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测序技术在大幅提高了测序速度的同时,还大大地降低了测序成本,其测序成本近五年来从几千元1G(1G即10亿碱基)降到了到今天的40多块钱1G数据量,并且保持了高准确性,以前完成一个人类基因组的测序需要3年时间,而使用二代测序技术则仅仅需要1周,但其序列读长方面比起第一代测序技术则要短很多,大多只100bp-150bp。
目前illumina的测序仪占全球75%以上,以NextSeq、HiSeq、NovaSeq等系列为主。它的机器采用的都是边合成边测序的方法,读长短(50-300bp);准确度达99.9%;通量很高。
以Illumina平台为代表的第二代测序技术实现了高通量测序,有了革命性进展,使得大规模并行测序成为现实,极大推动了生命科学领域基因组学的发展。Illumina循环SBS法(cycle SBS)即SBRT(Sequencing By Reversible Termination,可逆终止)的核心技术是DNA合成的可逆性末端循环,即3'-OH可逆性的修饰和去修饰。
基本原理:
将dNTP的3'-OH以叠氮基团RTG(Reversible Terminating Group,可逆末端基团)进行修饰;将4种碱基分别与不同的荧光分子连接;DNA合成时,RTG能起到类似于ddNTP的作用终止反应;每次合成反应终止并读取信号之后,洗脱RTG和荧光分子,进行下一轮循环。
但是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
一是需要分子扩增,二是使用光学系统检测,三是必须有足够多的样本才能降低测序成本,这些部分限制了基因测序的推广,阻碍其走向产品和服务的基因消费时代。
但其技术硬伤还在于:
1、读长短的缺点导致测序过程中含量较少的序列信息可能会丢失,且PCR过程中有一定概率会引入错配碱基;
2、想要得到准确和长度较长的拼接结果,需要测序的覆盖率较高,导致结果错误较多和成本增加。
Illumina测序读长短、通量高、准确度高,在进行基因组组装或者结构变异分析的时候没有优势,可用作三四代测序read的纠错。
优点
:二代测序高通量,非常适合进行基因组、转录组以及表观遗传学方面的检测。除此以外,单条序列测序成本非常低廉,仅仅相当于第一代测序技术的1%。
缺点
:二代测序检测序列较短,测序前需要PCR扩增,错误率比一代稍高,为了降低错误率,可以使用Sanger测序技术对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出的变异进行验证。这也正是Sanger测序沿用至今的原因。
费用
:5000-8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