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食品公司长期以来都安居世界上回报最稳定的企业之列,雀巢又是食品业的成功典范之一,2015年的全球销售额近900亿美元。但随着食品行业经历巨变,私募股权公司开始抢占地盘,令人担心习惯了甜蜜生活的他们能否成功找到“低糖”新配方?
大型食品公司长期以来都属于世界上回报最稳定的企业之列,2016年庆祝了成立150周年的雀巢又是其中翘楚。2015年,它在189个国家的销售额已近900亿美元。但食品行业正经历巨变,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意味着包装食品中的糖、盐以及各种防腐剂越发受到冷落。雀巢的压力也不小。
近年来,公司经常达不到销售增长5%至6%的目标。
不包括收购,在过去17个季度中,该公司有11个季度的增速没有达到投资者预期。
零售业大环境的转变也是原因之一。
今年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乌尔夫·马克·施奈德(Ulf Mark Schneider)是雀巢自1922年以来首位外部“空降”的CEO,此前只有医疗保健企业的背景,要在电商时代管理好从牛奶、咖啡、巧克力到狗粮如此庞大的品牌组合,对他将是个巨大的挑战。
另一个敌人同样开始抢占地盘——巴西私募股权公司3G喜欢购入增长缓慢的大型食品及饮料企业,并削减它们的经营成本。
2015年,3G促成卡夫和亨氏两大巨头合并,还瞄准了全球最大的几家啤酒公司。因此,许多食品公司正在争相自行削减成本,以免成为下一个猎物。这引发了争论:成本削减是否会进一步破坏公司的增长前景?还是说强劲扩张已经过时,企业最好能接受这一点并挤出利润?
虽然首席财务官弗朗索瓦-泽维尔·罗杰指出,雀巢在2016年前九个月的销售增长是全球十大食品饮料企业中最快的。但市场研究公司盛博(Sanford C. Bernstein)的详细研究表明,除去收购带来的增长,
2007年至2015年间,集团最大的20个产品品类中仅有3类的市场份额未下跌。
瓶装水和单杯咖啡等一些核心产品表现最差,这种业绩很可能会惹来投资者的指责。2015年,雀巢的营业利润率为15%,远低于卡夫亨氏的21%。
施奈德强调,投资于健康及相关创新会为公司未来带来强劲增长。然而,少有观察者会认为雀巢是一家关注健康的公司。习惯了甜蜜生活的他们能否找到“低糖”的商业新配方?
欢迎登录《经济学人·商论》App浏览
《如蜜生活甜意减》
。
互动有礼
打出健康牌的雀巢能否迎来增长?
欢迎在下方“写留言”参与评论
每周留言获赞最多的三位读者将获得礼品
了解世界,不仅是读懂英文那么简单
读《商论》,学会像《经济学人》一样思考
现在订阅更可获赠商论全新定制版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