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网
导语:
“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才是本事。”这句话听起来很鸡汤,但放在董竹君的身上,简直再也贴合不过了,从被无数男人虎视眈眈的青楼女子,到救国英雄的督军夫人,再到白手起家的商业传奇,她虽然没有惊世的才情,却写出了民国女权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少人都该听过,
赫赫有名的锦江饭店,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
它的创始人曾是一名青楼女子?
1900年,董竹君出生于上海,
原名毛媛,父亲拉黄包车,
母亲是洗碗工。一家人蜗居在,
洋泾浜低矮的平房里,家境十分贫困,
弟弟和妹妹因为营养不良,
出生后不久便夭折了。
董竹君第一张照片,拍摄于青楼
面对困苦,董竹君始终坚强,
可13岁那年,父亲病重,
家中积蓄耗光,所有收入中断,
让这个一贫如洗的家雪上加霜。
最后父母不得不将其送进青楼卖唱,
说好了,只卖艺不卖身,为期三年,
以此换回来300大洋。
董竹君面若娇花,天生一副好嗓子,
很快就成了老鸨手中的摇钱树。
可青楼毕竟是风月场所,
要想洁身自好谈何容易?
待身体发育后,
来客打量她的眼神也变了,
这让董竹君感到惶惶不安。
就在这个时候,
模样标致的董竹君,
遇到了改变她命运轨迹的男人,
辛亥革命的英雄夏之时。
夏之时出身于四川大户人家,
早年留学日本东斌学校步兵科,
1905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
他率部在成都龙泉驿起义,成立蜀军政府。
24岁,便担任了副都督兼蜀军总司令。
当时他到上海办事,为避人耳目,
经常出入青楼会谈,一来二去认识了董竹君,
一方是清丽脱俗的少女,
一方是雄姿英发的司令,
眉目传情间,情愫暗生,
多年后董竹君也回忆道:
“我对镜自照,暗自欢喜,
自觉相貌配得上爱国英雄。”
夏之时
恰巧一天夜里,
董竹君从老鸨屋外路过,
听到老鸨正与人商量,
要靠何种手段威逼自己卖身。
见到夏之时,她抱着他失声痛哭。
夏之时清楚了她的处境,
决定想办法凑钱为她赎身。
董竹君便问:“你是真心待我吗?
如果是真心,我就跟你走。”
夏之时给了肯定的答复,
她揩去眼角的眼泪说:
“既然这样,我也不要你替我赎身,
我只要你答应我三件事。”
说着,她与夏之时约法三章:
第一, 绝不做小老婆。
第二, 要带她去日本读书。
第三, 成家之后,男主外女主内。
她之所以不要,
夏之时替自己赎身,
是不想成为附属品,
“我又不是物件,
万一哪天你不高兴了,
就说我是你花钱买的,
那我可受不了。”在她看来,
若是对方出钱,自己便毫无尊严,
她要在他面前以人的姿态活着,
要有自己应有的地位,
更需要独立的灵魂和良好的修养。
面对这三个条件,夏之时都答应了。
于是一天夜里,趁着喝酒玩牌,
董竹君灌醉了看守,将一身绫罗绸缎、
各种金银首饰全部丢在妓院,
一身素洁的衣服从那里逃了出去。
1914年春末,15岁的董竹君,
和27岁的夏之时在松田洋行举行婚礼。
凭借过人胆力,董竹君从青楼女子,
一跃成为了督军夫人。
夏之时成为,
袁世凯的缉拿罪犯后,
他带着董竹君东渡日本。
因为董竹君长得太漂亮,
夏之时始终不放心她独自外出,
专门聘老师上门教学。
聪明伶俐的董竹君只用四年,
就修完了日本女子整个高中理科课程。
这时两人的生活亦是甘甜,
连看对方一眼都是欢喜的。
就在董竹君打算赴法留学时,
夏之时又被迫回国,董竹君只得回到故土。
回乡第一件事,就是面对夏之时,
那个关系庞杂观念守旧的家族。
董竹君在日本时和第一个女儿
刚休息没几天,
婆婆刘氏就对夏之时说:
“她一个卖唱的,只配做姨太太,
嫁给我们这样的大户算怎么回事,
