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十年的收官之作《复仇者联盟3》让几乎所有的拥趸们都跌破了眼镜,没有人会料到电影的结局竟然是复仇者联盟与银河特工队,再加上奇异博士和黑豹,这么多超级英雄联手都没有能阻止反派灭霸集齐六颗无限宝石,并让他轻松地打了个响指,整个宇宙一半的生灵涂炭。
影片一开始,灭霸只有一颗无限宝石,超级英雄们的使命是阻止他集齐剩下的5颗宝石。其中一颗宝石在洛基手里,一颗宝石只有卡摩拉知道在哪里,两颗宝石在地球,分别为幻视和奇异博士所拥有。其实,这是一场不对称的较量,洛基只要打死也不给,卡摩拉只要誓死也不说,幻视只要提前与宝石俱焚,灭霸集齐所有宝石的任务就会成为泡影。影片的结局是洛基死了,宝石给了;卡摩拉死了,供出了宝石;幻视死了,没来得及毁掉宝石。
从影片的角色塑造来看,不言而喻,灭霸才是成功者,而且是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取得成功;而超级英雄们,收罗了漫威十年几乎所有超级英雄们的联队,在轻松就能阻止灭霸得逞的情势下,付出的所有努力以及做出的所有牺牲都徒劳无功。
一边是灭霸,一边是超级英雄们的联队;一边是最终成功者,一边是轻易挥霍优势的失败者。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灭霸身上所具有的特质,恰好就是成功者普遍具有的特质;而超级英雄们的联队所欠缺的,也恰好就是这些特质。相比于超级英雄们,灭霸更独立,更冷静,更理性,也更专注;当然同时也更自我中心,缺乏共情能力。
自我中心、独立、冷静、理性、专注、缺乏共情能力,这些特质恰好也是心理学家贝琳达•博德和塔林娜•弗里松通过心理测试所发现的那些成功的企业主管所共有的特质。其他的一些研究也显示,无论是商界的佼佼者,还是政界选举获胜者,他们也普遍具有这些特质。
那么,相对地,超级英雄们与灭霸比,缺乏足够的独立、足够的冷静、足够的理性、足够的专注,也不够自我中心,有敏锐的共情能力。洛基为什么献出宝石?因为他不忍哥哥雷神索尔被虐。卡摩拉为什么会说出秘密?因为她发现难以割舍对父亲灭霸的感情牵绊。幻视的宝石为什么迟迟没有被毁?因为绯红女巫不忍、不忍、不忍。甚至理性的奇异博士也违背自己的原则,为了救钢铁侠一命而交出了自己的宝石。整个影片中,超级英雄们其实有机会夺下灭霸的无限手套,但功亏一篑的原因是星爵得知他深爱的卡摩拉殒命后小不忍则乱大谋。
如果把《复仇者联盟3》这部电影看作是一则寓言,那么它所映射和比喻的恰好就是社会生活中的常态,成功者相比于普通人更少情绪的干扰。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一直流行着一个伪心理学概念,“情商”,如果用流行的情商标准来衡量,灭霸就是一个高情商者。他并非没有情绪和感情,但他能驾驭自己的情绪而不受其干扰。他爱女儿卡摩拉,所以他才能以她献祭来获得最重要的灵魂宝石;他有着与绯红女巫相似的痛苦,但他能够排除其干扰,专注于目标。他在与一众超级英雄缠斗和被激惹后,没有因此愤怒,而是冷静地接受奇异博士的交换条件,得到时间宝石放过钢铁侠。他甚至有着高度的自制,即使被挑衅也没有滥杀无辜,他只是秉持自己的原则消灭一半的生灵以换取宇宙的平衡。
这不就是高情商者更容易取得成功的例证吗?!机场书店一本本成功学的畅销书所蛊惑的,不就是要教会读者成为像灭霸这样做情绪的主人,不受情绪影响和干扰的理性高效的成功者吗?
不过,在英国精神病学专家凯文•达顿博士看来,成功者所具有的这些特质,不受情绪干扰,冷静、理性、高效的特质,同时也是许多精神病态者所具有的特质。相比之下,感情用事的超级英雄们更像我们普通人。
达顿甚至专门写了一本书,《异类的天赋》(The Wisdom of Psychopaths),用整本书来说明,成功者所具有的那些特质,自我中心、独立、冷静、理性、专注、缺乏共情能力,其实也是一些精神病态者所具有的特质。普通人之所以不容易像成功者那样取得财富、权力和奢华的资源,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普通人时常感情用事,被情绪干扰而无法冷静、理性、专注,高效地决策和行动。但也正是普通人无法不感情用事,所以这个世界才充满暖意,而不至于理性到冷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