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光伏头条
光伏头条是国际能源网旗下新媒体,专注于光伏产业的原生内容制作与精确整合传播,由行业资深采编团队倾力打造。 国际能源网于2005年上线,注册会员超过40万,日均 PV 120万,日更资讯1000条,是能源电力行业影响力门户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纪法指引  ·  【镜鉴】“80后”刁正科,止步副局长! ·  昨天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立平:DeepSeek: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 ... ·  昨天  
人民日报评论  ·  这里的农民为何“闲不住”? | 新春评话 ·  3 天前  
主编温静  ·  推荐一批待播古装悬疑剧 ·  4 天前  
后沙月光  ·  美国养蛊自噬!马斯克捅了马蜂窝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光伏头条

沈文忠:n型技术融合引领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

光伏头条  · 公众号  ·  · 2024-12-21 17:22

正文


文 | 光伏头条 团队

微信公众号 | 光伏头条

12月18日, 由CREC组委会主办,无锡新能源商会、国能能源研究院、光伏头条承办的“第二届n型光伏电池组件技术交流会 ” 在江苏省无锡市太湖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 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教授沈文忠应邀出席发表 《光伏电池技术对比分析与发展趋势思考》 主旨报告。

沈教授详细阐释了TOPCon、SHJ、xBC三大技术的优缺点、发展方向,并预判n型技术融合将引领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

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名誉理事长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教授 沈文忠

晶硅电池技术引领光伏成为最便宜的能源

沈文忠教授表示, 过去40年光伏电池发展历程中,晶硅技术是绝对的主流 。这期间,晶硅技术最低市占率仍达到70%,2023年晶硅电池市场份额98%,2024年则将超98%。晶硅电池在效率、成本、稳定性等三方面各具特色,毫无短板。人类一直想把度电成本做到1美分以下,这个目标估计未来几年会在中国实现。

晶硅技术成为主流技术的一大优势在于可持续性 。硅材料在地壳中的含量高达26.3%,而且人类又掌握了硅的提纯技术。现在全球已经有1000G瓦的硅料产能,市场只需有500G瓦左右。人类不用担心硅材料的永续利用问题。

此外,人类掌握了晶硅电池高效化技术。从绒面、多层减反、M(0)BB、背接触、宽带隙及上下光转换到叠层技术,近年来在不断突破。电学性能的钝化上面,从全表面钝化到PERC前后表面的钝化,再到TOPCon或者异质结的钝化技术,甚至把栅线做到背面xBC的技术,都已经做到了极致,形成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沈文忠教授认为,过去中国光伏20年发展历程表明,人类在晶硅电池技术方面已经得心应手。 他对于光伏成为人类最便宜的能源非常有信心

谈及当前光伏电池技术,沈文忠表示,经过几年的发展,晶硅技术已经全面进入n型时代。很幸运的是不论硅材料还是半导体材料只有p型和n型, 产业化进入n型之后,就不会再回到p型了 。因为n型效率更高。未来n型技术是一劳永逸的技术。当下,三大n型技术TOPCon、异质结、xBC各有特点,而未来发展趋势一定是n型技术的融合发展。

TOPCon技术:三大优势使其成为主流技术

TOPCon技术,最初由德国太阳能研究机构Fraunhofer ISE在2014年提出。TOPCon技术的特点在于其与PERC产线兼容性好,可承受高温过程900℃,且双面率高达80-85%,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

近两年来TOPCon技术迅速发展。沈文忠教授总结原因在于 选择性发射结合LECO技术的快速导入,电池转换效率大幅提升 。现在激光辅助烧结已经成为行业的标配。今年下半年以来,TOPCon企业重点在做双面的钝化技术,其理论转换效率可以超过28%。

