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资治通鉴
和大家一起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51好读  ›  专栏  ›  资治通鉴

一百二十五|天下建武

资治通鉴  · 公众号  ·  · 2017-08-17 17:30

正文

刘秀成功剿灭王郎后,为天下各路英雄所瞩目。更始帝刘玄一党看到刘秀的不断壮大,再一次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于是,趁表彰刘秀功绩的机会,刘玄遣使立他为萧王,要求他交出兵权,并带着自己麾下的将领回到长安,“同享荣华富贵”,同时,派出了接替刘秀方军政各职位的人选。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决裂


一听到刘玄要求刘秀带着人马回长安的消息,耿弇十分着急。他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赏赐”。一来,这次刘玄任命的官吏中,包括了上谷、渔阳两地的新任太守——要把耿况和彭宠给替下去。作为最初的担保人,却弄得自己的父亲丢掉太守实权,耿弇自然很是揪心。二来,耿弇跟着刘秀是图谋创立一番伟业的,可不是只为了当个更始政权列侯的。如今刘秀好不容易在河北站稳了脚跟,可以倚为霸王之资,难道因为一道命令就要放弃这么好的局面,回去在一个庸才手下任人鱼肉吗?


耿弇越想越不是个事儿,于是,就跑到邯郸宫要求拜见刘秀。碰巧刘秀正在卧室休息,耿弇也不顾礼仪,直接闯了进去,冲到刘秀床前要求单独谈话。刘秀倒也不懊恼,就侧卧在床上跟他聊起来。


耿弇一上来还比较小心,半带试探地说,最近的战事很激烈,我们损失了不少士卒,请允许我回上谷补充兵员。


刘秀面带惊讶,问,王郎已经被剿灭了,河北地区算是基本平定了,还需要招兵做什么?


耿弇看刘秀一脸懵懂,更加着急,忍不住就把大实话都说了出来。他说,王郎是败了,但天下的战事才刚刚开始。如今,刘玄要让我们罢兵复员,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啊!铜马、赤眉这样有实力的部队有几十支,每支都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刘玄肯定应付不了这样的局面,不久就会失败的啊!


听到耿弇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刘秀立刻坐了起来,一脸愠怒地说,爱卿失言了,这可是死罪!


耿弇此刻反倒是破釜沉舟了,他诚恳地回答,大王待我情同父子,所以我才敢说实话。


刘秀见耿弇如此诚恳,反倒哈哈一笑说,我只是开玩笑的,怎么会杀你呢?快讲讲你的道理。


耿弇站起身来,开始分析起天下形势。他说,本来,由于王莽的乱政,百姓都非常思念刘氏。但是,刘玄当了皇帝后,纵容手下军队暴虐成性,皇亲国戚胡作非为,让百姓苦不堪言,捶胸顿足恨不能回到新莽时期。所以,我才说,刘玄必败!

说到这,耿弇顿了顿,开始转向刘秀,非常严肃地说道:“公功名已著,以义征伐,天下可传檄而定也!天下至重,公可自取,毋令他姓得之!”


其实耿弇还不够了解刘秀,刘秀本来就不看好刘玄,好不容易跑出来自立门户了,有了自己的基地和兵马,岂会再听从这次的罢兵令,回长安去做他的高级俘虏?只是因为他生性谨慎,对于耿弇及其身后的河北豪杰,并不能吃准他们的立场,因此才摆出一番“更始忠臣”的样子试探耿弇等人的倾向性。如今见到耿弇掏出了一副赤诚之心,自然也就没必要再装下去了,对耿弇等人提出的建议欣然应允。


于是,在身边众人的支持下,刘秀以河北未平为由,拒绝了刘玄的罢兵令。


王郎虽平,但河北一地盘踞着许多起义部队,总数在百万之上。刘秀便任命吴汉和耿弇为大将,征调幽州十郡的部队去讨伐他们。没想到刘玄新任命的幽州牧苗曾很不识实务,暗中拆他们的台,让各郡不得遵从刘秀的指令。刘秀对此毫不犹豫,下令吴汉斩杀了苗曾,而耿弇回到上谷后,也斩杀了新任的上谷、渔阳太守。在雷霆霹雳的手段之下,北方各郡瞬时倒向了刘秀,听从他的号令。


起义部队人数虽多,但训练和装备水平很一般,后勤也不行,当然不是正规军的对手。不过,《孙子兵法》有云:“用兵之道,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剿灭这些义军并非刘秀最大的愿望,他更想让这些军队为自己所用,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声势。于是,刘秀屡次大败义军,逼迫他们来到谈判桌前。尽管刘秀非常善待义军首领,封他们为列侯,但这些人仍然不能安心——毕竟当下是乱世,白天封侯、晚上诛杀的事情多了去了,教他们如何能轻易相信刘秀?刘秀对此也心知肚明。为了让这些投降者心安,他不久后便允许这些首领回到自己的部队中去,并且亲自带着少数随从到他们的军营去巡视,丝毫不担心他们会反叛自己。刘秀的举动赢得了义军的好感,双方最终建立起了信任,义军从上到下都心悦诚服地归附于刘秀。此后,刘秀一跃成为当时声势最浩大的几支军事力量,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由于归附刘秀的义军中最大一支来源于铜马,刘秀一度也被称为“铜马帝”。


