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国学经典,都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由于文字是抽象符号,因此在表达意思的时候会丢失很多信息,或者,信息被曲解,失去本来面目。
我和昆明雾友关于语言的讨论详见你不知道的语言之一 ——广义相对语言、你不知道的语言之二 ——超越五感、你不知道的语言之三 —— 没那么简单、你不知道的语言之四 —— 到底有什么用
经典在传播的过程当中,会有不同层级的解读。经典在被当时的统治阶层利用以后,会有个利于统治阶层倾向性的解读,慢慢的,就丢失,遗忘了它高层级的含义。
正是有鉴于此,阅读、健身、吃素达人,昆明雾友会光头成员,资深佛学研习者唐长老给雾友们重解了小学生都会背,我们自以为理解的《论语·学而》经典段落: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朱熹在《四书集注》中的见解是:
“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这是比较传统的解释。我在小学刚接触语文教材类似解释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学习这么痛苦,复习更痛苦,听到老师说要复习简直要死,这特么哪里快乐了?!
我这种反应应该不是个案。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表示:
“讲句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
可见这种解释是有问题的,甚至可以说有点反人性。可能大多数人因为觉得这是孔子说的,即使觉得奇怪和不合理的念头稍有萌发,也会被“你是孔子你都对”的想法掩盖,毕竟,东方文化更强调遵从,而不是质疑。
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如同科学论证需要前置条件一样,《论语》解读也需要了解前置条件。主要有:
①、儒家思想基础由天、地、人组成;
②、能称为“人”的是顶天立地的圣人,而不是现代汉语意义上的人(这条特别重要);
③、区别于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儒家的道是积极入世、治世的参与和担当;
④、圣人心怀仁爱,上通达天理,下扎根土地。圣人有法度之、教化之的当担和责任,所以要学习圣人。
基于这个前提,我们再来看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通常的解读是:学习以后要经常复习,通过复习让自己更加进步; 而回归到经典本源以后的解读是:认知、了解圣人之道后无论经过多少时间,都去效仿、模仿、实践,难道不是值得喜悦的吗?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字面含义是“有朋友从远方来,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回归本源的含义:圣人之道是超越时空,源远流长的真理,无论在哪个时空,能了知、认同、实践的人才是志同道合的朋,才会有让人高兴的盛世。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字面含义是“别人不理解(你的思想)还能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应该具备的气度吗?回归本源的解读是:行“ 圣人之道” 的君子,要把“ 没有智慧的人” 转变成“ 没有郁结的人” ,把“ 没有智慧的世界”转变成“ 没有郁结的世界” ,这样,才能“ 不亦君子乎” ,才能算是真正行“ 圣人之道” 的君子。
其论证过程包含对甲骨文字义的理解、《左传》、《尚书》、《孔子家语》等对各个关键字词在相同、不同语境下的解析,具体内容请点击文末“原文链接”查阅。
经过唐长老释义,我觉得起手就是圣人之道的《论语》还真不是给一般(现代意义上的)人当教科书的。
因此我想起曾经一个朋友愤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凭什么?!
其实这圣人的标准,又不是给普通人设定的,普通人做不到很正常。现在没有谁会对自己解不出二阶变系数非线性非齐次偏微分方程而感到沮丧,因为这是数学家的智慧才可能解决的。
到此我突然觉得儒家学说某种程度上像是一种精英阶层思想,要不然怎么又是有区别的爱、又是君子小人、又是君臣父子纲常伦理呢?
雾满拦江昆明学友会
雾满拦江老师如同 为在人生黑暗道路行走的大众掌灯之人,照见前路,照见自己。这一点上,还很像儒家经典所说的圣人一般。
但是仅仅他一个人照亮,还是远远不够。而昆明雾友会的部分成员也逐渐燃起心灯,照亮他人。作为会长我表示十分欣慰,也特别感谢这些成员。
不说成为圣人、成为精英吧,希望在成为自己的道路上,互相扶持,勇敢而坚定。
扫码加入雾友会昆明分会
媒体协力:汉众资讯 汉众聚焦 汉众文化 汉众之声
平台支持:降本流末(M60麦芽堂)
苹果用户专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