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5
月
31
日),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两大罕见现象,再次显示了当前市场的非同寻常。
第一个罕见现象:
1
年期
Shibor
报
4.3579%
,超过了
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所谓“
Shibor
”,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
)的英文简写。这个上海的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就是中国的“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因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就设在上海。
同业拆借利率有
8
个品种,包括隔夜、一周、一年等。这个利率,是银行从银行借钱的利率。虽然银行也可以通过“逆回购”等方式从央行借钱,而且利率更低,但机会不是总有。尤其是中小银行,通过同业拆借等方式获得资金,是重要的资金来源。
所以,
Shibor
可以理解为“面粉的价格”。
而央行公布的
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面包的价格。由于中国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所以除了房贷等优质贷款,或者国家鼓励的,很少有银行向企业按照基准利率来贷款,一般都会上浮。
目前,
1
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是
4.35%
,已经被
1
年期的
Shibor
超过了。
此前,我们关注过
1
年期
Shibor
利率超过“基础贷款利率”(
LPR
),那是一种针对大企业、优质客户的特别利率,一般比
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低。
也就是说,
1
年期的
Shibor
先是实现了对
1
年期
LPR
的超越,然后又超过了
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这说明市场利率仍然在节节走高,资金面紧张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
而更大的背景,是央行收紧了货币政策,一是为了稳汇率,二是为了推动金融去杠杆。
第二个罕见现象:香港离岸人民币隔夜
HIBOR
暴涨至
21.07933%
,创
1
月
6
日来新高,人民币在此推动下继续升值。
端午节期间,本号曾提醒大家,有海外资金在推动人民币离岸价上涨。今天,这种趋势得到了延续。与此同时,由于人民币流动性空前紧张(今天是月末,月末、季末资金一般都会紧张),香港银行间人民币隔夜拆借利率达到了惊人的
21.07933%
。
而同样在今天,上海的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隔夜)只有
3.55%
,香港是上海的
5.9
倍。这种内外倒挂,是央行有意制造出来的,为了维护人民币离岸价的稳定。
正是在这种人民币空前紧张的背景下,人民币离岸价继续上涨,走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行情:
上海市场的人民币在岸价也随之上涨:
人民币汇率上涨,对于中国的出口将非常不利,同时也没有正常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
那么,为什么央行还要这么引导?
一种猜测认为:前期人民币汇率过分盯住美元,而特朗普新政的很多措施没有得到落实,美元有一波显著下跌。于是,人民币也跟着下跌,实现了对英镑、欧元等主要货币的贬值。为比避免引起这些国家地区的不满,同时展现市场化的一面,人民币要升值一下。然后,给
6
月
15
日美元加息之后的贬值,做一个准备。否则,人民币汇率就太呆滞了,太不市场化了。
另外一种猜测认为:穆迪刚刚调低了中国的评级,人民币需要“秀一下肌肉”。
事实上,在端午节之前,央行刚刚在人民币中间价里增加了“逆周期因子”,为这一波升值做了准备,同时也为未来避险做了准备。因为“逆周期因子”其实就是政府调控。
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今天谈的两大异常现象,其实是一件事情:面对即将到来的
6
月
15
日(北京时间凌晨
2
点)美联储加息,以及可能随时宣布的缩表,央行仍然是小心翼翼控制着流动性。
5
月
31
日是月末,资金当然会紧张,所以利率飙升是必然的。
关键问题是,
6
月份会更加敏感。
4
年前的
6
月,那场惊天动地的钱荒大家仍然心有余悸。如果央行太严厉,重演
2013
年
6
月的钱荒是必然的。
现在很多情况,都跟
4
年前非常像,而且多了美联储加息的因素。
端午节期间,证监会出台了大利好,但今天上证指数只涨了
7
个点,由此可见大家的谨慎,和对即将到来的
6
月的忧虑。
对于楼市、股市来说,当前流动性偏紧和利率的不断上涨,显然是非常坏的消息。
原创不易,如果喜欢天天说钱的文章,请读者朋友们帮忙点赞,你们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动力,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为刘晓博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