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荐读|荣新江:悼念项楚先生——中国敦煌 ... ·  2 天前  
六神磊磊读金庸  ·  欧阳锋和左冷禅到底谁更坏?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刚刚解放,上海一公安局的处长强奸一国民党军官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奥斯曼帝国自称最大的突厥语国家 对中亚突厥人有什么影响力?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8-06-05 15:36

正文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 ”签约账号


问丨 奥斯曼帝国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超级帝国,其苏丹不仅拥有哈里发头衔,也以最大的突厥语帝国自居。那么奥斯曼人对于中亚的众多突厥语汗国来说,有什么巨大的影响力吗?

实际上,奥斯曼苏丹的哈里发头衔和突厥语系人群并没有直接关系。 而且在奥斯曼帝国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突厥民族主义和后来的大突厥主义都还没有诞生。所以这些都不是奥斯曼对中亚施加影响的原因。


奥斯曼苏丹的哈里发头衔对中亚的影响力非常有限


但出于地缘政治与经济需要,奥斯曼人还是在15世纪中期后,开始对中亚逐步施加影响。 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个横跨欧亚两地的大帝国,奥斯曼人的核心区域始终是在巴尔干半岛。所以,奥斯曼人只有在对欧洲地区用兵结束,或是遭遇瓶颈期时,才会注意东方问题。


鼎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打通了多条通往东方的路线


当奥斯曼人能够比较顺利的利用丝绸之路的旧道,进入中亚,河中地区已经是突厥系乌兹别克人的天下。 奥斯曼帝国希望通过恢复丝绸之路,盘活自己控制的安纳托利亚东部与整个黑海沿岸经济。当然也需要同信奉逊尼派伊斯兰教的中亚突厥人联合,对抗波斯-两河流域-高加索南麓-安纳托利亚东部山区的那些什叶派穆斯林。后者在萨法维波斯帝国建立后,已经成为奥斯曼人在东方的最大威胁。


虽然奥斯曼人自己军队在查尔迪兰这样的大规模战役中,数次击败过波斯人的军队。但后勤压力往往会让劳师远征变得无功而返。新占领的大不里士、巴格达和巴士拉三城,经常就处于波斯人反攻的前沿。 拉锯战在200年里不断发生。


奥斯曼人一直希望拉拢中亚的突厥汗国来对付波斯人


在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等地后,奥斯曼人也打开了从红海进入印度洋的通道。 这样一来,经济领域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更为快捷的水运来完成。陆地通道的价值有所降低。但出于前面所说的两个需要,奥斯曼人还是坚持对波斯人的打压。最低限度是保证自己对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与波斯湾入海口的掌控。


奥斯曼人控制的黑海沿岸在失去意大利商人后经济进入低谷


所以,奥斯曼人开始加强对中亚突厥系国家的支持。 首先是乌兹别克汗国,然后是从中分离出来的布拉哈、希瓦等较小的地方汗国。一方面是继续维持一定的贸易量,另一方面是提供自己手里掌握的枪炮技术给对方。贸易量的维持是可以把丝绸之路的主干道定格在黑海-高加索的北线,削弱波斯人新首都伊斯法罕的商贸地位。武器输出则帮助中亚人在枪炮上与波斯人抗衡。


航行在印度洋上的奥斯曼海军战舰


然而,随着同欧洲战争的愈发吃力,奥斯曼人已经不可能在东方进行全面铺开战略。 他们很自然的倾向于走红海的水路,逐步从陆地上撤出。老对手波斯人也通过一系列改革,引进了比奥斯曼人更先进的西欧军事技术,时刻威胁奥斯曼人的东方领地。


波斯人也会从西方进口武器 进行军事改革


此消彼长之下,奥斯曼人从17世纪后期开始,就已经不再用心经营中亚。 这样的结果也直接造成了河中等中亚突厥化城市的衰败。一直到19世纪的俄罗斯殖民者到来,发现了大量存在于史籍与旧地图中的繁华都市,已经破落成鲜有人问津的小镇和遗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