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定位智能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创新性应用研究,是我国最早开展类脑智能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牵头承办单位。
自动化所现有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认知与决策重点实验室、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平台,并牵头建设了怀柔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脑认知功能图谱与类脑智能交叉研究平台”。同时,与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密切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研究所科研队伍实力雄厚,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IEEE Fellow 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2人,国家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9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
紧密围绕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挑战,自动化所布局“AI基础软硬件支撑体系、AI基础理论与创新应用、脑与类脑研究、仿人视听觉智能、自主机器智能、复杂系统智能、博弈进化智能”等研究板块,以打造智能科学与技术国际创新高地与人才高地。
根据研究所战略发展需要,现诚邀海内外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依托自动化所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竭诚欢迎有志于智能科学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青年人才应聘。
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包括且不限于:
1.AI基础软硬件支撑平台
大模型与科学计算
科学数据与知识表征
智能软件测试与评估
类脑神经形态芯片
2.AI基础理论与创新应用
AI+基础交叉学科 (数学、运筹优化、物理、认知和心理等); AI+生命科学; AI+医疗、工业、农业等
3.脑与类脑研究
脑网络结构与功能
类脑计算模型与系统
类脑智能模型与算法
脑机接口与脑机融合智能
4.仿人视听觉智能
通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
类人感知与学习
跨模态感知与理解
5.自主机器智能
智能传感与决策控制
集群智能
自主智能机器人
柔性机器人及自主操控
6.复杂系统智能
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
决策智能理论与方法
人机交互与人机融合
7.博弈进化智能
多智能体学习
强化与进化学习
博弈论与机器学习
以下条件参考《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最终请以2025年指南为主。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申报指南请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
https://www.nsfc.gov.cn/
职位
经学术评估后,可聘至副研究员/研究员岗位,获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资格。
工作条件
①工作地点可选择在北京、武汉、南京或香港;
②匹配支持科研启动与人才专项经费300-900万元(含国家支持),特别急需或优秀者可突破;
③提供所需办公用房;
④特别急需或优秀者可建立独立科研团队;
⑤每年可招收1个硕士生,如获博导资格,每年还可招收2个博士生。
薪酬福利
①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根据需求一事一议;
②优秀的基础研究人员,可纳入长聘体系管理;
③按照北京市落户政策,解决北京市户口;
④提供免租公寓一套;
⑤提供个人生活补贴。
相关链接: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AI for Science交叉研究博士后招聘启事
研究所其他人才计划请参见:
https://casia.zhiye.com/4/jobs
通过遴选的申请人与研究所签订工作意向协议书,依托自动化所申报"海外优青"项目,并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系统完成线上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