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博物馆书院
金钱,历史,艺术,未来! The Money, The History, The Art, The Future!与最顶尖的政商学界精英群体共赴书香之约。阅读丰富人生,江湖洞悉天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道无形我有型  ·  你闭嘴吧!说得你比我还有钱似的。-20250 ... ·  19 小时前  
纪念币发行信息  ·  重磅!2025新版100元纸钞发行!开始预约! ·  2 天前  
纪念币发行信息  ·  重磅!2025新版100元纸钞发行!开始预约! ·  2 天前  
雪球  ·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涨2.93%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博物馆书院

生活中的3个经济学思维

金融博物馆书院  · 公众号  · 金融  · 2019-05-08 18:00

正文



利用经济学的思维,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这大概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经济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无论是减肥健身,还是做一些其他事情,我们常常会被拖延症捆住手脚。

“这个冰淇淋真的太好吃了,我今天吃完,明天开始正式减肥;

这部电影真的超级想看,我今天先把它看完,明天再去完成那件事。”

为什么我们常会选择拖延呢?

我们可能会把它归结为:因为懒,因为缺乏安排,或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即刻的快乐总是特别吸引人,人们倾向于今朝有酒今朝醉。


举个例子:

如果有一个人和你说,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 100 天后给你一颗糖,另一个是 101 天后给你两颗糖。你很可能会说,当然是 101 天后给我两块。

但如果这个人和你说,是现在马上给你一颗糖,还是明天给你两颗糖,你也许就会犹豫了。甚至很可能你就选择了现在就先吃一快糖,谁等得了什么明天啊!

这其中就包含了经济学上“折现”的内容。


折现,是为了比较不同时间点的资金价值。

也就是说,今天能拿到的一百块,和下个月才能拿到的一百块是不一样的。把未来的收益折合成今天的价值,就叫做折现。


人们总是抵挡不住即刻愉悦的原因之一就是,快乐也是有折现率的。

然而,完成目标则需要努力和等待,我们不能把完成一个目标的成就感,折现成当下的快乐。


《异类》这本书里说:任何人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都可以由平凡走向超凡。

极具天赋的人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人是通过练习成为专家。

无论你想要成为哪个领域的专家,这一万小时都是必要的。

如果你有想实现的梦想或目标,就必须经历漫长的刻意练习。

所以,你会选择今天的一颗糖呢,还是选择十年之后的一千颗糖?


《穷查理宝典》这本书里提到,“复利原理”是普世智慧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


复利,是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利息除了会根据本金计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样可以生息,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人类的第八大奇迹。

复利周期内,看似不起眼的小进步或者小退步,假以时日,则会让本体产生超乎想象的巨大进步或者退步。


用电影《釜山行》来说明,当一个丧尸咬了一个人后,就会变成两个丧尸,两个丧尸分别咬了一个人,就会有四个丧尸……以此类推,瞬时间就会有一车厢的丧尸。


可想而知,复利效应有多显著。

学会用复利的方式去思考,就拿理财来说,只要你不赔,慢慢积累,财富就会积累出来一个天数。


投资自己,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你将钱用于投资自己,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参与社交活动,提升视野,努力工作。

假使这些每年给你的收益是10%,这样几年后升职加薪所带来的收益,就会远远大于当时的投入。

复利是需要靠时间积累的。

所以要学会耐心点,把时间当做朋友。

不要高估一年内能做成的事,也不要低估五年的时间能做成的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