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
lolapola
” 发现生活中的一万种可能:)
“
如果你仔细观察Instagram pinterest之类的欧美社交网站,就会发现现在最红的一个关键词就是“minimalism”,那究竟什么是minimalism?我们又如何能把这个词融入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今天这篇推送就会跟大家一一道来。
”
Minimalism字面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极简主义”,和前两年日本大热的“断舍离”不谋而合。
而这样的极简主义,并不只是单指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断舍离” ——放弃无意义的社交,离开已经索然无味的感情等等。我并不能说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极简主义者,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不断实践极简主义里的许多理念,感觉受益良多,不仅物质的空间整洁干净许多,精神上也干到十分轻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要学会控制欲望,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挑战的事情。
极简主义入门指南
哪些要“少”,哪些要“多”?
少看手机,多阅读
少购物,多运动
少杂乱,多空间
少奔波,多闲适
少消耗,多创造
少快餐,多健康食品
少工作,多休息
少开车,多走路
少担心,多微笑
多深呼吸:)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被一堆身边的声音淹没,告诉我们,你需要这个,你需要那个。很多时候不开心的本质便是欲望太强,尤其是能力不足于满足欲望的时候,就会变得极度低落。
但试想一下,生活中很多最美好的事情,都是免费的呀。想想看,堆在你梳妆台和衣柜里的东西,有哪些是你真正“需要”,而哪些只不过是你认为自己“想要”的呢?如果把那些花在“想要”东西上的时间精力去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你是不是会更开心一些呢?
比如我本人吧,最近两年钱基本花在体验和学习上,比如学语言、摄影、心理学,比如出去旅行。虽然收入越来越多,但对物质看得反而越来越轻,买了三年的GAP打折Tee照样穿到今天,化妆品用用几欧元的药妆牌子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日常妆容用品基本都是药妆平价
从大学时代穿到现在的GAP白T
二手店淘来的vintage裙
我的能力和阅历决定了我的价值,而不是我拥有的东西定义我这个人。
这个时代的鸡血太多了,多到我们都忘记了要对自己好一点,生活已经这么艰难了,对自己温柔一些不好吗?
刚入门想要通过极简主义让自己生活地更有逻辑、更有头绪的,可以尝试一下这样的30天极简主义挑战,一股脑地把家里所有东西都给扔掉,这是没必要的,跟着表格的提示,每天完成一项,不用太赶,慢下来把生活打理妥帖,这才是极简主义提倡的态度。
我个人之后也会出一些declutter断舍离专题,有衣柜,化妆品护肤品,家居,厨房等等的专题,也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