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从中国影视产业里挖出的雷,要爆了。
6月27号,中宣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治理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
28号,本月已遭重创的影视股再显颓势,其中金逸影视下跌超过5%,欢瑞世纪、文投控股下跌超过2.5%,不过,相比于小崔刚抛出“一抽屉合同”时的全线暴跌,这已经是小打小闹了。
□
6月4号,崔永元曝光“阴阳合同”事件后,影视股全线下跌
资本都是墙头草,西边风大东边倒。娱乐圈偷税事件给了影视业沉重一击,也给各路资本上了生动一课,天价片酬背后涉及到的影视业偷税和洗钱问题让大家认识到:这里水深风大易翻船。于是资本纷纷出逃,文娱产业中的影视赛道前途暗淡。
2018年资本市场本就过得不太好。一份来自泰合资本的数据显示,与2017年同时期相比,2018年开年至今,一级市场募资额下降了80%。低迷的募资状况也正在影响投融资市场,虽然上半年投资融资数量持续攀升,但市场愈发谨慎,资本向头部项目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政策环境看,在2017年IPO大放水的情况下,影视业仅有金逸影视、横店影视、中广天择3家公司实现上市,此前一度被外界看好的新丽传媒、开心麻花、华视娱乐等影视公司纷纷中止IPO。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中国经济正从追求量变转为追求质变的过程中,管理层倾向于鼓励实体经济,而“健康状况”堪忧的影视行业则会遭遇严格把控。另据报道,部分银行已收紧对影视公司的项目贷款。
在此形势下,处于风暴中心的影视业很难拿钱了。6月18日,光线董事长王长田在出席某活动时表示:资本正在撤离影视市场,目前很多影视项目的融资都出现了问题,未来一两年内会有几千家影视公司倒闭。
王长田将资本撤离的原因归结为“业内铺张浪费情况严重,挥霍成性伤害了投资人感情”。然而,崔永元掀起的舆论风暴却指向了深层次问题:偷税漏税与洗钱。这颗炸弹一旦引爆,其后果将远比投资失败严重的多,此时此刻,离得越远越好。
影视行业内的乱象早已备受指摘,然而局面却一直朝着更糟的方向发展。资本进入,目的是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但行业畸形发展,令投资人有苦难言。
近几年,影视行业制作成本不断攀升,版权费、明星片酬、制作费水涨船高,以《择天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代表的一批热剧单单是版权费用就达到了数亿元。
行业成本的上升并没有带来制作水准的整体进步,中国影视工业的完整性、规范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影视制作人员以各种形式瓜分制作费的事件屡见不鲜,部分制作人虚报拍摄成本、收受回扣、中饱私囊的情况也并不稀奇,甚至有公司刻意抬高制作报价,试图吸引更多资本入局,转移风险。
由于这一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外围投资方往往并不清楚投资的实际流向与用途,最终结果便是项目成本高得离奇,质量低的差劲,最终回报也就不言而喻了。
资本涌入确实催熟了一批优质影视项目。国产动画《大鱼海棠》,纪录片《二十二》在社会资本帮助下成功上映,都取得了口碑票房双赢的局面。但整体而言,在行业弊病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资本涌入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积极作用,最终成为了影视乱象的帮凶。
影视作品的本质是艺术品,这一行业内的项目有着极强的专业性和不确定性,不能以一两部作品的成败作为论断依据,然而已经伤痕累累的社会资本没有心情去理解这些。
在领教了各种套路之后,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在远离这一乱局。有业内人士表示,在长期的“反向市场教育”下,长期见不到收益的投资方不会再轻易踏足这一领域。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在某场活动中直言:“影视公司也许会进入漫长的‘冷冻期’。”
或许,让影视赛道成为炮灰的,正是行业本身。
解铃还须系铃人。影视行业如果想尽快走出“融资冷冻期”,就需要拿出优秀的作品与可观的投资回报率。现阶段,业内力量与产业基金需要充当主力军,以专业视角和严谨的态度发掘优秀项目,重拾资本信任。
不过,行业乱象不解,潮来潮退的资本游戏就会永远上演。影视行业需要自救,各类影视公司与机构需要在乱局中肩负起责任,少些套路,多些真诚。
(完)
口述
投资人是怎么炼成的
蒋 涛
|
郎春晖
|
许小林
|
顾正斌
吴世春
|
吴珠智
|
谈文舒
|
段 铮
刘理勇
|
王 毅
|
李晓燕
|
孙劲超
宋思勤
|
黄烁子
|
吴跃鹏
|
林 涛
庞恩升
|
焦 伟
|
范维肖
|
刘 冲
李 潇
|
张军辉
|
金 戈
|
孟兆辉
孟 楠
|
张丽君
|
成妙绮
|
文钧雷
王浩泽
|
赵山利
|
柳 星
|
刘芮江
杨 洋
|
强 炜
|
李 剑
|
侯瑞琦
夏 翌
|
王 萌
|
况 奕
|
段 斌
独家
创业者说
真 聘
|
节 制
|
花 椒
|
数 库
淘 址
|
固生堂
|
摩托邦
|
Tripio
一同保
|
实习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