对于刘秀来说,义军虽众但并不为惧,反倒是另一个人让他更为担心——刘玄手下大将谢躬。此人最初是刘玄派来剿平王郎的,后来跟刘秀一起打下了邯郸,手下也有自己的军队,和刘秀的中军同样驻扎在邯郸。


一山岂容二虎?刘秀深知自己与谢躬之间必有一战,因此,如何能在这一冲突中将本方的利益最大化,才是需要好好考虑的。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刘秀一面竭力摆出尊重谢躬的态度,多次夸奖他办事勤勉为人正直,一面暗中寻找机会。最终,在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后,谢躬被吴汉逮捕斩杀,而他的军队则全部为刘秀所收编。


刘秀这个人,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忠厚长者,但该奸诈的时候哥们一点都不马虎,也堪是帝王本色。


自此,刘秀正式与刘玄决裂。


劝进


刘秀真的很会挑时机。正当他斩杀谢躬的时候,刘玄政权正危机四起。不仅出击的部队屡屡遭遇失败,当时最大的一支义军——樊崇所带领的赤眉军——也正往关中地区杀来。


刘秀此时刚刚占领了河内郡,此地资源丰富,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充实。他看到赤眉进兵关中,料定刘玄必为其所败。于是,他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负责后勤事务,承担起当年萧何为刘邦留守关中的职责,同时,派出了三路大军:任命邓禹西入函谷关,争夺关中;任命冯异在黄河之畔建立防线,抵御来自洛阳的威胁;而他自己率领军队继续北征燕赵,确保后方的稳定和安全。


这几路军各有胜败。邓禹那路暂且不表,先说说其他两路。


先说刘秀自己那路。由于轻敌冒进,汉军遭遇了一场大败。刘秀为了保命,被迫从高处跳入水中,骑了一匹下属的马,逃出重围,一连几天生死未卜。将领们都非常不安,甚至有传言说刘秀已经遇害了,导致军中震恐。吴汉不得不出来说,大王哥哥的儿子还在南阳,实在不行可以去拥立他作为我们的主公,才稍稍稳定住了局势。


当然,刘秀还是命大,最终返回营中,再次组织起部队,重新发动攻击,一直把敌人赶到了渔阳郡。属下有人建议,这些贼兵没有辎重,粮食都靠现抢,所以只要派出一队骑兵赶在他们前面让老百姓率先坚壁清野,让他们抢不到粮食,自然会溃败。刘秀听从了建议,最终兵不血刃地打败了敌人。


南边冯异的主要对手是刘玄手下的舞阳王李轶。此人最早和刘縯、刘秀一同起兵,后来却转投刘玄一党,后来成了谋害刘縯的主要幕后黑手。从他之前的经历就可知道他是一根“墙头草”,哪儿强就投奔哪儿。如今看到赤眉进入关中,刘玄是很难守住长安了,而刘秀这边却风风火火,声势浩大,就再次动了叛主投诚的心思。冯异敏锐地发现了李轶的心思,致信给他,陈述利害,劝他归附。李轶毫不犹豫,主动抓住冯异抛来的橄榄枝,果断地表明自己要抛弃刘玄这条破船、为刘秀所驱驰的想法,并主动偃旗息鼓,不再与刘秀军作战。冯异得以大展拳脚,打下了不少地方,并把李轶主动要求归附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秀。


孰料,刘秀却下令将李轶背叛刘玄的证据故意泄露给更始一方的人。他的理由是,李轶这个人诡诈多端,旁人都猜不透他心里究竟怎么想的,不可轻信——墙头草的行为终归为人不齿,更何况还有刘縯这笔血债时刻提醒着刘秀。李轶因此最终遭人袭杀。而在随后的对战中,冯异、寇恂又大败更始军,洛阳几乎唾手可得。


当南边的捷报送到刘秀军中的时候,将领们纷纷表示祝贺,并乘机劝刘秀称帝——这都是将领们事先商量好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刘秀受封萧王前,就有官属劝他早日称帝,取代刘玄。两次劝进都遭到了刘秀的断然拒绝。在他看来,时机还不成熟。


但将领们对此事不依不挠。刘秀率军返回的途中,众人又劝进了两次,又都遭到了拒绝。不过,刘秀拒绝的态度倒是没有先前那么坚决了。耿纯,云台名将,顺势劝刘秀,说现在好不容易聚集了那么多将领和士兵,他们图啥?可不就是奔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来的吗!如今大王几次拖延不称帝,时间长了人心恐怕就散了!


