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和雅虎甚至都已不再是真正的科技公司了……尽管这些公司在八九十年代曾是科技公司,但今天却已从根本上变得押注于对抗技术发展和押注于对抗创新。
三年前,风险投资家皮特·泰尔(Peter Thiel)在被问及这两家陷入困境的硅谷公司——惠普与雅虎是否还有复兴机会时做出了以上回答。这位知名风险投资家是PayPal的联合创始人之一、Facebook的早期投资者,并通过麾下风险投资公司对SpaceX、Airbnb等多家明星创业公司进行过投资。
三年过后,据《江南都市报》6月15日报道,南昌市八一大道、北京西路等繁华地段的公交站台和地铁站点出现了一批共享雨伞,总计3万把。半个月后,全部消失不见。记者致电该项目负责人得到的回应是:“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藏伞于民是初衷”。
据不完全统计, 2017年上半年仅共享雨伞领域便至少有4家创业公司各自获得数百万元人民币不等的天使轮融资。而除此以外,自共享单车爆红之后,另有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共享洗衣机、共享图书,甚至共享厕纸等创业项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骨子里却是彻彻底底的租赁经济。
二者如何划分?主要在于看是否能盘活已有的社会闲置资源。如果仅仅是以B2C的模式,先大量生产出待“共享”的闲置资源,再用去中介化的手段去提供给用户有偿使用,则是非常典型的租赁经济。
这种披着“共享经济”之名,行“租赁经济”之实的创业项目,其实出现得也并非偶然。
2009年,金犁在看到一则关于“某地政府仍通过短信手段进行天气预警通知”的新闻后灵光乍现:能不能研发一款可以及时报告气象信息的App、提供精准的气象信息服务?“没有思考如何营收”,金犁在当时的想法与那个阶段的大多数创业者一样,“只想先把产品做好再说。当产品被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盈利会随之而来“。2011年,墨迹天气iOS版本上线,2个月内下载用户破400万。
同年9月,中华万年历测试版发布在机锋论坛上,2小时内该帖就有300多页的回复跟贴,总下载量达到几万人次。随后研发团队开始了正式打磨产品,每一次功能的开发都将中华万年历拉入新的增长点,用户量连翻、日均激活实现100%、200%、300%的增长,使用时长的连续增加等。中华万年历提供了中国唯一的跨平台全功能日历云服务,并承诺永久免费,这一核心功能的打造让中华万年历开始呈现井喷式增长。
那是工具类App最好的时代,也是移动互联网站在前沿科技创新风口的时代。
次年5月,王刚出资70万,程维出资10万,滴滴立项;
同年8月,陈驰和王连涛在北京西二旗的一家咖啡馆里达成了共识,即坚信分享经济在中国一定可以实现,并始终对此保持乐观主义心态。最终,二人决定顶着质疑,用“小猪短租”开启他们在国内。这可以算得上是分享经济在中国境内的第一批星星之火;
同在这个月,再次创业的张一鸣在成立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后,带领十几个工程师写了上万行代码,终于开发出“今日头条”的第一个版本;
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上线;同年8月,微信钱包上线;11月,美团外卖上线;
2014年,背后是“移动支付”场景普及战的滴滴、快的补贴大战如火如荼,另外还有昙花一现的早期“智能硬件”产品,和众筹;
2015年9月,在大学期间一共丢了五辆自行车的戴威为了帮助更多人解决“丢车”烦恼,为自行车加装车牌、密码锁,并且开发了一个App去提升自行车的使用效率,ofo在北大校园内正式上线; 2016年4月,一种采用轴传动和单摆臂的技术、五幅轮毂车轮+防爆车胎设计的“怪异”自行车登陆上海,从此摩拜开始了它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城市之旅;
至此,移动互联网行业已经度过了上下半场交接的阶段。
在上半场,作为流量的来源,国内庞大的人口红利加速了行业发展。而在下半场,围绕“如何占据用户的使用时间”这一课题,各方展开了新一轮争夺。
在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一个新阶段后,有人却迷茫了。
对于圈内的创业者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
移动互联网行业经过这些年的飞速发展,各方面资源积累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到了一个人人都能做技术开发、人人都去做产品经理的地步。有了成熟的技术和产品资源,再加上包括移动支付、线上到线下强交付能力等在内的移动互联网新商业基础配套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这使得创新的商业模式有了更加成熟的创业环境基础。
当然,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赛道已被占满:围绕人们生活消费的每一个领域几乎都已经诞生了不止一家头部公司;
商业模式的创新空间越来越小,对于大部分创业者来说,几乎为零;
这就是最尴尬的所在,当你手握利器,却不知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是不是很焦虑?
