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脉通临床指南
关注临床指南,关注最新医学指南,指南翻译,专家解读,了解最新医学动态。临床指南,医师身边的好帮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术经纬  ·  春节期间,你可能错过的10项重磅研究! ·  2 天前  
丁香园  ·  教授们一直在打滑结,是教科书错了吗? ·  3 天前  
丁香园  ·  腹泻 1 ... ·  3 天前  
E药经理人  ·  复宏汉霖朱俊:实现国际化闭环1.0 ·  4 天前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生产许可证与注册证的关系?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脉通临床指南

D-二聚体的实验室检测和临床应用,来看专家共识要点!

医脉通临床指南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09-12 18:00

正文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已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为解决D-二聚体在实验室检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给D-二聚体的临床合理应用和正确解读提供参考,相关专家商讨并制定了《D-二聚体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要点如下。



D-二聚体病理生理学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但其只在交联纤维蛋白降解时产生,因此D-二聚体可作为机体凝血活化和继发纤溶激活的标志物。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是纤维蛋白原和(或)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后大小不等片段产物的混合物,D-二聚体是否包含在内,取决于是否有交联纤维蛋白形成和被降解(图1)。


图1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生成示意图


实验室检测


推荐意见1:

(1)同一医疗机构应采用同一种D-二聚体检测方法 (强推荐)

(2)不同检测系统间D-二聚体检测结果难以相互比较,连续检测建议使用同一检测系统 (强推荐)

(3)检验工作者应熟悉本实验室D-二聚体检测的方法、检测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等 (强推荐)



推荐意见2:

(1)D-二聚体检测的批内精密度:正常质控品或血浆标本CV应≤15%,异常质控品或血浆标本CV应≤10%;日间精密度CV应≤15%,当D-二聚体用于VTE排除诊断时,应设置质控靶值水平在cut-off值附近的室内质控,且cut-off值检测结果的日间精密度CV应≤7.5% (强推荐)

(2)D-二聚体在cut-off值浓度水平处的敏感度应≥97%,阴性预测值应≥98%(可信区间的下限≥95%) (强推荐)


推荐意见3:

(1)实验室应根据所用D-二聚体检测系统的方法学、制造商声明和自己的验证结果来确定标本的拒收原则 (强推荐)

(2)解读D-二聚体检测结果时,应始终考虑样本因素、生理状态及药物的影响 (强推荐)


推荐意见4:

(1)实验室应使用来源明确且经本地验证的正常参考区间,同时标注当前检测系统用于VTE排除诊断的cut-off值 (强推荐)

(2)使用μg/L或mg/L作为D-二聚体的测量单位,FDPs测量单位应与D-二聚体统一 (推荐)

(3)D-二聚体报告应提供的要素包括:正常参考区间、VTE排除诊断cut-off值(如已验证)、报告方式(FEU或DDU)和计量单位(μg/L、mg/L) (强推荐)


临床应用




D-二聚体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应用


1. D-二聚体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排除诊断


推荐意见5:

(1)对于无明显血栓发生诱因、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Wells评分为低度临床可能的患者,高敏感度D-二聚体定量检测阴性的结果可排除DVT,阳性者推荐进一步行血管超声检查;对于血栓发病因素明显、症状体征典型、Wells评分为中、高度可能的患者,首选血管超声检查 (强推荐)

(2)D-二聚体应满足推荐意见2中的要求 (强推荐)



图2 DVT诊断流程图


2.D-二聚体用于肺栓塞(PE)的排除诊断


推荐意见6:

(1)应基于临床经验或临床可能性(Wells评分或校正的Geneva评分)联合D-二聚体检测进行急性PE的筛查。临床评估中、低度可能的患者,高敏感度D-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阴性可除外PE,如D-二聚体阳性,建议进一步行确诊检查,如CTPA (强推荐)

(2)D-二聚体应满足推荐意见2中的要求 (强推荐)




图3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疑似PE患者的诊断流程图


3.D-二聚体用于VTE诊断年龄校正的cut-off值


推荐意见7:

对于年龄50岁以上的低度VTE临床可能性患者,应采用年龄校正的cut-off值(年龄×10 μg/L FEU),低于cut-off值者为阴性 推荐)




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中的应用


推荐意见8:

(1)临床低度可能性患者D-二聚体阴性可以排除AAD;而临床高度可能性患者,应直接进行CT血管造影,D-二聚体结果阴性不能排除AAD (推荐)

(2)D-二聚体升高可用于AAD的辅助诊断,与其他检查联合用于胸痛患者的鉴别诊断和指导下一步诊疗 (弱推荐)