这一层刘秀之前确实忽略了。如今被耿纯点破,对刘秀是一个提醒。他认真地点点头,对耿纯说,我会好好考虑。


谶文


刘秀为什么不称帝?有两大原因。


一是时局。刘秀重实轻虚,他看重土地、士兵、人才这些争霸的资本,而对名号并不那么重视。“天子”称号在他眼里并不能为他带来实利,只会增加他的负担——成为大家争先恐后攻打的对象。因此,他不急于称帝。


二是性格。刘秀还是偏内向保守,很多时候信心不那么坚定,“不敢为天下先”,大凡做大事都需要外力来推一推。虽然几经劝进,但毕竟教唆自己加尊号的都是自己的下属,至于天下百姓是怎么想的,他并不那么有自信。


不过,耿纯说的那番话,已经解决了刘秀的第一个原因,即称帝并不是没有实利可收的,“天子”可以更好地团结人、招揽人。这一点也得到了刘秀的认可。所以,最后的关节就全落在了刘秀的性格问题上了。


这临门一脚的重任被交到了冯异手中。作为刘秀最信任的大臣,他被特地从前线召到鄗县,汇报天下的情况。冯异毫不避言,直接对刘秀说,刘玄必定要失败,汉室的大旗还需要大王来扛起,请大王听从众人的建议吧!


恰好——后台君一直都觉得这是冯异等人故意安排的——一位名叫彊华的儒生特地从关中跑来找刘秀。他带来了一样东西:“赤伏符”。这是一道谶文:“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就是说刘秀当为天子。虽然文字并不优美,而且看上去很假,但却让刘秀龙颜大悦——拥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作为谶语,本身反映出上天的意志,彊华这个儒生呢,则代表了士族的拥护,而来自关中,象征着关中三辅百姓的民意,可谓天命与民意俱全了。


之前拒绝群臣也就算了,但“赤伏符”可代表着天命和民意,难道还要再拒绝吗?于此,刘秀终于不再推脱,于当年六月在鄗县(今河北邢台境内)登基称帝,国号“汉”,年号“建武”。建武者,以武威平定天下也。


好了,整件事下来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刘秀称帝,“赤伏符”功劳最大。


虽然听上去很荒唐,但却是事实。


后世对刘秀评价极高,几近完人,惟独在一点上,极力批评、不遗余力——极度迷信谶文。刘秀的一生,和谶文百般纠缠:最初在新野就是因一道图谶之语而撩起了天子野心,后来的“赤伏符”助力他登基称帝,晚年还因为谶文迫害过大臣。


这让我们现代人看起来很费解,不禁要问一句,为什么呢?


最懒惰的解释就是古人迷信,加之新莽时期谶语、符咒滥行于世,风气如此,刘秀也不能免俗。


追问一句,既然刘秀如此迷信,最终却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那么,迷信和成功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后台君觉得,刘秀的迷信确实对其成功有所帮助,这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个方面跟之前提到的性格问题有关。刘秀这个人并不是“完全迷信”,他在做关键决策之前,往往都是先经过深思熟虑,然后再来寻求谶语的支持——为了加强自己的信心。《左传》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反之,如果刘秀在先前的筹划过程中就觉得不靠谱,他就不会有“决疑”的需要,压根不会进入到“寻求谶语”这一步中。所以,“谶文”这类迷信之于刘秀,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决策催化剂”的作用——作用跟邓禹给他“打鸡血”是差不多的。


换言之,谶文对刘秀的帮助,并非提供决策的依据,而是提升决策的信心,是一种“心理暗示”的方法。因此,这样的“迷信”放在刘秀这类人的身上就有点相得益彰的意味了。


第二个方面,还是跟当时的社会局面有关。谶文在当时是一种风气,一种流行——这是对百姓而言;对于统治者而言,谶文是一种阐述其权力正当性的叙事方式。说白了,赤伏符帮刘秀向天下百姓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上天”要刘秀当天子。


权力本身就是一个虚构的概念,没有实体。百姓之所以会服膺在“天子”的权柄之下,无非也是因为心中怀有某种信念。放眼古今中外,但凡改朝换代,统治者都需要某种版本的“故事”来桥接自身的权力和百姓的信念。有些政治家相对单纯,逼迫自己也去拥有和百姓同样的信念,从而将自己置身于这一叙事的语境之中;另有些政治家则更狡猾一些,他们把这一叙事作为纯粹忽悠臣民的“把戏”,让他们困在其中,而让自己置身事外,以第三者的角度来观察叙事内的互动。刘秀是前者。


当然,置身其中也好、置身事外也好,都只是方法罢了,并不关乎高尚或罪恶。毕竟,这都是“政治”。




河伯读资治通鉴系列第一部《寡人很孤独·周纪》已经出版,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