当然,这种环境对于投资人来说,也同样煎熬。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行业内的新项目越来越少,优质项目就更无从保证;而另一方面,据基金业协会数据统计显示,国内注册的VC、私募机构投资人数量已超2万多家,其中VC占其中的一半以上。
“融资的轮次变得空前模糊”,一篇名为《焦虑的春天:资本回暖,局部地区 0 或 36℃》的36Kr深度报道中写到。文中还提到,过去天使轮有idea,A轮做出产品,B轮在几个城市验证,C轮则是扩张和规模化。但是目前来看,轮次急剧压缩、巨头快速加入、融资额大幅上涨,这既是资本活跃,也是资本焦虑的证据。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的下半场,“风口”变少了。但凡哪个小领域显出一点风口的苗头,便在这个春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追逐和快速催熟。蓝湖资本合伙人殷明在一篇文章里称:“这恐怕是中国 TMT 风险投资历史上最焦虑的一段时光。”
僧多,粥少。
当然了, 懵逼的还是那些没有创新能力的创业者,和没抢到粥的投资人。因为在一个行业开始进入下行阶段后,必然会有一个新兴领域冉冉升起:AI产业。没赶上AI这班车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眼下只剩一个“挺”字。
企业服务领域仍有创新,但下半场的共享经济还是套路更多
IT桔子发布的《2016企业服务创投白皮书》中显示,在2016年IT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行业是企业服务创业的热点方向,同时企业服务创业开始展现出方向的多样性。去年全年,企业服务投资事件436起,新成立公司313家,当年成立即获投公司占比16%。
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曾表示,企业服务投资时间长、轮次多、资金多,需要投资人有极大的耐心。
“青云就是一个IT企业,用新科技的玩法,做老一代IT企业的活”,青云QingCloud CEO黄允松曾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今年6月12日,企业级基础云服务商青云QingCloud宣布获10.8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招商证券国际、招商致远资本、阳光融汇资本、中金佳泰、泛海投资等多家机构,蓝驰创投、光速中国等早期投资方跟投。
而在今年上半年的中国云计算市场已经发生了至少11起大笔投资,对外公布的融资总额超过了50亿元人民币,涉及被投企业除青云(D轮)外还包括UCloud(D轮)、华云(D/D+轮)、EasyStack(C轮)、驻云科技(C轮)、SpeedyCloud迅达云(B轮)、BoCloud博云(B轮)、数人云(A+轮)、Hyper(A轮)、数梦工场(A轮)、北森云(公开市场)等。
“创业这两年,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媒体,总是在问我们为什么没有竞品”,兑吧CEO陈晓亮如此看待这个创业圈记者的常规问题, “一般来说可能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你做的太超前,别人不敢也没有能力跟,比如发射火箭;另一种是这工作太苦太累,别人不屑于做”。他所创立的兑吧,便是为了将每一家互联网企业内的运营工作者从又苦又累的用户运营工作中解放出来。
这两家公司也代表着企业服务领域的两个方向,一个以技术流为导向,用技术驱动企业发展;一个聚集力量于一个细分领域,并成为这个领域中绝对的专家,让用户知道解决这个问题就找你。
这两家企业服务领域的代表仍在展现创业者的独特价值,而反观去年突然开始流行的一股“共享”之风,36Kr在今年3月31日推送的两篇内容中,标题分别为:
《朱啸虎、王刚押注充电宝租赁,小电科技会成为下一个ofo吗?》;
《朱啸虎、王刚之后,IDG、欣旺达入局,街电科技会是下一个摩拜吗?》;
科技圈的记者偶尔写一些娱乐八卦的轶事,本也寻常,谁说我们焦虑了?