你赶紧去给我娶个正房。”
面对董竹君,也是百般刁难,
这样不满意,那也看不顺眼。
尽管内心抑郁,但董竹君也明白,
既然嫁作他人妇,就该维护家庭和谐,
所以处处忍让,委曲求全,
将家里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
最终,她的精明能干,
获得了夏家上下的认可。
婆婆还专门为她和夏之时,
重新举办了传统婚礼。
为家庭和睦,
委屈她能忍,
可当夏之时被免去职务、
赋闲在家,开始堕落乱发脾气,
这对璧人曾经甜美的爱情,
终于被撕开了一条裂缝。
这时的夏之时,思想变得消沉保守,
重男轻女,甚至反对女儿上学。
他开始无节制地抽大烟、赌博,
满满的钞票带出去,两手空空回来,
拿一些无中生有的事对董竹君发脾气。
一开始,董竹君都忍了,
但他变本加厉,满口脏话挂在嘴边,
不顺心就拿家里人撒气,
董竹君再也无法逆来顺受,
两人整日争吵不休。
最让董竹君感到心寒的,
还是夏之时对女儿们的态度。
作为父亲,他不但不闻不问,
还指责董竹君不顾家务。
四女儿夏国璋腰椎患疾,
右腿肿得老粗,需要抽脓水。
董竹君心疼得直掉眼泪,日夜照顾,
就在她守护在病床前时,另一个女儿,
玩耍时不慎从楼梯坠落,昏迷半天,
吓得董竹君几乎失声,四处为女求医,
夏之时此刻却还在外面烂赌。
董竹君自传《我的一个世纪》
后来时局动荡,一家人搬到上海,
夏之时脾气越来越大,动不动就打孩子。
为了女儿,董竹君跟他闹得天翻地覆。
由于封建思想作祟,
撞见女儿和男同学玩耍,
夏之时竟骂女儿不知廉耻,不如去死:
“都是你妈管教不好,
不如我送你一把刀或一条绳子算了!”
接受过新观念的董竹君,
哪里受得了这些?
不久后,两人又吵架,
夏之时火冒三丈,抬手就打,
董竹君转身往楼下跑。
红了眼的夏之时居然冲进厨房,
拿起一把菜刀向她追了过来。
闹到这地步,董竹君的心彻底碎了。
说不爱他了吗?可那些年的欢喜,
在心底留下了多少美好?
那一个个恩爱的日子,
不是假的,都在心里刻下印痕…
但这个男人已不是当初那个英雄了,
他给不了她尊重,一切都回不去了…
忍无可忍之下,董竹君提出了离婚,
夏之时竟然笑着跟她说:
“我们来个君子协定,暂不离婚,
分居五年,在这五年里,
你要是带着女儿没在上海饿死,
我夏之时的手掌心给你煎鱼吃。”
协议分居时,
说好由夏之时,
每年提供孩子学杂费,
可董竹君一分也没收到。
很快,报纸上登出一则报道,
以“将军街走出的女娜拉”称呼董竹君,
顿时轰动整个四川。
一个女人带着四个孩子存于乱世,
不难想象在当时是多么困难。
男人要讨口饭吃尚且不易,
更何谈那年代里的女人?
可董竹君不肯屈服,也不畏惧。
尽管夏之时时不时写信给她:
“你若是想要回来,随时可以回来,
我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可以改的。”
甜言蜜语袭来时,董竹君保持了清醒,
因为这样的话,她听过何止一次?
当初举案齐眉的日子,
是回不去了…
群益纱管厂
靠不了别人,
那就只能靠自己。
她曾开过黄包车公司,
经商方面多少有些经验。
经过多方筹集资金,1930年,
董竹君在上海闸北开办群益纱管厂,
突破重重阻碍之后,
好不容易厂子有了点起色,
不幸在淞沪抗战中被日军炮火摧毁,
苦心经营转眼灰飞烟灭,
祸不单行,当时母亲病重,父亲死去,
董竹君整日面对巨大的压力,
几乎绝望到快自杀的地步。
1934年,夏之时来到上海赴约,
见面第一句话就是:
“五年到了,事业有什么成就?
若是不行,还是跟我回去吧。”
可董竹君坚决要离婚。
董竹君与女儿
直到请来好友做公证人,
夏之时动了情,含泪问道:
“这么多年的夫妻之情,
你真的要一笔勾销吗?”
能怎样呢?董竹君也心痛,
想起当初那些好的时光,
想起韶华当中的呢喃情话…
但婚姻早已名存实亡,在这段感情里,
她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
还留着它做什么呢?
