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季刊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无锡博报生活  ·  恭喜!无锡又一家医院 升格了! ·  3 天前  
中国气象局  ·  首席说天气丨春运返程受大风降温影响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季刊

你每天如何祷告?

生命季刊  · 公众号  ·  · 2017-08-02 13:57

正文

(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生命季刊”,选择“关注”,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像耶稣那样祷告 (2)

文/ James Mulholland著 真意译

《生命季刊》第21期


本文为连载,第一部分: 雅比斯的祷告?还是像耶稣那样祷告?


第一章 你们祷告的时候

几乎所有我认识的人都祷告。有人作谢饭祷告,有人在清晨祷告,有人睡前祷告;有人在教会里祷告,有人在犹太会堂或伊斯兰的清真寺里祷告。有人对 “阿拉”祷告,有人对“亚威”祷告,有人对马利亚或圣徒祷告。而有人只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有人是门徒,每日都会祷告,还有人大难临头时才祷告。我有一个朋友说祷告根本不管用,但一日医生查出他肺部有一个黑点时,他便祷告了,“总没有坏处吧!”他说。

耶稣明白人需要祷告的倾向。当祂教导门徒们如何祷告时,祂以 “你们祷告的时候”开始,而不是说“如果你们要祷告”。耶稣知道每一个人最终都会需要祷告的,祂也知道我们会滥用祷告。

耶稣说: “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路加福音 6:45 )祷告是人心灵的窗口。我们祷告的内容显露出来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神;我们口中的祷告暴露了我们的自私和对神的误解。

大卫祷告说: “愿他的年日短少。愿别人得他的职分。愿他的儿女为孤儿,他的妻子为寡妇。愿他的儿女漂流讨饭,从他们荒凉之处出来求食。愿强暴的债主牢笼他一切所有的。愿外人抢他劳碌得来的。愿无人向他延绵施恩。愿无人可怜他的孤儿。”(诗篇 109:8-12 )他这篇祷告显出他心中的愤怒和苦毒,它似乎还想暗示神是诅咒我们的仇敌的神。虽然它真实地反映了大卫当时的心思意念,但并不是一个蒙神喜悦的祷告。

雅比斯的祷告当然比大卫的这个祷告高了一个层次,但雅比斯的祷告也是更多地表现了自己,而没有彰显神。他祷告: “甚愿你赐福与我,扩张我的境界,常与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难,不受艰苦”(历代志上 4:10 )。我们当怎样看待一个在一句话中用了四次“我”和“我的”的人呢?他的自私比大卫的忿怒更令人羡慕吗?他认为神会偏爱他,而大卫盼望神发怒降灾,二者哪一个更正确呢?太多的人祷告时,紧盯着的是神的诅咒或祝福,而不是神自己。

与祷告的内容一样,我们对祷告的动机也要慎思明辩。我曾上过一个主日学课程,这个班每次下课时都用这样的祷告文结束: “我们彼此离别以后,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鉴察。”(创世记 31:49 )我不知道这个班的学员是否知道他们重复的这段祈祷,实际上是拉班和雅各害怕自己一转身,对方就会刺自己一刀而作的祷告。这样祷告的动机是出于自卫,而不是出于爱心。

以愤怒、自私、不信任为动机的祷告不是祷告的样板。我们祈祷让别人受诅咒时,正暴露我们缺乏恩典和怜悯。我们祈求个人得祝福时,正暴露我们的自私。当我们相信某些话语或行为会带来某种效果时,我们把祈祷当作了神符。当祷告成了我们有求必应的手段时,我们是把上帝当成了匆忙记下我们所点的菜单的侍者。这样的祷告很有问题,因为它暴露了我们心灵和思想中的缺陷。

大卫的一个祷告是: “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甚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 诗篇 139:23-24 )我们应当把这个祷告当作祷告之先的祷告。它指出人们会很容易以不纯的动机作不合适的祷告。大卫在这里求神教导他如何祷告。

耶稣的门徒也是这样请教耶稣如何祷告。门徒们并不是不祷告的人。虔敬的犹太人每天要作两次 SHEMA 祷告、 18 次其他的祷告。门徒们请教耶稣如何祷告时,他们不是要学习一个新的祷告仪式,而是要学习一个端正的祷告态度。

我成长的过程中,常常听到我的牧师说: “让我们进入祷告状态!”这不仅是一个“不要讲话了,我们要祷告了”的更委婉的说法,也是要大家安静、准备祷告的邀请。那么,什么是正确的祷告的态度呢?

正确的态度远远不是祷告时是双目紧闭、还是双膝跪地,是举手仰望、还是俯伏在地的问题,这类争论没有什么意义。正确的态度不是华丽的词语或恰当的模式,也不是姿势正确、语言流畅,而是谦卑和信任。我们能全然信靠吗?特别我们处在人生最失意的时候,我们还能信靠神吗?

