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波及甘肃、青海多地。
当地
在灾后重建中,既扎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相结合。
冬去春来,温暖又至。当前,灾后重建如火如荼进行。农行甘肃分行、青海分行创新信贷产品,用心用情做好灾后重建金融服务工作,让新家园更美,好日子更甜。
春分过后,家住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柳沟乡张郭家村的村民安玉明开始着手挖地基。一想到即将建成的新家,安玉明抑制不住内心的期待,干起活来格外有力气。“真是多亏了农行的贷款,今年秋天我们就能住进新房子啦!”安玉明高兴地说。
春节前夕,安玉明和村里其他受灾村民从农行申请了“复兴e贷”。他们拿着贷款提前置办好了砖、水泥、沙子、钢筋等建筑材料。目前,全村的拆除重建工作正在村委会的统一组织下有序推进,预计9月底村民们就能搬进新家。
▲甘肃临夏积石山县村民安玉明(左)和乡亲们一起修建房屋。
“地震后我的房子就塌了,家里养的羊也死了不少,那时候感觉日子都没有盼头了。还好农行给我发放了‘家园贷’,让我可以安心建房子。相信有了农行贷款,再加上乡亲们的帮助,今年房子肯定能盖好!”正兴冲冲载着一车钢筋水泥回家的青海海东市化隆县曹旦麻村村民拉龙才让笑着说道。
青海因地处高寒地区,冬季温度低,混凝土难以凝固,3月是开工建设室外项目最合适的时间。农行青海海东分行第一时间与受灾地区政府部门和村“两委”对接,获取受灾农户清单,因地制宜创新推出“家园贷”。该产品以受地震灾害影响的农户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坚持户借、户用、户还,满足了受灾群众购建农村住房、维修受损房屋、医疗、教育以及其他家庭生活等基本需求。
“对于咱农民来说,种地是最重要的事。去年地震,原来的耕机也坏了,我得赶快贷款去买农机,地里要忙活起来了。”开春之际,青海海东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农户杨存孝着急地说。
与青藏高原其他地方相比,民和县平均海拔较低、适宜庄稼生长,历来都是青藏高原春耕开始最早的地方。农行青海海东分行成立服务小分队,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受灾地区农户金融需求,宣讲惠农政策,配套制定信贷计划,以“高原马铃薯贷”“富民贷”为抓手,优先支持受灾地区农户的小麦、马铃薯种植及农机购买需求,为受灾地区春耕备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杨存孝正是在农行服务小分队的帮助下,成功申请了“富民贷”,购置了旋耕机、挖掘机等农机设备。伴随着新机的轰鸣声,他双手紧握播种机,在田野上忙碌,一亩多的地不多时便翻耕完毕。
▲青海海东民和县村民杨存孝在田间耕作。
家住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三社的余金山是村里的牛羊养殖大户,近年来与几个合伙人经营着一家牛羊养殖农民合作社。本想着扩大养殖规模,结果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牛棚受损严重。
一开春,其他几个合伙人决定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但余金山还是想留在故乡重启新生活。在村委会的推荐下,余金山得到了农行“复兴e贷”的资金支持,夫妻二人用这笔钱修缮了牛棚,储备了饲料,准备等行情合适的时候再添置几头牛。对未来的日子,余金山充满了希望。
▲农行员工走访余金山的牛场。
位于积石山县刘集乡高李村的一家社会福利建材厂是积石山地震灾后重建指定建材供应商。开年以来,灾后重建按下“加速键”,建材需求进一步增加,企业也面临着扩大生产经营的资金周转难题。
农行积石山县支行成立“灾后重建”信贷支持保障团队,主动前往保供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对接金融需求,向该厂介绍了农行“电费e贷”的融资方案。“电费e贷”是农行甘肃分行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创新推出的线上纯信用贷款,通过与甘肃“信易贷”平台联合建模测算企业电费缴纳情况,确定授信额度,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
“没想到农行通过测算电费缴纳情况,就能给我们提供贷款,这下我可以放心招人、开足马力忙生产了!”该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积石山县某养殖公司2023年3月在农行积石山县支行承贷了一年期“智慧畜牧贷”。然而,受地震影响,该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今年3月归还到期贷款压力巨大。
了解情况后,农行甘肃临夏积石山县支行迅速行动,对受灾客户全面开展风险排查,对受灾影响严重、短期内无法恢复生产经营的客户给予利率优惠,合规合法运用无还本续贷、展期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有了贷款展期,我可以安心购进种牛了!”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