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不是在那工作8小时,而是体现在工作后的8小时,晚上6点到12点间做的事,将决定你的职场未来。
——社长
1.
《欢乐颂2》最近持续刷屏,五美已成为大家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人物。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欢乐颂2》的幕后人物-袁子弹。没错,她就是《欢乐颂2》的编剧 ,一个80后美女。
袁子弹从武汉大学一毕业,就来到了上海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一做就做了四年。但是这份工作,她做的并不开心,职场上也遭遇了瓶颈。某一天坐在写字楼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俊男美女,袁子弹内心忽然产生一种深深的疑惑: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了吗?
从那天起,她暗暗的给自己设定一个看起来简直疯狂的目标:
成为全国最厉害的电视剧编剧。
此后,袁子弹开启了白天工作,晚上写戏的模式。她每天凌晨3点醒来开始写作,写到早上8点,洗个澡就去工作。就这样坚持了3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受邀重新创作《恰同学少年》制片方一个面临放弃的项目。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她用一周的时间写了6000字,没想到对方竟然很满意,她因此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个编剧合同。在那之后,她写了《郁达夫》,写了《国歌》……然后遇到《欢乐颂》。
对写作的热爱和坚持成就了袁子弹的今天。
2.
其实,现在越来越多像袁子弹这样的女性,她们不甘于平凡,从不停止追求的步伐,利用业余的时间坚持写作,不曾想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因此改变。
很多人从小都有过作家梦,但是这个梦想不是被周围的人打碎了,就是被自己否定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作家这个职业离我们太过遥远,而且写作是一份极不稳定的谋生职业。但是某天,我们突然醒悟,这个时代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互联网让写作变得容易,人人都能够通过自媒体去表达自己,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作家,没有门槛,没有学历背景的限制,只要你愿意努力付出。
作家再也不是穷的代名词,他们突然崛起了,很多人通过写作实现了商业价值,一篇广告就十几万,相当于普通白领一年的收入。对他们而言月入十万是正常的,月入百万也不怎么稀奇。
写作就这样悄然无声的改变着平凡人的命运。
3.
当然写作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成为作家、编剧。
更重要的一点是,写作可以创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会写作的人从来不担心失业,他们靠写作带来的品牌影响力,已经让他们成为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甚至有很多人当上了老板或实现了自由职业。
社长的一个朋友睿书,她的职业是市场营销,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写字,无论平时工作多么忙,每天都要抽1个小时静静的看书学习。看书的范围很广、专业类的、文学类的,人物传记的都有。每看完一本都会写读后感。坚持了2年,积累了广泛的知识。
2015年,她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白天用心工作,晚上就把自己对市场营销的看法和经验写下来发表在微信上,坚持两年下来竟然积累了将近1万的忠实粉丝。
两年不断的积累坚持,让她在圈内建立了专业的品牌形象,也获得了行业大咖的赏识。很多大公司高薪聘请她去做营销顾问。
这就是写作带来的品牌价值。
你的个人品牌影响力越高,你的价值就越大。
如果你没有建立个人品牌,职场发展空间可能会受到限制,年龄越大就越贬值。前段时间华为清退34岁以上的老员工就是一个危险的警号。
曾经有好几位三十几岁的朋友向我倾诉他们在职场上的迷茫,工作遭遇瓶颈,工资已到天花板,想要换行又找不到方向。
讲真,一个人如果过了30岁,还是只有工资收入,那么他的职业规划是失败的。他们只埋头于当下的工作,没有在业余的时间建立自己的品牌价值,这种做法是缺乏远见的。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不是在那工作8小时,而是体现在工作后的8小时,晚上6点到12点间做的事,将决定你的职场未来。
作家采铜说了这样一句话:大家都知道时间不等人,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利用时间,总是把时间花在那种低收益、半衰期短的事情上,比如为了追求短暂的快乐,一次次的打开游戏,一次次追剧到半夜。
但是很少去做那些可以带来高效益、半衰期长的事情上。而写作就是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获得高效益的事情。
4.
社长特别认同作家姚瑶的这样一个观点,
写作可以产生复利效果。
什么是复利?先讲一个故事吧。
一个国王要重赏一个大臣,答应大臣提出任何要求都满足他。
大臣说:我只要一些麦粒,铺满象棋的64个格子就可以了。铺的方法呢,也很简单。第一格放1个麦粒,第二格放2个,第三个放4个,第四个放16个。以此类推,每一格都是前一小格的一倍。
国王马上叫仆人拿来棋盘和麦粒开始摆放,没想到很快就傻眼了,按照这个方法,就算全国的麦粒都拿来也是满足不了大臣的要求的。
这个故事揭示了复利的运行规则,复利有一个数学公式:F=P*(1+i)^n。其中F代表未来的价值,P代表现在的价值,i是收益率,N是重复的次数。
假设你和一个要好的同学毕业后都进入同一家公司,做同样的工作,也就是P值和i值都相同,那么决定你们未来5年、10年以及N年后的价值,则是你们可以重复的次数。
姚瑶认为,复利的神奇在于刚开始的时候是很微小、不易察觉,但坚持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很惊人的叠加效果。
社长想起马云说过的一句名言: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这句话反映出这样一个现象,很多人在复利效果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就放弃了。
写作也是一种复利效果,写得越多,也就写得越好,在这个内容创造至上的时代,写的越多越好,你的市场价值就越大,未来值就越可观;
但是遗憾的是,很多人写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看着可怜巴巴的阅读量,每天不增反而减少的粉丝数,就再也没有坚持写下去的动力。
其实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专业的指导,再加上一个人孤军奋战,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切磋交流,很容易因为自己的惰性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