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随着特朗普发出针对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如果不使用美元进行商品交易,或将面临被征收100%相关税收的威胁持续发酵,这一美国经济“纸老虎”现象似乎已经被提前戳破。因为截至目前,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份额已从上世纪70年代高达85%的峰值跌落至59%的历史低点,去美元中心化已经不仅仅是少数几个市场间的货币选择,仅从主权加密货币一个角度,至少140国正在用这一方法规避美元的交易路径。
这其中,甚至包括日本,英国,德国,
法国,
意大利,加拿大以及以色列等美国的多个传统盟友,特别是日本以及欧洲多国,加拿大已经提前成立了一个联合开发主权加密货币的小组,并试图以此绕开美元的限制,进行广泛的商品交易。而以色列也于数月前就提前开展了以该国钻石背书的主权加密货币布局。因此,在多个盟友背刺美元中心化的情况下,特朗普通过威胁,来拯救下行的美元储备货币地位计划几乎已经提前落空。
不仅于此,美国的主要石油供应国沙特阿拉伯自去年3月以来,已经公开接受了非洲的肯尼亚采用该国本币先令购买石油。并且沙特财政大臣过去数周以来,持续表态,对美元以外的货币出售石油持开放态度。而沙特是否使用美元的操作,将关系到美元、美国国债,甚至美国经济的全球地位。
要知道,作为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主导国,正是沙特上世纪70年代与美国签订了石油美元协议,并同意将美国国债列为主要外汇储备,引发全球一系列石油国的跟进,才形成了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石油美元美债”这一美国经济的商品货币优势。
美国借助这一特殊优势,才得以不断利用美联储的货币举措,轻松利用美元在全球获得宝贵物质财富的同时,还不断收割多个高外债,低外储脆弱市场的货币利差。因此,如果美国接下去的商品举措激怒了沙特,或将反过来使美国失去原本已经既得的商品货币地位。
与此同时,对沙特不使用美元交易石油进行打击,可能还将诱发美国恶性通胀重演。要知道,虽然美国已对外宣称其已成能源输出国,并且原油产能已超过沙特与俄罗斯,但目前其每年的石油进口量依然大于出口量。2022年时,当时正是由于沙特进行了空前的石油减产,导致油价走高,美国国内能源通胀指数一度高达20%,CPI指数也曾触及9.1%的40年高位。
虽然美联储在过去两年多通过11轮激进加息来抑制通胀,但今年10月CPI上涨2.6%,依然没能达到美联储2%的目标。美联储11月的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们一致认为,通胀率仍然略高。
而通胀严峻也是拜登哈里斯双双输掉2024大选,并且民主党失去参众两院多数席位的核心原因。如果接下去特朗普的商品进口策略过于激进,引发包括沙特石油在内的一系列商品价格大幅上升,通货膨胀在美国卷土重来不可避免的情况下,2026年共和党阵营可能就会输掉中期大选,进而特朗普或将于两年后成为“跛脚鸭”总统,2028年共和党或还将上演2024年民主党惨败的景象。所以,料特朗普的进口税威胁仅仅停留在为市场谈判增加筹码的层面,真正大规模实施计划势必会面临来自国会的一系列阻力。
此外,由于特朗普极力推进增加美国的石油产能,这将与沙特等传统产油国争夺全球更多市场份额,并加速沙特与美元和美国经济体系进一步割裂的景象。事实上,美国为了自身的能源出口份额,多年以来一直处心积虑,希望更大可能地收割多个石油国的资产。
例如,截至12月1日,美国国会一直持续讨论一项名为NOPEC(反欧佩克)的法案,旨在叫停沙特主导的欧佩克的石油定价权和话语权,并将允许美国相关部门可以没收沙特等多个石油国的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内的资产。
虽然这一法案自奥巴马-特朗普1.0-拜登过去十多年间一直持续讨论,但目前为止,美国国会都没能通过法案。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正是怕激怒沙特彻底放弃“石油美元”,这将使美国经济损失惨重。多年以来,沙特相关部门多次警告,如果通过该法案,沙特就会第一时间终止石油美元协议,美元是唯一核心终极选项。
甚至美国一直流行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所有世界经济......”因此,一旦沙特叫停石油美元协议,则意味着,美国经济金融帝国的大厦面临倒塌风险。而沙特不仅公开接受了非洲的货币交易石油,还进行着更深度的剥离美元的布局。
根据美国贵金属机构MoneyMetals发布的报告显示,沙特央行过去两年间,一直都在大幅增加黄金储备。自2022年初以来,沙特央行一直在瑞士秘密购买160吨黄金。虽然在此期间金价上涨,但沙特仍继续进口黄金。分析认为,这或许将改变沙特在上世纪70年代初全球美元本位制的诞生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甚至沙特可能正在成为全球美元本位制解体的关键。
很明显,美国对于沙特渐渐远离美元的应对方式似乎“进退两难”。
甚至新兴市场的代表性国家印度去美元中心化,也令美国无力阻止。
印度不仅自2022年以来不断从俄采购大宗商品使用卢布等非美元货币,过去五年间,还使用包括委内瑞拉石油币,以及其他非美元货币采购委内瑞拉和伊朗的石油等能源类商品。
而这背后更是充斥着,在美联储不断通过制造货币利差,收割印度等多个高外债,低外储市场过程中,印度势必要向美元体系发起反击的注脚。
事情的最新进展是,根据印度统计部本周最新发布的数据,在截至9月的三个月里,印度GDP同比增长仅为5.4%。是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印度央行预期的7%。
令经济学家纷纷下调对印度经济的预测。
美国金融网站零对冲12月1日分析称,过去十年中全球最有弹性的泡沫之一印度股市泡沫最终破裂。
数据显示,外资对印度持续看空,继10月份撤资117亿美元后,外国买家11月份至少抛售了价值约41亿美元的印度股票和债券。也就是说,过去两个月高达约158亿美元(约合1.3万亿印度卢比)的资金在印度撤离并蒸发,进而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跌至历史最低点,截至12月1日,1美元兑84.56印度卢比。
而印度市场在经过暴涨又暴跌模式的始作俑者正是其过去多年以来,一系列的增长都是建立在巨额美元债务基础上,其应对美联储货币扩张和紧缩变幻风险的能力非常脆弱。由于美联储对特朗普通胀的担忧,再结合通胀目标并未实现,自11月6日特朗普赢得大选以来,美联储几乎一改9月大幅降息的态度,理事们纷纷暗示,未来是否继续降息要看具体数据,并采取相对渐进和谨慎的策略。
这都意味着,2025年美元利率可能面临维持高位,进而印度等不具备宽广强大外汇储备护城河的经济体将面临被美联储的新一轮收割模式,印度市场和经济的暴跌已经提前反映了这一晴雨表。综合英国经济学人等多方分析,此时的印度经济处于本世纪以来最紧迫的境遇,可能衰退回本世纪初的水平,或将倒退24年。
消息显示,由于印度央行抛售美元以限制印度卢比贬值,截至11月22日这周,印度外汇储备上周上演了有记录以来最大单周跌幅,至4个多月来的最低水平。
印度外汇储备连续第八周下跌,跌至数月低点 6565.82 亿美元。
从9月下旬的7049亿美元暴跌。
分析认为,在特朗普人为制造强美元走势下,为应对卢比严重贬值,印度不得不采取在美元持续强周期内,大幅抛售美元以维持卢比的稳定。
印度央行行长Shaktikanta Das日前重申,鉴于通货膨胀风险,现阶段降息“非常冒险”。
这表明,印度深陷美元债务黑洞后,非常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