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介绍一个我舍不得推荐的公众号
「逆习」
正能量爆表的逆境成长研习社
不讲纯鸡汤
只有关于成长和面对逆境的思考
坚信每一种逆境都有解决方案
逆习君也是我的好朋友
一个在逆境中重新开始的创业者
她拿自己做试验品
每一篇文章都是她身处逆境时
所做的思考以及行之有效的干货
成人世界里没有容易2字
逆习会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成长能量
扫码关注
和
我
一起在「逆习」实现人生逆袭
(文章末尾还准备了学习福利送给你)
情商最低的行为
就是三观不符还要互相说服
最近有位读者跟我一直抱怨她的室友,主要原因是什么?
她说觉得室友相处起来特别累!
例如她出门前,都会化妆打扮下,纯粹为了取悦自己,出门更有自信。
而她室友却说她在臭美,还耽误时间。
每次出门上课,两人总要因为这个事情争论,她试着让室友了解自己喜欢化妆的心情,她室友则一直想说服她上课不需要花时间化妆,几乎每次都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渐渐地关系也变差了。
然而两个人还是免不了宿舍活动,偶尔聚会,也是改不了互相说服的局面。
有一次遇到下大雨,两个人为了要不要一起打车,在KTV门口吵到被围观,被其他舍友劝着才彼此停止了战争。
她愤愤不平的说: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说服那个舍友,抬头不见低头见,有时真是感觉空气都是窒息的。
听及此处,我发了个笑哭的表情告诉她:
😂
情商最低的行为,就是明知三观不符还要互相说服。
我们常常说,三观很重要。何为三观?
三观就是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这三观不符的人基本是不太可能成为一路人的:
你喜欢看书,他喜欢玩游戏。这不是三观不符。
你喜欢看书,他说看书有什么用,不就是装文艺嘛,这是三观不符。
你喜欢假期去旅游,他喜欢宅在家里。这不是三观不符。
但是他说旅游花钱还遭罪,躺在家里多舒服。这是三观不符。
你爱好写作,开了公众号坚持日更,他喜欢刷抖音看小品,这不是三观不符。
他还要鄙视写作不赚钱又伤脑,而且模式肯定不持久,这是三观不符。
三观不符的人,不管你跟他讲什么,他听完之后都是清一色的否定,你的苦口婆心和人生道理,到他身上变成了对牛弹琴。
更糟心的是,你明知三观不符,还企图想要说服对方,无疑是拿自己往枪口上怼。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蠢,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妄想去改变一个三观不符的人。
你能做的只有微笑,然后逃离,绝不在他们身上浪费一点生命。
三观不同,一切说服都是一种消耗!
“杠精心理”人皆有之
高情商的人会让对方自行做决定
人性的本质是——
做出什么决定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来做,而非被
别人强制或受别人影响。
《都挺好》电视剧中,苏明玉被二哥苏明成,打到骨裂,惨不忍睹。苏明玉愤然报警,把二哥送入看守所。
苏明玉的恩人蒙老板,劝她亲情为重,不要追究。苏明玉不听。
死党柳亲劝苏明玉不要追究,不听。
父亲劝,大哥劝,二嫂劝……统统都不听。
最后厨师石天冬来了,他不劝,只对苏明玉说了一句:
“我支持你。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挺你。”
听了石天冬这么一说,苏明玉反倒犹豫不决,最终撤回起诉,放过了二哥。
石天冬是可谓是剧中的说服高手,也是唯一了解苏明玉的人。
当他劝说苏明玉改主意时,只要说上一句:
我支持你
!
苏明玉就会拧着劲来,改变主意。
连苏明玉这种智商超绝、通情达理的人,都逃不过杠精心理,更何况你还想说服一个本身就和自己三观不符的人?就怕最后你会气到吐血身亡!
如果你不是石天冬这样的说服高手,劝你还是三思而后行。
情商高的人不讲大道理
只用行动来证明
读者小C跟我分享一个故事,说她刚毕业那会,因为择业问题跟家人吵翻天,她想做策划,觉得有前景,自己也喜欢创意类的工作,家人要她做会计,说女孩子找份安稳的工作最妥。
无论小C怎么给他们解释未来的趋势、行业的需求和自己的意愿,父母完全听不进去,他们满口的就是“爱你”、“为你好”......
三观不同,把家吵到掀起来都完全没用。
那时候小C每天到处跑面试,回家还要接受父母的碎碎叨叨甚至吵吵吵,感觉工作没找着会先把自己气死。
与其这样苦恼,不如学会闭嘴。
于是小C每天回家前先深呼吸,然后换成一副笑脸吟吟打开家门,父母唠叨就乖乖听着,不争不吵,洗漱完毕就把房门关上为自己的面试继续做准备。
那段时间最惨的就是,骗父母找到了策划工作,薪资什么都比那些做会计的同学高很多,
其实背后自己失业了3个月,找朋友借钱给父母交家用,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没错的。
凭着这股决心和勇气,小C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并为之全力以赴,升职加薪,用行动和结果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其实父母最本质的心意,也是希望孩子过得好,有个好的结果。
当你混得不好的时候,父母当然会按照他们的经验给你指一条路,当你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混得好,他们看到你好的结果,自然不会多加干涉了。
情商高的人,懂得分析双方彼此的立场、价值观、世界观,找到共通点,行动感染再辅之语言助推。
而不是一味的讲道理来说服一个三观不符的人,那真的是伤人伤己,还暴露了自己的低情商!
为什么三观不符的互相说服
都是毫无意义的
最近大家最热议的996话题,赞成和抵制的人分成两派,吵得这个热点持续了一周之久。
我看了漫天的评论,其实归根结底,大概分成2派人:
1. 赞成996
:
这一派的都是自愿996,他们或许是找到了热爱的事业,或许目前的工作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成长。
2. 抵制996
:
这一派的都是被动996,他们或许是遭受了劳动力剥削,被企业强行着996加班,又或许他们更看重家庭和健康。
(此处还有一类是杠精,他们想要赚钱,又不愿努力,一边骂努力的人是奋斗逼,不愿看到别人前进,一边骂企业是吸血鬼,但其实以他们的能力,缩短工时只会更快被淘汰,这类不在讨论范围内。)
两派人最终没能得到一个标准答案,从根本上说,这一类的问题也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
双方只是在重复自己的
观点。
无论进行怎样的讨论,都必须先明确「前提」,否则就是无效的。
对于这种情况,在逻辑学上,有一个专门的术语
它指的是,
·对于一个陈述A,我们都知道它的意思;
·并且我们都知道对方知道它的意思;
·并且我们都知道我们知道对方知道它的意思......
那么,这个时候,A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
「Common Knowledge」
也就是说,对于996的讨论,我是赞同的,我知道你是反对的,我知道你知道我是赞同的,并且我知道你也知道我知道你是反对的......
这个时候,996就是
一个 Common Knowledge
,
我懂你,你懂我,同时尊重彼此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