航运。


(来源于Alphaliner)


从布局上: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在“2016上海航运交易论坛:航运供给侧改革”的演讲中曾经说过,中远海运对第三方的运输能力还不够、份额还很小,所以未来集团要向第三方运输市场开拓,要向新兴市场、特别是经济成长速度比较快地区进行战略倾斜、战略开发。下一步,中远海运将会在南美市场、非洲市场、中美洲市场、印度市场增加竞争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加大南北运输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运输,抢占剩余地盘。


从收购的文件上看,东方海外正好弥补了南北线路和加强东西亚线路的不足,太平洋线路得到强化,对于中远海控来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如虎添翼。韩国的现代商船还不成气候,日本的三大商船内部的团结程度存疑并受到反垄断的困扰,而中远海控收购后全球的HHI到达985,离1000的行业集中度标准仅一步之遥,寡头垄断的局势已定,而在亚洲,中远海控将再无对手。


东方海外依靠着其技术优势、稳健的财务运营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是最有价值的资产。东方国际长期最核心竞争力之一来源于其凭借信息科技优势,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中远海控的前身之一中远集运在2002年已引入了当时东方海外的核心Iris2系统,现在还用这套系统,但东方海外已经在使用领先两代的Iris4系统,东方海外的系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广泛应用于航运领域。过去的中远海控只有硬实力和别人比量,但要和最高层级的对手竞争,软实力的大幅提升无疑是如虎添翼,再加上东方海外先进的管理方式,不久的将来,中远海控在真正意义上跻身航运第一流的航运企业,中远海控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五、尾声


集运市场正在处于运力不断出清的状态,全球的需求回暖,供需开始平衡,上半年集装箱船闲置比例从7%降低至2.5%,实际由闲置运力减少导致的活跃运力增量4.5%,远高于船队供应增速的1.2%,克拉克森今年连续上调集运需求增速预测,由16年末的4.0%上调至4.8%,航运业的逐渐复苏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从中远海控的业绩就能明显看出这种迹象,在前不久,中远海控还刚刚发布了上半年预盈公告,预计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同比将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约为18.5亿元,而16年全年的亏损为99亿元,中远海控的交易日渐活跃,有望走出中期行情。


长的不说,短期或许就有一次投机的机会,要约价溢价31.1%,但是收盘价的涨幅是20%,这中间剩下的涨幅间隔是怎么回事?


因为一般大型的收购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有着不确定性,而要约需要满足最主要的两个条件是1、得到超过75%总股票附有票数的票数支持;2、不多于全体独立股东全部票数10%的反对,所以一般要约在尘埃落定前,不会一步到位。


但在我看来,这次的要约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件,原因有二:

1、董氏家族已经承诺售出全部68.7%的股份。

2、这次中远海运的出价,相等于东方海外资产净值1.4倍,相比中远本身的1.7倍,相当于平价购入资产,在78.67块港元的历史最高位,相信没有小股东会有意见。


我认为要约成功的可能性十分高,最后,至于大家如何投,就看大家的信仰了。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该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简介】 

木易先生 | 格隆汇·专栏作者

股市浮沉五年

变才是不变的真理


【精华推荐】

香港老千股“股灾”,他们终究会慢慢死去

中国南航(1055.HK):涨幅60%?可能才到这轮周期征程的一半!

华晨中国(1114.HK):宝马大年,是巅峰还是不可承受之重?


港股资讯 · 新可能
格隆汇app 隆重上线


   点击“阅读原”,抢先体验格隆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