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代网
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她负债创业,26岁挣到1000万 ·  12 小时前  
FT中文网  ·  美元汇率展望:特朗普交易出现“审美疲劳”? ·  12 小时前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昨天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昨天  
21世纪商业评论  ·  23岁青年带队卖金锭,河南矿企进账百亿 ·  3 天前  
西安头条  ·  官宣开业时间!西安再添一商业中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代网

手持身份证照被买卖:安全审核为何不安全?|新京报快评

IT时代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19-05-19 09:22

正文

“手持身份证照”看起来更为真实、可信,一旦泄露或被盗用,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无疑也更为可怕。


▲资料图。图文无关,图/视觉中国


文 |张贵峰


如今,不少网络平台在办理业务时,都会要求办理人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自己拿着自己身份证照张相。这个本是出于安全考虑的规则,却被一些不法分子从中挖掘出了“商机”,并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据中国之声报道,网络上有不少人在私底下买卖成套的手持身份证照片。

时下的各种网络活动中,“手持身份证照”事实上已成为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标配”身份认证手续。包含人像的“手持身份证照”在直观形式上看起来更为真实、可信,因此一旦泄露或被盗用,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无疑也更为可怕。

原本出于安全考虑的“手持身份证照片”,何以也会泄露、并被高价买卖,甚至形成黑色产业链?从记者调查来看,实际上主要源自这样两种途径,其一,相关网络平台在要求用户提供、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信息之后,并没有尽到相关的个人信息保护责任,甚至是监守自盗;其二,一些缺乏自身信息保护意识的个人,为了贪图一时的眼前利益,主动贩卖自身的“手持身份证照片”。

很显然,无论是因为哪种原因导致“手持身份证照片”的泄露贩卖,都已涉嫌违法。而有效避免遏制“网上买卖手持身份证照”现象,无疑还需相关各方共同努力。

相关执法部门不仅必须依法不断强化对这种严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的打击惩治力度,而且要确保相应执法的常态化,不断提高执法的可预期性、不可避免性,确保此类违法犯罪行为能“违法必究”。

网络平台也要充分意识到,“手持身份证照片”并非绝对可靠有效的身份认证手段,同样也存在造假或被盗用的可能性。因此,不能仅凭“手持身份证照片”便简单完全代替相应的“人证一致性”审核。对于网络用户来说,“手持身份证照片”这样的网络认证手段,看似便捷,但风险同样不可小觑。因此,网络用户在面对搜集信息的网络应用时,也应该注意个人信息安全。


张贵峰 (职员)


编辑:胡博阳 校对:张彦君


推荐阅读:

贝聿铭逝世:光线不锈,大美不朽|新京报快评

贝聿铭逝世:致敬大师,更致意坚守|新京报快评

查清孙小果“发明专利减刑”,仍有正义价值|新京报快评

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酒店怎样“服务不降级”|新京报专栏

告别押金模式利于共享经济升级|新京报社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