就让这股结合移动互联网成熟技术与线下传统行业过剩制造能力的共享之风来得再猛烈一些,毕竟能够为线上导入大量低成本的新流量。
毕竟已经开始离开前沿科技创新领域,彻底卸下了偶像包袱。
不在前沿科技创新领域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精细化运营成为核心能力
AI行业作为目前前沿科技创新领域的代表,同时也负担着为下一个新兴行业建设基础设施的重任。在建设完善之前,移动互联网行业仍需要砥砺前行。没有新增用户、没有宏观创新空间的环境下,如何继续保持自身成长?
曾在某电商类App担任运营岗位的王先生(匿名)介绍说,运营者更重要的指标终究会转变成用户留存,而精细化运营能力对于一个App来说尤为重要。这种观点也在之后的多次访谈中得到了证实。某共享衣橱类App相关运营者也介绍说,其大部分工作始终围绕如何对自身业务进行精细化运营的层面,例如与品牌运营对接商家可租借款式、整理后期运营app页面即买内容制作相关材料等等。
在小蓝单车(bluegogo)运营副总裁看来,传统互联网跑马圈地烧钱的模式仍在继续,但共享单车企业逐渐开始将运营的重心转向如何盈利,如何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回归商业本质。“在上半场,企业始终围绕如何能大量的留住客户,增加订单为目标,迅速做市场扩张”,他同时指出,“进入下半场后应该转变为精细化运营导向,以大数据为驱动运营,在成本和扩张之间寻求平衡点。比如,如何提高每个单车每天的最大使用效率、如何挖掘用户核心价值,提供更加多的个性化需求来满足不同标签的用户”。
“进入下半场后,企业相关运营人员的工作方向应更多的倾向于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实现服务的标准化,即便是差异化服务。重塑或改进各类不合规或不合理的流程,通过运营手段降低成本等更倾向于管理职能的工作”,百度外卖开放平台相关负责人认为,“江山打下来了,怎么搞生产建设,处理行业门槛,就变成运营的首要任务。而二线梯队企业的运营,可能工作重点还会在突破上,因为企业可能会寻找另外的蓝海”。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精细化运营的工作。
每当旱季到来之时,一种生活在撒哈拉大沙漠中的沙鼠都要囤积大量的草根,以准备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即便在此期间,沙地上剩余的草根足以使他们度过旱季,但他们仍然一刻不停地寻找草根、并一定要将草根咬断运回自己的洞穴……
如果移动互联网进入“旱季”的事实已然明朗,那么精细化运营是否将成为大多数人正忙于寻觅的“草根”?
部分引用:
1. 《风投家泰尔:雅虎和惠普不能算是科技公司了》
2. 《专访墨迹天气CEO金犁:我为什么做天气APP?》
3. 《从中华万年历日历看移动互联网发展态势》
4. 《滴滴如何成长为百亿美金公司?》
5. 《这位70后医生创业5年,融资近10亿》
6. 《经历多次创业 “技术宅”最终人如其名一鸣惊人》
7. 《ofo创始人戴威:为丢车做ofo,从不被看好到准独角兽,我经历的6次重要转折》
8. 《摩拜再出新款单车 演绎一部共享单车进化史》
9. 《一大波VC汹涌袭来,然而项目不够用了 VC要洗牌?》
10. 《焦虑的春天:资本回暖,局部地区 0 或 36℃ | 36氪深度》
11. 《IT桔子文飞翔:企业级创业者数量快速增长 但赚钱的公司少》
12. 《左阿里右华为,前面还有个IBM,他如何在夹缝中生存...》
13. 《青云QingCloud再获融资,我们整理了上半年11笔云计算融资案》
14. 《专访兑吧陈晓亮:移动互联网流量结束了 App运营重要性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