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本币资产近10年的年化收益率——
由于房价连续3年的下跌,历来作为核心资产的一线城市房地产投资回报率也收窄。
金价一枝独秀,但也没超过10%。
今年初做过一版分城市测算(年底还没更新,老的链接将就看看)——最新数据显示近4年投资房产很不划算
这是高盛最近的补刀——
看起来速度比日美快。
再看近10年的汇率走势——
折算下来每年平均贬值1.63%,做个参考,近10年国内20-54岁劳动人口的规模,年化减少0.84%。每周工作时间,每年增加了0.5%(2024预估49小时/周)。
网上有个段子说是10年前用620万人民币换100万美元,到2024年底再换回来,不考虑中间的投资受益和换汇成本,可以躺赚110万人民币。
如果期间买了纳指,年化收益率是15.09%,买了标普,年化收益率是11%多一点。
其他的借charlie的表格——
(注意,这并不代表未来)
2
贴一个以前写的小故事。
我们假设有两个村庄的企业。
A村的企业,销售100元,B村的企业也销售100元。他们的利润都为20元。
看起来似乎差别不大。
但如果观察利润的构成,会发现A村的人工成本只有10元,而B村的人工成本却有30元。
换句话说,在B村打工,收入是A村的3倍。
那么A村企业20元的相对利润为什么消失了?
10元被财政收走了,另外10元被企业大股东藏掉了。
所以看起来,企业的“宏观”数据相当,但员工的“获得感”却相去甚远。
B村的员工收入稳定增长,在于B村企业的竞争力+对员工劳动的制度保障。
员工将这种保障,又毫无顾忌的投入到消费、资产投资中去,进而反馈了实体经济的利润增长。
A村的员工则面临着成本优化、保障不足的忧虑,选择将有限的劳动收入较多分配到存款中去,消费承压。
A村的企业大股东有了相对充盈的分配,但又“不看好”企业的长期利润,于是财富进行全球配置,导致资本净流出,他们看到了B村的资本市场回报率不错,进而推涨了B村的资产价格。
A村的财政也一直“受益”,加上大量的低成本储蓄可以用来做“集中投资”,一定阶段内宏观数据可以保持不错的态势。
虽然内需受到分配的影响,但大量投资对价格形成了向下的引力,所以靠外需价格优势来保持资本流动的平稳。
A、B两村有了一段“蜜月期”,各取所需。
又过了数年。
A村的“操作”带来了两个结果:
1)产能(供应链)不断扩充维持在高位;
2)居民(消费链)偏离趋势值持续疲软。
这样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赤字导致的债务存量不断激增。
B村的“操作”也带来了两个结果:
1)企业的外部(价格)竞争优势越来越弱,产业外迁削弱本土供应链,资本利润留存海外;
2)居民少储蓄+本土财政歉收意味着财政补贴高位,民生赤字导致的债务存量也不断激增。
两个村的债务存量影响了财政的空间,于是两个村都想要停止这种趋势。
A村的做法有:
1)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获取更多利润,从这个增量利润来缓解财政、消费的问题;
2)进一步降低成本(降低利率或默认内卷);
3)或者开发(抢夺)资源收入。
B村的做法有:
1)给自己的企业保护,设置贸易壁垒,提高关税收入;
2)用政策吸引企业回流B村,完善供应链,维系就业;
3)或者开发(抢夺)资源收入。
蜜月期无法持续,整体的紧张关系趋于不断升温中。
A村劝B村不要防止“自由竞争”,B村劝A村善待员工以提升内需。
本来看不见的“修昔底德陷阱”,突然就出现了。
“可持续”这一个中性词变成了各自的工具,加以利用。
如果大家找不到“真正的可持续”,最终都选3),那么几十年前的噩梦又将重演。
于是两个村都不断的给人们输入各种“叙事”,以维持“表面的和平”。
在这个故事中,被咀嚼津津有味的是摩擦,但还有被忽视的另一个角色。
就是从两个村脱离出来的资本,成为了“第三极”。
对于A村员工来说,本质的获得感缺失,对应的是“肥沃”了第三极。
对于B村影响力的日益式微,也是如此,“钱”从工具成为了“宿主”。
如果《三体》的外星文明真的存在,如果它们足够聪明,大可不必冒着坐标轴被发现的风险,只要派一颗智子,潜伏静静的观察地球的演变就好了。
因为了解人性后,会发现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是欲望的膨胀,和兑现欲望的可怕。
除非地球人足够团结,向宇宙要长期增量,才会威胁到三体人。
但似乎历史并不标榜团结,利益才是永恒。
(注意,故事纯属虚构,仅供娱乐)
小燕子离婚的背后?
涨养老金可以,但怎么涨很关键
今年部分星球推荐的书籍
再聊“审计”,他们改了吗?
中美摩擦本质
欢迎加入星球(两个星球已超过6000人,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