1. D-二聚体阴性用于低度临床可能AAD的排除诊断


基于AAD的发病机制,假腔内血栓的形成可使D-二聚体显著升高。有研究发现在急诊胸痛的患者中,D-二聚体>1600 μg/L对AAD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价值,尽管D-二聚体水平升高不能区分AAD和PE,但可以帮助快速判断是否需要行紧急胸部CT扫描,以确认或排除这两种疾病。


2. D-二聚体用于胸痛患者的快速判断


AAD患者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对有胸痛表现的患者,心电图+肌钙蛋白+D-二聚体有助于进行快速鉴别,并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例如,有报告显示对伴有主动脉夹层征象的胸痛患者,正常心电图+正常肌钙蛋白+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组合,高度提示为AAD,而不太可能是ACS。此外,临床低度可能性患者D-二聚体阴性可以排除AAD;而临床高度可能性患者,即便D-二聚体测试结果阴性,仍然不能排除AAD,应直接进行CT血管造影。




D-二聚体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应用


推荐意见9:

(1)不建议D-二聚体单独用于DIC的诊断,应结合其他凝血指标和血小板计数联合评估 (推荐)

多种病理生理因素均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单独D-二聚体检测并不适宜用于DIC的诊断,但正常的D-二聚体可以排除DIC。

(2)建议实验室评估或验证其所用D-二聚体检测系统相应的诊断DIC的cut-off值 (推荐)

目前D-二聚体的检测难以标准化,不同检测系统的结果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每个检测系统应评估其相应的诊断DIC的cut-off值。

(3)连续动态监测DIC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可为临床管理提供依据 (推荐)




D-二聚体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中的应用


推荐意见10:

(1)建议将D-二聚体作为COVID-19患者入院常规筛查项目之一,入院时的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 (强推荐)

(2)建议定期监测住院COVID-19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的D-二聚体(如>3 000 μg/L)提示VTE风险增加,需考虑排查VTE及给予血栓预防措施(推荐);

(3)对于 D-二聚体升高、出血风险低的非危重型COVID-19住院患者,应用治疗剂量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优于预防剂量(推荐);

(4)COVID-19住院患者出院后,仍有D-二聚体升高者应用30 d预防剂量DOAC(如利伐沙班)优于不给予抗凝药物(推荐)。




D-二聚体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推荐意见11:

(1)D-二聚体可用于评估口服抗凝药治疗患者的预后(推荐);

(2)D-二聚体可用于判断VTE患者是否需要延长抗凝及是否需要恢复抗凝(推荐)。


1.预测口服抗凝治疗患者的不良预后


抗凝治疗可降低D-二聚体水平,VTE患者急性期后抗凝期间若D-二聚体阳性,其后续血栓复发风险是D-二聚体阴性患者的2~3倍。


对于房颤患者,D-二聚体可以预测口服抗凝药治疗过程中的心血管事件。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D-二聚体水平是抗凝期间血栓或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因此,D-二聚体可以预测口服抗凝药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2.指导VTE患者口服抗凝药的停药与延长治疗


研究显示,VTE患者在接受3个月抗凝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正常患者的血栓复发风险低,可以安全停药;水平异常患者则建议继续抗凝治疗。


VTE患者抗凝治疗的最佳时限目前尚无定论,相关指南建议抗凝治疗3个月后根据血栓和出血风险高低,决定是否延长抗凝,而D-二聚体检测可以为此提供更加个体化的信息。此外,D-二聚体指导下的抗凝治疗获益或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在女性人群中的获益显著高于男性,男性无获益。


3. 指导VTE患者停药后是否需要恢复抗凝治疗


PROLONG研究提示,VTE患者停药后1个月检测D-二聚体,若结果阳性,建议恢复抗凝。


随后的PROLONG Ⅱ研究进一步发现,VTE患者停药1个月检测D-二聚体,阴性患者此后应每2个月检测1次D-二聚体;如果D-二聚体结果异常,血栓复发风险依然高于持续阴性的停药患者,建议恢复抗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E药经理人  ·  复宏汉霖朱俊:实现国际化闭环1.0
4 天前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生产许可证与注册证的关系?
5 天前
小众消息  ·  毕业生该怎么找互联网行业的工作?
8 年前
真实故事计划  ·  传销后遗症
7 年前
ZOL中关村在线  ·  爸,祝您节日快乐~
7 年前
星座不求人  ·  十二星座女谁的追求者最多?
7 年前
手帐研究室  ·  绘画故事 | 绘画将陪我走过漫长岁月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