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法人微信:瞭望军事风云,关注国家安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赣州蓉江新区公安  ·  八人“组团”偷饲料!警方跨省全部抓获! ·  昨天  
赣州蓉江新区公安  ·  八人“组团”偷饲料!警方跨省全部抓获! ·  昨天  
海外网  ·  2025,开训! ·  2 天前  
青岛日报  ·  山东舰,传来新消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放军报

分享 | 图书室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阅读真的“没意思”了吗?

解放军报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5-09 12:12

正文



刮一场连队图书室的风暴

■本报记者 陈典宏 特约记者 周钰淞 

通讯员 王 豪

夕阳西下,靠近饭点时,新兵焦杰不见了!


最先发现这一情况的,是副班长周哲。“小值日打饭”哨音响起,担任小值日的焦杰却迟迟没有出现。


依江而建的营区,在火烧云的照耀下洒满金黄。周哲与班长张志锋几乎把营区找了个遍,也没见焦杰人影。


“报告!”集合开饭清点人数,正当班长张志锋准备如实报告焦杰“失踪”的事时,不想,与另外一声“报告”重叠。


是焦杰!循声望去,新兵焦杰手里拿着两本书,满怀歉意地看着值班员:“对不起,刚在连队图书室看书,太投入了……”


周哲和张志锋猛地一拍脑门:“哎呀,唯独图书室没找……”



这个小插曲发生在几年前。当年那位待在图书室经常忘记时间的新兵,如今已是南部战区陆军某旅技保连图书室的管理员。


成为图书管理员之后,焦杰许下一个愿望:刮一场连队图书室的风暴,让“门前冷落鞍马稀”的连队图书室热闹起来。


新兵下连快2个月没进过连队图书室的门——

图书室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


时而眉头紧蹙,时而单手托腮,时而嘴角轻扬,时而奋笔疾书。每当读书的时候,焦杰就会与书中的世界融为一体,书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都牵动着他的喜怒哀乐。


焦杰对读书不是一般的热爱。在指导员眼中,这位“读起书来雷都打不动”的战士,是连队图书室管理员的不二人选。


成为图书室管理员的焦杰很快发现,自己竟然是连队图书室里唯一的常客。


“新兵下连快2个月了,不少人从没进过连队图书室的门,就连上级检查也很少来。”窗明几净的图书室,一本本寂寞的书等待着被人翻阅。看着门庭冷落的图书室,焦杰只能无奈摇头。


焦杰翻阅连队的《图书借阅登记本》发现,在一年的某个季度,连队仅有20人次借阅过图书。这意味着,在90天的时间里,按13周每周2天的休息日计算,在连队百十号人的前提下,平均每天仅有0.77本书被借阅。


焦杰曾做过调查:即便是借了书,但真正看过所借书1/3以上内容的官兵只占17%;21%的官兵认为自己对书籍没有兴趣、没有读书习惯;15%的官兵反映藏书太少,找不到感兴趣的书籍;44%的官兵给出的理由是训练太忙,时间太少。


与寂寞的图书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另一番景象:打球,K歌,下棋,玩手机……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每名官兵都有自己的归属,唯独忘了图书室这个角落。


按照上级规定,连队图书室的藏书必须达800本以上,报纸、杂志要达到35种以上,需要涵盖时政、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娱乐等各个类别。


硬件建设啥都不缺,可偏偏缺了人气。经了解,没有人气的图书室不单单只出现在焦杰的连队,“被忽视”成了不少连队图书室的痛点。


同样的一幕不仅仅发生在军营。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近5年来,我国人均年书籍阅读量从未超过5本。2015年,这个数据是4.58本,2014年为4.56本,2013年为4.77本。


当然,有一些连队的图书室也很火热。在连队干部和班长的带动下,“一个连队一年有3名战士考上军校”“四成战士拿到本科函授文凭”等神话持续上演,但这样的星星之火却难以燎原。


“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焦杰说。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连队的图书室很无奈——

这块阵地原本不该被忽视


焦杰所在连队的图书室内,墙壁上写着一句饶有诗意的警句: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这句贴在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的话经常给焦杰以启发,当他再一次抬头看着它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传奇故事。


士官李强爱鼓捣小发明,他把图书室里的相关书籍翻了个遍,还自费买了不少。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旅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看中,参与的科研项目拿了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排长关华平还是战士的时候军事素质过硬,为了补齐文化这块短板,他不知熬了多少夜、牺牲了多少周末,整天泡在图书室啃书籍,仅有初中文化的他最终顺利考上军校。


