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字媒体
一花一世界,一词看天下。汉语词汇博大精深,搜狗输入法 · 字媒体带给你最in的新词热词,最拍案的老词新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字媒体

高考作弊,我只服古人!

字媒体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6-07 08:3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丨字媒体(微信:zimeiti-sogou)


又是一年高考时。各种“高超”电子作弊术正在来的路上,然鹅,这些技术在高科技防作弊神器的扫荡下都是浮云好吗?


论作弊套路,还是古人厉害!为了考出个好成绩,学渣们也是拼了,作弊时和考官斗智斗勇,事后又能毁灭证据……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古人传统又犀利的作弊套路吧!


请托 说白一点就是 贿买 。通过 “money”打通天地线,贿赂考官,谋求考试通过。其中包括了三个可选套餐: 探题 关节 偷改


探题就是靠拉关系走后门,买通相关人员,提前探知考试题目,难度系数等于现代的进老师办公室偷试卷。

但问题是,即使知道了题目,也得背得下答案呀!探题说到底只不过是把背诵的范围缩小一点,所以这个方法注定只适用于高阶一点的学渣。


对于已经放弃治疗的学渣,你倒是可以花更高的价钱,走另外一条捷径 通关节

“关节”其实就是行贿考生在试卷上做的特殊记号,让考官改卷的时候可以通过暗号辨认,进而达到作弊的目的,像画个小圈圈、小星星之类的。

别看暗号简单,内涵却很深! “于诗下加一墨圈者银一百两,加一黄圈者金一百两” ,看来受贿考官给分的时候也是秉承着 “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啊!


不过,太爆款的图案很容易撞暗号,所以有的考生 “或书数虚字,或也欤或也哉或也矣” 。既别致又不会像画圈圈那么明显,这么有创意的头脑如果用在好好读书多好啊!

但也不要以为 “通关节”这种事只有贪官污吏会干,同治、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也干过!



当年翁同龢很欣赏张謇的才华,可惜张謇这个人对考试真的不怎么在行,屡屡落榜。翁同龢看得很着急啊!于是就专门把他找来“通关节”。

没想到他却把同学刘可毅也带来了,这下说话就不太方便了……于是,翁同龢只好话里有话地提醒他: “今日时势,宜统筹全局。”


天真的张謇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反而是机灵的刘可毅听出了其中的深意。


后来出任主考官的 翁同龢在一份卷子里发现了“统筹全局”这个“关节”,于是就毫不犹豫地把它排在了第一名。 放榜时却傻眼了,高中会元的是跟张謇一起来的刘可毅!至于张謇,不好意思,又没考上……


为了防止考官与考生一起搞小动作,朝廷也是操碎了心。唐宋时期就已经隆重推出了两大防作弊神招 —— 糊名 誊录

糊名 ”就是把试卷上考生的名字、籍贯等个人信息用纸 糊起来,防止考官故意给个别考生放水。这还是武则天发明的!


/武则天/


据《新唐书 ·选举志》记载,武则天 “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 看现在大大小小的考试都还沿用着这个制度,就知道这个方法是真好用!

誊录 ”更厉害,为了避免考官靠认字迹、记号对考生们区别对待,考生交卷后,考场会让专门的誊录人员把考生们的答案重新抄写一遍,再交考官评阅。


哼,看你现在还怎么作弊!



而没有门路、钱也不够多的学渣们只好找 代笔 。代笔俗称 “请枪手”,在那个没有身份证的年代,这招目测挺好用!晚唐的《玉泉子》就有记载 “今子弟求名者,大半假手也”

代笔门下又分 替名入试 就院假手 两种。

“替名入试”就是找一个学霸代替自己去考场开始表演。据说这招盛行的时候, “入试非正身,十有三四”


而“就院假手”则是买家和卖家同时进场,然后学霸的试卷写学渣的名字,学渣的试卷写学霸的名字,相当于考场版的狸猫换太子。这里面还有一个厉害的人物—— 温庭筠

温庭筠是唐朝宰相温彦博的后人,遗传了高智商,却没继承好人品,在考场上 “多为邻铺假手” ,真是就怕流氓有文化啊!


