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踏步逐风光,曲回九折继开来。
这一年,充满不易。华电人穿梭在峻岭崇山间,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雄心壮志,在巴蜀大地挥洒笔墨,勾勒出新能源发展的大好风景。
这一年,收获颇丰。从群山峦峦的藏彝边寨,到荡气回肠的三江之滨;从袅袅云雾间升起一束晨光,到夜幕下点亮万家灯火,今日之“新”,是一座又一座风力机组拔地而起,一片又一片光伏阵列向阳绽放,既保障了能源稳定供应,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新能源项目投产揭榜挂帅目标,连续两年实现项目备案当年全容量开工,85%的项目开工6个月内投产,是四川省年度风光电转化效率最高、建设周期最短、投产规模最大的发电企业。开展“聚绿色动能、助双碳目标”打通“堵点”六比三送专项劳动竞赛,聚焦2024年新能源建设投产目标,抓住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发挥“高原追光”党员突击队书记领衔项目作用,集中力量打通“堵点”问题,推进项目建设做到快投尽投,着力建设精品工程,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在木里,海拔4500米的川西高原上,200多个集装箱房就是前沿阵地;几台柴油发电机是仅有的“电源”“暖源”;60公里冰雪路段、5处悬崖深渊、30多个急弯组成的110公里进场道路联系着你我;头顶冰雹、脚踩泥泞、迎着寒风、伴着雪花、狼熊出没,这是华电木里唐央240兆瓦光伏项目建设者的常态。“追光者”们与自然斗、与自己斗,誓将这片“不毛之地”种满希望幸福的“太阳花”。
在理县,既有如美如画、人送“川西小瑞士”的毕棚沟,也有翻山越岭让新能源“安家”的“光伏天路”。一条蜿蜒16.7公里、爬升2200米的崎岖山路成为保障建设唯一的“生命”通道;无数施工人员和设备,穿梭在44个回头弯上,往来间续写着“山不转水转,路不转人转”的建设故事。高原之巅的大马场光伏项目现场,“跑马溜溜的山上”不仅在这里具象,也让阳光在这里如瀑布般尽情倾洒。
让川西的风电亮宜宾的灯,华电宜宾桃源电站成为川内储能示范项目投运“第一家”。在昭觉,“提、送、卸、装”一气呵成,营地现场“两点一线”,波西光伏建设定要让“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在广元,七里山风电项目快马加鞭,“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的真实写照正在改变,蜀道从此不再“难”。
越来越多的华电“故事”如画卷铺展,在新能源建设的壮阔浪潮里翻涌浮现,留下精彩瞬间。“点”加“面”一体推进,“白”加“黑”风雨兼程,没有踌躇不前,只有“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华电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