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miss you,另一个意思是“我错过了你”,小晓对见清说。好久不见的他们经历了机场延误重逢、经历了在临时休息的酒店笑谈往事、终于坐在租回北京的车里抱头痛哭。
这的确是一部很好哭的电影,生平第一次我因为眼泪太多不得不用上了纸巾,尽管电影院一半都是17、18岁为影片笑点发笑的高中生。你说他们这些现在进行时,哪看得懂后来?
大雪封路,回忆鲜血淋漓,这时影片已过了大半。刘若英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导演才华。整场电影现在与回忆穿插,却纹丝不乱。
过去是一条线:他们相识、相爱、相弃,现在是一条线:他们相逢、回忆、反省、抉择。然后这两条线再按顺序穿插、一字排开。有点像文言文里的互文,互相补充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所以,看这个电影需要专注和用心。否则错过导演精心设计的卡口,便会对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发展一知半解,还会觉得结构散。比如因为伊恩找不到凯莉,世界就失去了颜色,所以过去才是彩色的、现在才是黑白的。
它一个关于“爱情全程”的故事。弥补了大多数影片用“X年后”字眼表述的内容,讲述了一段北漂情侣的开始、幸福、结束和后来。
周冬雨饰演的方小晓像一只青翠的蜻蜓,柔软、灵巧、落拓。她漂泊在北京,不时停在形色各异的男人身上,想谋求终生物质上的安稳。
对于朋友林见清一遍又一遍问的,他对你好吗,她选择用各种例子来自证明,“好啊”。最新的情侣号、见家长、我为他戴的假发、穿得新鞋,在听过见清说“真的对你好是肯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后,她看破了那些“好”都是泡沫。
比不上一个对自己真心实意的人。能立马找到的临时避难所、睡了之后能一脚踢开的朋友、不容许任何人欺辱她,挥拳头打人到被监狱拘留的大傻子,方小晓只有林见清。
虽然她的爱总像划开一根火柴一样短暂,但因为爱林见清,她从一个物质女变成了爱情的信徒。
见清对小晓是一见钟情。于是后来的他们有了两个人的北京。也是电影的关键词之一,北漂。
白天明亮拥挤的电子商场,夜晚的煎饼果子摊,路上行色匆匆的行人和拖着身体拽着灵魂挤出地铁大呼一口气的你。这里永远不缺梦想和故事,有趾高气昂的人也有低眉顺眼的人。忍着、磨着,谁都能找到一席之地。至多,心里委屈。
在北京,一个人生活简单,一人吃饱全家不愁;两个人生活幸福。幸福的比较困难,简单的也不太简单。
相爱的方小晓和林见清住进了密集的群租房,常常就着锅盖吃泡面、隔着地铁要关掉的门吻别。隔音效果差时他们拿隔壁叫床的声音取乐,空间拮据爱却是满的。
打车回家是很奢侈的一件事,小晓会拦着说再等一下公交车就到了;心心念念的家具只是一个破旧的二手沙发,而他们却能因为沙发的添置快乐得像孩子;工作的间隙两人躲在楼道和厕所发两条短信,不愉快的时间就变得像火柴一样短了。
北京的一天很短,他们却将这段最贫穷的日子活成了全部人生中笑容最多的时刻,也许。后来的我们再回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多半如此。因为选择很少所以拥有的任何都珍惜,因为自己有的太少,所以挑着最好的给你。绝非安贫乐道,而是有你真好。
影片前半段在讲他们的相爱,后半段在讲分手原因。分歧出现在男孩与女孩的成长速度上。
为了生活,女生先变实际了,开始努力工作赚钱。见清的工作却屡屡不顺,积攒了一肚子自责和脾气,后来分手的那一年他们过年就开始吵架。
林见清说,想给方小晓最好的房子、婚姻和生活。小晓却说,其实这些都无所谓。林见清说,你就是觉得我做不到,小晓说,我只是觉得跟你在一起后这些都不重要了。林见清觉得自尊首受创。
男孩不知道,当女孩觉得“有情饮水饱”的时候,那个当初打动她的、要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人却只想塞给她世俗意义上的“爱”——物质、钱、成功。
这些是以前掉在钱眼儿里的小晓在意的东西。这像一场玩笑,她选择林见清的时候就已经觉得这些都比不上“我们相爱”重要。方小晓成长了,可是林见清不知道。
成长的错位残忍导致他们开始旷日持久的冷战,然后小晓心灰意冷踏上地铁走了。
影片跳到现在时,重逢的他们在雪地里面对面谈到这一天的地铁:“如果你没有上地铁,我们会不会不一样”,“如果你有勇气上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他们怪罪了那个moment的犹豫。
现实中也总是这样,我们爱给某个moment设上特定的意思。“如果这一次他没有主动来找我,那么我们就真的完了”。其实这些moment多像跳崖时大家留给自己救命的绳索,如果救不了,还能用来上吊。
但其实结束感情的永远都不是这些moment,而是屡屡踏入恋爱关系里的禁区:将生活里的负情绪加之在伴侣身上,并且不再尝试沟通,不再正视对方的成长,甚至不再珍惜爱意。
所以,重逢的小晓依然对见清说,你知道吗,我觉得你一点都没有长大,你一点都没有让我刮目相看,你还是像个小孩一样。因为在那之前,结婚生子的林见清还在跟她说“如果”,然后方小晓像闹着玩似的封杀了他所有的“如果”。
如果我们当时没有分手呢?那后来也会分手。
如果我们就是结婚了呢?那现在你可能已经找了不下十个小三。
成熟的人不会允许如果的存在,方小晓说没有如果。
然后他们在车里交换近况。林见清说漂泊的方小晓,很惨。她说,那真的是你的三观出现了问题。林见清成功留在北京,却过上了丧偶式的婚姻,他不爱妻子,对于在儿子代妻子查岗时亦无一丝波动;方小晓虽然漂泊着,依然在找那个肯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人。
论后来的他们,女生比男生成长得要更好一点,已经变得很不同了。而林见清丧偶式的婚姻则成为被舆论绞杀的重点,爱前任却结婚,分明是精神出轨。
放轻戾气,我想这个故事特别像大部分人脑海中一种虚妄的构想,下雪天偶尔做的一场梦。走出影院的那一刻,每个人都懂如何继续成人的生活,而非孩子心性。谁的心里不住着未亡人,艺术永远是高于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