据《唐才子传 ·温庭筠》记载,在一次会试中,主考官沈询对“神枪手”温庭筠早有耳闻,于是把他列作重点防控对象, “特召庭筠试于帘下,恐其潜救”


这招弄得温庭筠很不高兴,草草写了千把字就提前交卷了。

本来沈询还为自己的妙计沾沾自喜,事后才知道温庭筠 “私占授者已八人” 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帮八个考生作弊了 ……


果然一山还有一山高!沈询防得了温庭筠假手,却没想到他还有 授义 这一招。

“授义” 其实就是传答案,既可以是交头接耳,也可以递小纸条。


这种作弊方法在明经考试中比较好用。因为明经科的题目都是有标准答案的。但到考验考生创意和急才的进士科考试就比较麻烦了。


所以,俗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是不是也有这个原因呢?


但穷书生没钱又没文化怎么办?那就要靠自己自力更生了!于是,各种脑洞大开的招数就出现了,其中最流行的是 怀藏

“怀藏”,也叫 夹带 ,顾名思义就是把夹带小抄进考场。但怎么藏得不被发现,这就要看技术了!下面这些 “厉害”的招式,要高考的小朋友不要学哦!


唐代的时候,有考生想出来用乌贼汁写小抄的方法,作弊的时候把小抄书写在鞋底或衣服裤子的夹层,再涂上烂泥巴掩人耳目。 泥巴干了之后去掉,就能想抄就抄了。


而且据说乌贼汁写的字迹时间一长就会自动消退,所以事后追查起来也找不到证据。



不过涂泥巴什么的实在不太优雅,还可能因为衣冠不整引人注目。据《清稗类钞 •考试类》记载, “道、咸前,大小科场搜检至严,有至解衣脱履者。” 一旦被怀疑,可是要被脱光光检查的呀!



我们明明还可以有更优雅的方法,例如 继烛

“继烛”本义是指一支接着一支地点蜡烛。因为以前乡试和会试一考就是几天,所以考生不仅要准备食物、生活用具,还要自带夜晚照明的蜡烛,于是就有人利用这个BUG作弊。


有把小抄藏在食盒里的,也有塞在馒头里的,还有极具技术含量的一种是把蜡烛沿着引线从底往上一点点掏空,然后塞小抄进去,再用蜡油将底部封平。

小抄也大有讲究,例如作弊工具书《四书典仓》,全书就跟拇指那么大,里面蝇头小字要用老鼠胡须特制的“鼠毫”才能写。


除了有给力的 “工具书”,家人的力量也是防不胜防!《宋会要辑稿·选举》中写道 “既继以烛,难免代笔,况以一昼夜,继以次日乎!于是人率备三五卷,或父代其子,兄挟其弟,而太半以货取” 考官真的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发现啊!

更加神乎其技的一种方法是 飞鸽传书 ,用现代话说就是请求“场外援助”,不过不是电话连线,是飞鸽连线。“特工鸽”一般是富人家养在家里专门训练来传信的,穷人家可能只会吃掉吧……


到大考的时候,考生的家人趁夜把“特工鸽”放进考场,让考生把试题传回家,然后家里的枪手、高手、老手一拥而上把题做好,给鸽子再带去考场。“特工鸽”则完成任务后悄然离场,深藏功与名。



果然,古人连在作弊这件事上都是现代人的祖师爷啊!

但是如果你对古人们的这些作弊手段跃跃欲试,那请跟着文字君一起把以下这句话默读十遍: 作弊不如多学习,学习使我进步,学习使我快乐,我爱学习!



文 字 君  送 电 影 票


  • “哆啦A梦”输入法皮肤已在“搜狗输入法”平台上线,大家快快去下载哦!

  • 奖品:10张 《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 电影票

  • 获取方式: 在底部评论此篇文章,并加上【抢票】两个字,文字君将在今天的所有文章中,选取点赞量最高的10位童鞋, 免费送上 《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 电影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