凭借主流PERC电池打下的坚实基础,成熟的国产化核心装备以及完整的全产业链生态,TOPCon技术成为了主流技术。 2023年TOPCon技术发展迅猛,2024年量产平均效率在25.3%左右而成本基本与PERC持平。未来2-3年内,TOPCon入库转换效率可达26%+。而一些TOPCon企业也抓住了技术发展良机,成为新一轮行业洗牌后的龙头企业。

当然,TOPCon技术本身也暴露一些问题。沈文忠教授介绍了PID失效以及UVID衰减问题,此外他还提及TOPCon技术的测试效率与入库效率差距偏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技术改进以及技术突破。

异质结是晶硅电池的终极技术

对于异质结技术,沈文忠教授表示,这是一个天然的双面钝化接触技术,结构对称,双面率可以做到90%以上,甚至95%。按照现在的理解, 异质结技术应该是晶硅电池的终结技术。

从异质结技术发展来看,中国光伏人非常聪明,把简单的四层薄膜做了分层处理,不论是钝化层、功能层,还是TCO层,都做了相关的处理。这里面涉及到微晶的应用,包括分层处理以及TCO两层处理方案。

但是,近年来异质结技术发展速度较慢。最大原因是设备降本以及产业链生态构建不及预期。

沈文忠教授总结2022年-2024年异质结技术发展历程,主要体现为 三减一增,即减银、减硅、减栅、增效。 当前,双面微晶技术的推广使异质结电池效率提升0.5-0.6%。转光膜成为行业标配,光伏电池效率又大幅提升1.5-2.0%。此外,0BB技术、银包铜普及,更低的银含量、薄片化成为行业的主旋律。

对于未来,沈文忠教授认为 异质结技术的机会在于三个方面 。其一,硅片上的降本。相比其他技术,异质结硅片可以更薄。其二,0BB+银包铜技术的推进。其三,更低的碳足迹。低温工艺的异质结产品的碳足迹可以低至300kg eq 二氧化碳/kW,在产品出口方面,具有重大优势。

BC技术有利于做更高效的电池

xBC技术最大优势是美观,是分布式市场的应用。 ”沈文忠教授对于xBC技术一语中的。在电池优化过程当中,xBC电池正面钝化的优化不受发射极的影响,所以正面跟背面的优化可以各自单独处理,因此非常有利于做更高效的电池技术。这是TOPCon电池或者其他的电池不具备的条件。

BC技术早在20年前就已经诞生,其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其是 独家的孤独的电池技术,缺少产业链协同

2024年,产业界xBC技术经历了从怀疑到相信过程。沈文忠教授表示,目前有七八家企业在做xBC技术,预计2025年会有更多企业加入xBC阵营。他总结为三点原因: 其一,硅片技术的提升,成本的下降;其二,是激光工艺的运用;其三,龙头企业的引领

沈文忠教授判断:“ TOPCon的红利已经过去了,xBC在未来两三年内,有十倍的增长空间 ,从20GW做到两三百GW不是太稀奇的事情!”

n型技术融合引领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

近两年来,行业提出THBC概念,也有企业称作HTBC,不论名称如何,实质是TOPCon跟异质结技术的融合。该技术正面全部用管式的PECVD来实现,背面n区可以用管式的PECVD来实现。对于p+ poly钝化性能比较差的问题,用异质结的非晶硅或者纳米晶硅来代替。

沈文忠教授表示, 该方案应该是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目前已经有企业进入了中试阶段,平均效率可以达到27%,结果非常好。他认为,这种电池技术未来两三年之内会成为晶硅电池的终极方案,因为它 兼具效率和成本的特色。

晶硅电池效率达到28%之后,要进一步突破30%,未来的必须走叠层电池的技术路线。对于钙钛矿薄膜电池而言,由于设备高昂、大面积效率提升困难等问题,钙钛矿与晶硅叠层技术也是其必经之路。

最后,沈文忠教授寄语行业:双碳目标指引下的光伏产业蓬勃生机!n型转型驱动下的光伏技术如虎添翼!激烈竞争形势下的光伏创新重中之重。

来源:光伏头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