不纯动机的祷告有很多种,其中耶稣特别斥责的有两种:自义的祷告和自私的祷告,祂称之为 “假冒为善的祷告”和“外邦人的祷告”。这两种祷告暴露了我们的骄傲和小信。我了解这样的祷告是因为我也曾这样祷告过。

自义的祷告

自我有记忆始,我就开始了自义的祷告。从小爸妈就鼓励我每餐之前谢饭祷告,我总是紧握双手、闭上眼睛背诵: “神真伟大、神真好,感谢台上的食物,阿们!”有时说得太快就说不清楚,听上去像是说方言。晚上我会祷告说“现在我要睡觉了,求神保守我的灵魂。”我作这些祷告是为了妈妈高兴,而不是对神讲话。我们开始的许多祷告是为了取悦人的。

我幼年时去的教会里,每个主日必要以主祷文祈祷。每次我们都是同声背诵,结果就成了众人异口同声发出的一个没有感觉、没有思想的声音。我发现当大家同声背诵时,我就是嘟哝点别的词句也没有人注意。虽然我背会了主祷文,但却忘掉了它的含义。因此,我们的许多祷告是毫无意义的。

青少年时期的我特别喜欢即时自发的祷告。我很善于用辞,能很快制作出一个给我身边的人印象深刻的祷告。人们会议论我的祷告。我也开始注意听别人的祷告,学习他们祷告的用词和感情;我发现这些能够滔滔不绝祷告的人被认为是属灵的好信徒。我的祷告虽然华美,但很空洞。我们中许多人,特别是像我这样在基督徒家庭中长大的人 , 虽学会了祷告,但却是自义的祷告。

而自义的祷告不是正确的祷告,它的动机是骄傲和虚荣。我这样祷告时,我以为神会垂听给人印象深刻的祷告。当然了,我并不真的介意神是否垂听。这种祷告的真正目的是要给人好印象而不是取悦神。这类祷告完全是与 “我”有关:听听我的祷告吧,看看我多属灵,对我有个好印象吧!

耶稣把这类祷告叫作 “假冒为善”的祷告,因为它是表演而不是祷告。“假冒为善”这个词的希腊词根的意思就是“演员”。自义的祷告是虚空、无意义的,耶稣斥责它,因为它不是祷告而是表演。

耶稣讲过两个人在殿里祷告的故事。其中一个实际上相当于今日的长执或主日学老师。他的祷告类似这样的内容: “全能的神啊,创造天地的主,你是全能和神圣的!谢谢你为我造了清洁的心,谢谢你救我脱离凶恶,赐我比人更多的祝福。谢谢你容我在教会中事奉,既可使用我的属灵智慧,又能在金钱奉献上有份。”

另一个人相当于古时的毒品贩子或皮条客。他缩在聚会厅的最后一排,生怕人注意到他。他深深地垂着头,不想让人看到他满脸的泪水,他的祷告也只有一句话: “主啊,赦免我!”

耶稣总结说: “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路加福音 18:14 )第一个人的祷告不是呼求,而是表演;但神并没有坐在前排为演出鼓掌,而是在后面听那个卑微、诚实的人的微声。

我记得我所作的第一个真诚的祷告。我 23 岁时,太太对我说,她不再爱我了,要与我离婚。那一天我低头啜泣着祷告说:“神啊,挽救我的婚姻!”

那一时刻中,我全然仰望着神自己。我不再精心雕琢词句,也不再去想是否被别人看见或听见。我平生第一次如此迫切地求神听见我的呼求,也急切地想听到神的回音。神说话了。祂让我看到自己的罪,这些罪把我的婚姻带到了死亡的边缘。此后的几个月里,祂指给我挽救自己婚姻的途径。我学习到祈祷不是力图影响神,而是让神影响我们。

我们的祷告室里,常常充满了喧嚷的祷告声,我们相信我们的话语会感动神了。事实是,神听到的是我们的心声,神决不轻看的是谦卑、诚实、从内心发出的祈祷。的确,这种祷告才是神回答的祷告。一个词语精心雕琢的祷告若不是从真诚的心里发出的话,这样的祷告是毫无价值的。

一个主日,我讲了一篇我们应该周济穷人的道。我以一段非常感人的祷告作结束,我祷告求神让我们作祂的手臂。这个祷告给人印象至深,全会众都以 “阿们”的声音回应我的祷告。但不久,我就发现,我的祷词是优美的,但心却不诚。

当我在教堂门口与最后一位会友握手话别时,一位年轻的妇人走进了教会。她迟迟疑疑地问我是否可以帮助她解决一些食物。我真盼望我能告诉你,我的第一个反映应该是感谢神,祂听到了我的祷告。然而,事实是我已经忘记了刚作过的祷告,我正在想太太晚上做什么饭,正在盼着下午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那妇人眼含着泪告诉我她的孩子正在挨饿时,内疚感 ──而不是爱──使我送给她一些食物。她正要离开时,对我说:“神借着你回答了我的祷告。”

那一刹那间,我突然想起了我作的那个流畅的但却是虚空的祷告。我意识到早上我们两个人都在祷告。我的祷告是自义的,而她的却是谦卑的、发自内心的。她在求神,而我只要 “加深印象”。她盼望神回答她,而我没有任何盼望。

我自义的祷告常常以 “阿们”结束。一旦我的祷告可以给神和人“深刻印象”,我便以为大功告成了。我已经得到了“奖赏”,不须再等神的回答了,我的祷告只是单向的。直到我的伪装被剥去,我的骄傲被击破、被对付了的时候,我才能听到神的声音。因为听到了神的声音,我才更加专注于聆听神,而不是对神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