在焦杰眼中,这些“传奇”都已是多年前的“老皇历”。


在那个年代,手机还未普及,网络也没有联进军营,只有报纸杂志和书籍连接着外面的世界,连队图书室因此深受山沟里的官兵喜爱:闲暇时间,图书室总是座无虚席,或读报、或看书、或写信,即使远赴条件艰苦的野外驻训场,官兵们也希望“野战书吧”多些书。


毫无疑问,在那个黄金时代,连队图书室一度扮演着基层官兵精神家园的重要角色。


如今,焦杰只能抚摸旧书翻起的泛黄卷角和密密麻麻的批注,才能感受到属于这本书曾经的辉煌。


焦杰曾饶有兴致地问身边的战友:“今年你读了啥好书没?给我推荐一本呗!”然而,焦杰等来的答案多数是长时间的无语。


有时候,焦杰也会偶尔碰到一些耳朵里塞着耳机的战友,到图书室坐一坐。


“军营网吧太吵,这里没人,就想过来安静地听听歌。再说了,平常的训练任务本来就很辛苦了,一有休息时间当然是想着放松调节。你说,打电话、K歌、玩游戏、上网冲浪,哪个不比干巴巴地读书有意思?”


面对战友连珠炮似的反问,焦杰只是笑笑。他明白,他们所说的“话糙理不糙”。随着互联网、政工网走进军营,智能手机按规定放开使用,外面的精彩世界正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融入到曾经封闭的军营,读书学习的吸引力犹如断崖似地下降。一些有读书爱好的官兵,更愿意选择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


显然,不少连队图书室建设未能及时满足官兵阅读方式和“口味”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他们与图书室的“离心力”。少数连队图书室重管理轻使用,舍本逐末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图书室建了没有”“书籍多不多”“设施好不好”,而忽略了最关键的“有没有人看”。


焦杰曾在5个连队做过专项调查:35%的官兵喜好心理学、音乐、艺术、体育等时尚书刊,33%的官兵喜欢战争题材小说、军事武器、网络信息等,30%的官兵倾向于专业知识、实用技能、考学相关书籍……


再回头看看图书室书柜上的书,焦杰又整理出一组尴尬的数据:藏书中大多是晦涩难懂的理论或者专业书籍,且更新周期较长。


久而久之,官兵重心偏移,连队图书室渐渐淡出了官兵关注的视线。


连队图书室是一个连队的心灵驿站——

让寂寞的图书室唱起歌来


受够了图书室寂寞的焦杰决定做两件事:第一,他把花了两整夜写完的调研报告,发送到旅“神箭政工网”的“旅长政委专线”;第二,身为连队图书室管理员的他,决定把自己的“领地”作为试验田,刮一场连队图书室的风暴。


“风暴”首先从起名开始。训练场响起喊杀声,金色的阳光倾倒在导弹战车上,斜竖起的导弹直指蓝天。火热的练兵图景给了焦杰“触电般”的灵感:“就叫‘圆梦苍穹小屋’!”


当晚点名,在指导员强力支持下,焦杰以“小屋助你圆梦苍穹”为题演讲,号召战友们加入小屋,“为梦想而学,为打赢而学!”


焦杰鼓励每名战友捐出自己喜欢的一本书,与其他人共同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他还说服指导员,把图书室划分为4个小方块,分给连队的4个排,作为各排的“梦想试验田”。从陈设布置到藏书种类,全由各排自己负责,连队每月对各个小方块的人气和读书成果进行评比,并为获胜者提供意想不到的奖励。


让战友们心动的,不仅是焦杰眼神里那一闪一闪的光芒,还有他在演讲中说的一句话:“以往那些‘踮起脚尖’才够得着的小目标,现在请你试着够一够。因为,书就是你的垫脚石。”


一时间,“成才讲坛”“时政沙龙”“知识擂台”在连队图书室轮番发起。随着人气的逐渐升高,一本本崭新的书被翻阅而卷起了角,曾经寂寞的连队图书室开始“唱歌”了。


官兵们发现,自从参与到这些以前觉得“没意思”的读书活动后,自己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天,列兵甘永政跑来告诉焦杰,“女朋友夸我,说我有追求。”这话把焦杰逗乐了。


