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医疗
广东医疗改革与医疗服务平台,致力推动提升医疗质量,增进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发布医改政策、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权威信息。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改善医患双方医疗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评论  ·  被滥用的“增肌神药”,不能游离在法律之外 ... ·  13 小时前  
新京报评论  ·  企业拥抱DeepSeek,顺应大势但也别盲目 ... ·  昨天  
CHINADAILY  ·  Top News丨US'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医疗

【关注】33岁IT男确诊胃癌中期!医生说,他的情况很典型

广东医疗  · 公众号  ·  · 2020-12-15 23:39

正文

老广最爱莫过于煲汤, 秋冬季节当然少不了药膳,但是各位吃货们,这个“药材”可千万别随意食用,有人吃了出了大问题!→ 【可怕】已致42人死亡!食安办紧急提醒:这类“药材”不可误食!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得癌症的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但近些年,很多癌种都呈现出患者年轻化的趋势。


就像陆瑾,她自己也想不通,明明才29岁,平时也没有症状,怎么胃癌偏偏就找上了门? 浙大邵逸夫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严加费提到,随着现代人饮食、作息、工作等各方面生活习惯的改变,近些年,胃癌患者的发病年龄逐渐表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接诊的胃癌患者中,40岁以下患者所占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而其中的不少人,并没有明显症状。

来源:视觉中国

胃癌的成因不明确

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遗传、不良生活等

有一定相关性


“胃癌的成因目前还是不十分明确的,不过,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被认为是Ⅰ类致癌原。但是,也不是说感染人群就一定会得胃癌,感染人群中真正得胃癌的也就在1%左右。”


严加费表示,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除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也具有一定相关性


今年年初,严加费接诊了一位33岁的男性患者刘先生(化名)。刘先生从事IT行业,工作地点在滨江。众所周知,IT行业竞争压力大,刘先生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中,饮食不规律,熬夜也是家常便饭,为了缓解精神压力,还爱抽几根烟。


2018年的年中,刘先生开始偶有胃胀、胃痛的感觉,总之就是会不舒服。不过在他看来,当代年轻人,有个胃病很正常,只要不适的程度能够忍受,就没太在意。一年多里,去过两次医院,每次都只是做了血常规、B超等基础检查,没有大问题,配点药就算过去了。直到胃痛越来越频繁,刘先生下定决心去医院好好看看。胃镜、CT等检查做下来,确诊胃癌中期。


“其实,这位患者就是比较典型的人群, 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爱抽烟……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导致了胃癌 。”


大多年轻胃癌患者

早期症状不明显

多数在体检中发现


严加费表示, 他所接触过的年轻胃癌患者中,大多数处于早期阶段,还没有出现症状或者说症状不明显,很多人都是在单位体检中发现了大便隐血、肿瘤标志物升高等迹象后,进一步检查发现患上了胃癌 。真正一过来就发现晚期的,相应的也会有比较明显的症状。


“就像前面提到的陆瑾,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虽说自己感觉此前没有任何症状,其实也和个人没有太上心有一定关系。早期的胃癌确实无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但发展到中晚期的阶段,胃胀、胃痛等情况应该也是出现过几次的,但这种小细节,往往没有多少年轻人会放在心上,当做普通胃病就过去了。”


胃印戒细胞癌好发于年轻女性

多数人一发现就已处于晚期


关于早期胃癌症状难以察觉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胃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徐志远提到了胃癌中一种特殊的类型—— 印戒细胞癌


徐志远说,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胃癌可以分为腺癌、腺鳞癌、鳞癌等,其中最常见的便是腺癌。在腺癌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做印戒细胞癌,发病率较低,却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侵袭力强,进展程度快。由于印戒细胞癌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到了中晚期才发现,预后非常差。


“打个比方,就像浇一块水泥地,水泥变干、变硬需要时间,在干透之前,水泥还是软软的。在胃部发生印戒细胞癌之后初期,胃还是可以蠕动,基本功能可以得到保障。”徐志远提到, 印戒细胞癌的早期症状轻微,不会有呕吐、呕血等反应很大的表现,就跟消化不良类似,没胃口、轻微胃胀、容易吃饱等等


印戒细胞癌多发于年轻女性 ,我们接诊过很多病人中都只有三四十岁,甚至二十多岁。我自己手上好几个病人情况都类似,本身年轻女孩子爱美,平时注重节食减肥,往往觉得食量变小、容易吃饱是伴随减肥而来的正常现象。甚至印戒细胞癌进展期内,体重减轻,人很快变得消瘦都认为是减肥成功的效果。因此,进展到晚期出现腹腔转移、子宫转移等,出现强烈的腹痛、乏力、腹腔内有腹水肚子鼓起来了等情况,这时候再发现不对重视起来,很遗憾,预后就比较差了。”


无法从病因入手预防

早诊早治便尤为重要

胃癌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做胃镜


“既然胃癌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早诊早治就更显得重要。”严加费说, 对于胃癌,胃镜检查和胃组织病理学活检是目前最权威的诊断方法 。医生在给患者做胃镜检查时,如果发现形态不好的息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便会把息肉切除并送检,一旦有什么问题,就可以及时干预,防止进一步发展。


虽说从流行病学来看,40岁以下人群胃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多数国家将40-45岁设定为胃癌筛查的起始临界年龄 ,但胃癌逐渐年轻化的发病趋势也提醒着人们,并不是40岁以下就可以高枕无忧。 由于早期胃癌几乎没有症状,把胃镜这一项加入定期体检套餐中也不失为一种保险的做法。


“尤其是高危人群,就算平时没有明显胃部不适,如果频繁出现或者出现与从前不同的胃胀、胃痛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做个胃镜。”


严加费补充,所谓胃癌高危人群,主要应符合以下一点或几点:
1.有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尤其是胃癌家族史;


2.有不同程度的肠化、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胃部疾病;


3.长期居住在胃癌高发地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