那不过是身上烂掉的肉,
痛是痛,可要是不割掉的话,
就会一直腐烂到骨头里去。
正式离婚后,
董竹君不惧挫败,
打算再次开办实业。
巧在这时有个川军军官李嵩,
途径上海去日本购买枪支,
他早听闻了董竹君的事,
敬佩她的为人和品质,
便拿出两千元给她做本。
拿着这笔钱,董竹君决定开川菜馆,
把川菜介绍到上海。1935年3月15日,
“锦江小餐”饭店就这样开业了,
地段虽不繁华,却便于停车往来。
她还特意用青竹作为店徽,
精心设计店面,请来最好的厨子,
加上她自身的知名度,食客络绎不绝。
起初有人是好奇,吃过便成了回头客。
人多的时候,桌子都摆不下。
随着餐馆名气增大,
上海大亨黄金荣、杜月笙,
以及不少政府官员都前来尝鲜,
连带着把整条街的生意都带动了。
正是在那个时期,
董竹君积累了大量的人脉。
尤其是杜月笙,非常赏识董竹君,
觉得店面太小,索性出了笔钱,
让“锦江小餐”的房东搬走,
腾出更多的房屋来扩充店面。
当时董竹君还将为地下党提供不少便利
不久之后,
菜馆能容纳三百多人,
随即改名“锦江川菜馆”。
有了贵人相助,董竹君趁热打铁,
又于1936年1月28日,
在上海复兴公园附近开“锦江茶室”。
她鼓励女性像自己一样独立,
不要做男人附属物,要寻找自己的人生,
专聘有想法的女性服务员,
帮助她们从经济上取得独立。
为促进女性觉醒,她还办杂志,
替所有的女性发声。
锦江茶室
《上海妇女》杂志
凭着超人的毅力,
和永不放弃的斗志,
加上有贵人相助,
董竹君就这么白手起家,
成了上海滩的商业传奇。
远在西南的夏之时如果知道,
恐怕只得像当初允诺的那样,
拿手掌心给她煎鱼吃了。
可惜这段感情终成往日烟云,
从最初美好的相遇,
落得个伤心的收场。
美华印刷厂
在人们眼中,
董竹君是女性楷模,
是女权主义的先驱,许多女孩,
在她的鼓励下勇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她用她的独立和坚强,告诉世人,
一个女人可以靠自己活得精彩、快乐,
在爱情降临时,牢牢将其抓住,
在幸福破碎时,不将就、不依附,
不拖泥带水,委屈自己半分。
只可惜姻缘难测,离婚之后,
她再也没有遇到让她敞开心扉的人。
97岁高龄的董竹君接受采访时,
曾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这一生对人生坎坷没有怨言,
只是对爱有点遗憾。”
这份遗憾,不是不愿为谁低头,
是因为必须保持人格的独立。
董竹君,老年
1950年初,
上海市政府决定设立一个,
接待中央首长、高级干部的,
安全高级的食宿场所。
董竹君接受任务,将锦江两店合并,
更名为“锦江饭店”,店徽仍为竹叶。
后将时价15万美金的锦江饭店,
无偿奉献给了国家,并交出了自己住宅。
迄今为止,它已经接待了,
近100多个国家的,
300多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不过到内乱时,她还是没逃掉,
古稀之年,身处监狱吃了不少苦,
这算是另一段故事,姑且按下不表。
1997年12月6日,出版自传后不久,
董竹君与世长辞,享年97岁。
董竹君与周恩来
这大半生,她虽忙于事业,
却也没有忽视对女儿的培养。
在她的影响下,四个女儿个个出彩,
长女夏国琼、二女夏国琇,
到美国学习钢琴和声乐,
三女夏国瑛在纽约学习电影技术,
回国后创建了八一电影制片厂,
小女夏国璋从圣约翰大学毕业之后,
也到了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一个人活在这世上,
别的先不说,
最重要的一件事,
就是要保持人格的独立。
我们固然要爱,
要为所爱之人付出许多,
但我们相爱,是为了灵魂辉映,
而不是为了低入尘埃,
依附于别人的生命。
而除了爱情,
其他事情也一样,
无论是追求梦想,
还是想和世界谈谈,
独立二字,都是我们每个人,
站在大地上最坚实的支撑。
唯有独立,才能确定所站的位置,
唯有独立,才能寻求宝贵的价值,
而只要独立,哪怕生活如迷宫一般,
也能找到通往未来的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