这一切,旅领导看在眼里,乐在心头。“图书室是一个连队的心灵驿站,时代变了,但读书的内核没有变,‘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关系到打赢,军人的精神和拳头都不能缺钙!”在该旅领导看来,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不断列装,军队急需懂原理、会操作、精指挥的高技术人才,而书籍恰恰就是紧跟世界军事发展变革、打赢未来战争的“力量之源”。


随即,一场全旅范围内的图书室变革启动。官兵们得到的第一个好消息是,旅党委与驻地市图书馆展开协作:市图书馆每季度免费租给部队2000册图书分发到各个连队,并在每个连队图书室增设“军营流动图书站”。


同时,建起旅“军营图书馆”和网上电子图书馆,由各级官兵精心挑选的5000余册紧贴时代脉搏的藏书,全时段向全旅官兵开放,建成“不关门的知识乐园”。


在旅图书馆开业的当天,旅长政委把焦杰请为座上宾,旅宣传科长贺文军也给焦杰发出邀请函,希望他担任旅图书馆管理员,让他继续“刮一场图书馆的风暴”。


来自南部战区陆军某旅的调查——

解码连队图书室

■本报特约记者 周钰淞 

通讯员 曾凡新


图书从哪里来


专项经费购买。基层连队每年会从俱乐部活动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购买新图书,这是连队图书室扩充更新的主要来源和途径,占更新总量的75%。


上级统一配发。每当遇到党和国家召开重大会议、制订颁发重要政策法规,经济社会转型,军队改革调整等重要时机,上级都会下发相关配套书籍,作为教育辅导教材,此类书籍在每年新增图书中占5%。


官兵分享捐赠。每当老兵退伍离队、战士考学提干、干部晋升转业等时机,官兵就会购买或将看过的图书赠送给连队。一些官兵平时也会把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放到图书室,与战友共同分享。官兵分享捐赠的图书数量占8%。


共建单位赠送。在军民共建中,地方共建单位到部队走访慰问,大多会向连队捐赠一批书籍,占连队新增图书的12%。


图书室缘何遇冷


调查显示,一些连队有31%的战士从不涉足图书室,58%的战士为了打发时间,6%的官兵为查找资料,真正为了成长进步而读书的官兵不足5%。


读书学习是投入大、见效慢的隐性、基础性工程,其成效很难在短期内用刚性指标来衡量评判,而不少连队主官任职往往只有短短几年,他们更热衷于立竿见影见成效的显绩工作,对学习成才活动抓建不力,动力不足。



除了订阅报纸杂志的经费由上级统一支付外,连队每年的俱乐部活动经费十分有限。且连队每年用于制作横幅标语、文印费、文体用品购置、开展文艺活动所用道具服饰等开销不小,再加上购买教育理论辅导教材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文化活动经费十分紧张。为了保证其他文化活动正常进行,有时只好将图书经费一减再减,导致连队图书更新难。


与此同时,部队开放智能手机、互联网进军营、军网进班排后,大量时尚文化、快餐文化涌入军营,充斥着官兵眼球,催生了“低头族”和“键盘手”。相对于娱乐性更强、选择性更多的互联网文化,枯燥单调的纸媒书刊一时相形见绌,难以满足官兵的娱乐消遣需求。


 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健全制度机制,形成促学合力。一些连队在持续抓好“三个半小时”活动的基础上,将每周三晚上的理论夜校、周六上午的学习交流活动以制度规定的形式固化下来;在士官选取、入党选学、立功授奖方面向学习标兵、革新能手倾斜;建立专项资金,奖励自学成才先进个人,形成连队督学、个人自学、制度励学的合力。


共享文化资源,紧贴时代脉搏。连队间定期交换图书,相互传阅,循环使用,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开设电子图书专栏、增购电子阅览器,将贴近官兵生活、具有较强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刻录成光盘供官兵学习使用。


巧用地方资源,借船出海解难。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一些单位积极与驻地各大院校、图书馆、新华书店“联姻”,官兵足不出户即可看到种类齐全、形式多样、时尚元素丰富的图书。


科学灵活管理,营造良好环境。打造24小时无人管理图书室,三两分钟浏览不嫌少,三四小时精读不嫌多,激发官兵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益;减少过多过频的大项娱乐活动,还时间给基层,还自主给官兵,使官兵有充裕时间读书学习。

本文刊于2017年5月9日解放军报

“军营观察”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