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是中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教育新闻媒体。教师自己的报纸,学生喜爱的报纸,教育部门离不开的报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无线徐州  ·  名 单 公 示 ·  2 天前  
四川大学e教务  ·  川大杰出教授徐玖平2024年度公开课:AI时 ... ·  3 天前  
四川大学e教务  ·  川大杰出教授徐玖平2024年度公开课:AI时 ... ·  3 天前  
班主任家园  ·  几点起床最健康?(建议永久收藏) ·  4 天前  
一叶目开  ·  这才是2025年上海小升初的真实情况! ·  5 天前  
一叶目开  ·  这才是2025年上海小升初的真实情况!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教育报

他当了30年的教师和校长,把一辈子经验提炼成这10句话(听君这席话,胜读百本书) | 我是教师

中国教育报  · 公众号  · 教育  · 2016-12-06 09:07

正文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辛苦归辛苦,但是它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也是其他职业享受不了的。


有位常年扎根乡村的老校长把自己一辈子的经验化为10条建议送给其他教师们。老校长的叮嘱条条质朴而中肯,他一件件地提起做教师的辛苦,一条条地说到做教育的困难,但最终都用平和的心态将之一一化解。


或许所有青年教师都该侧耳倾听一下这位双脚植根泥土的从教者对教师这个职业厚重而动人的解读。


我在乡村从教三十余年,结识了许多乡村教师朋友,面对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加盟乡村教育事业,心里感到非常高兴。虽然城镇化在加速前进,但仍有一批学生在乡村接受教育,这些乡村教师就是中国教育的希望。百余年前,国学大师梁启超说:“少年雄,则国雄。”青年教师雄,中国教育也雄


我真心诚心渴望着有一天,能从我们乡村的校园里走出像魏书生、于永正,甚至是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教育大家来,那么,中国教育将会是怎样的绚烂和辉煌啊!我愿为这一天的到来呼唤。在这里,我有几条建议要送给青年教师们。


1.立地开花

立地开花就是要安于那片乡土,在教室里勤奋躬耕,开出艳丽的育人之花,结出丰硕的教学之果。选择就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意味着良心,要永远对自己的工作保持热爱和激情我不赞成一边吃着教育的饭,一边恨着教育;一边上着课,一边运动着调离改行,一边忙着考公务员什么的。教育是一个需要全身心投入才能干好的活,一旦分心了,鱼与熊掌肯定难以兼得,失落黄金有处寻,失落孩子的青春何处找?


要立地开花便要守得住校园的清贫和寂寞。乡村生活比起城市确实艰苦些,没有繁华的夜生活,也没有养眼的彩灯,更没有商场的满目琳琅。但这样说乡村也并不是地狱,她仍有自己吸引人的魅力:夕阳西下,你踩着乡间小道,嗅着桃李的芬芳,去看蓝天流云和修竹翠树,自有一种采菊东篱,世外高人般的感觉;去赴好友的盛宴,杯里斟着“兰益”纯酿,酒歌声声;去躲进小楼,闭上门扉,自成一统,读爱读的书,写爱写的文,给你心爱的人发发短信……这何尝不是一种美丽。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2.顺“制”而为

在青年教师中,对制度的抱怨非议总要多些,以为制度限制了自己的自由,束缚了自己的个性张扬。那么,不要制度行不行?肯定不行。不要说人这种依赖社会活着的群体,就是像蚂蚁、蜜蜂、猴群、大雁、草原上的马群,他们都有自身的“制度”。制度是成长的需要。在对待制度问题上,管建刚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把它背在背上是包袱,把它踩在脚下是垫脚石。


如果我们转变心态,把制度看成一种心智磨练、一种美德修炼,抱怨就会变成欣慰,负担就会变成动力。扣款是压力,但我们何不把这种压力转变成干劲,转变成一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上进心,和学生合作,竭尽全力,发挥潜力,把工作做好,非但不让制度罚自己的款,还要获取制度设立的奖金。这不但满了自己的意,也顺了领导的心,坏事变成了好事。就算制度是“脚镣手铐”,我们也要带着脚镣手铐跳出优美的舞蹈。


不要以为制度是领导念的紧箍咒,老师们,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就会把领导推到你的对立面,就很难形成共同的立场,哪还会站在同一个战壕里?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校长那个位子,扮演他那个角色,他就是心里不想立那条制度,但真能不立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事非经过不知难”。


3.以书为伴

苏霍姆林斯基送给新教师的礼物,既不是致辞,也不是盛宴,而是他选定的书。孔老夫子,就着如豆的昏灯,翻阅牛皮绳系着的竹简,竟至“韦编三绝”;黄永玉在鬼子的追击中负书逃跑,跑不动了再丢本书…….袁卫星老师,为了在教学中超越自我,独自躲到一所偏僻的学校,教书读书,黄卷青灯,当他再度出山的时候,一鸣惊人,课上得好评如潮。


你要把自己的一身书香带到教室里,去浸染学生,烛照他们的心灵世界。你阅读着,你的精神就每日提升着。钱梦龙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精神发育了,你在学生面前每天都是新的。一个天天向上的教师,学生也会跟着你天天向上。这样你就能从中享受到教育的乐趣。


你阅读着,自我教育就每天进行着。和那些高尚的人对话,切磋研究学问,思想与思想碰撞,人格与人格砥砺,美德与美德感染,无形中,你就获取了最好的教育,实现了终身教育。如果不读书,生活反映到你头脑里来的是零碎的表象,一地鸡毛,力量和生命就处在枯竭萎缩中,自我教育就停滞了。


你阅读着,就有力着。一个教师如果能形成一种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智慧便会像溪流一样,不断注入你的心田,丰富和滋润着你,成长着你。一个每日学问长进的老师,其教育的活力就像春天的野草一样,一定会绿遍山原,异常美丽。




4、思在路上

在漫长的教育旅途中,老师们,你一定要带着自己的思想上路,就像猎人带着猎枪一样。帕思卡讲,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说人是芦苇,那是因为生命的脆弱;但你的思想却是最有价值的,甚至可以穿越时空,不是么?王羲之的思想通过他的书法艺术成了一道永垂不朽的丰碑,鲁迅的思想化作一千万文字,赢得生前身后名。


作为教师,每天对工作需要反思追问的起码应该有三个方面:思学生、思课堂、思自己。


面对学生,我们可能每一天都面临逆反,面临较量,让人迷惘、迷惑。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永远不要麻木,不能看见了当作没看见、经历了当作没经历,而是要心灵敏感、眼睛敏锐、耳朵敏聪,从细微中发现。去追问、去思考、去为你教的每一个学生担忧,在痛苦中收获欢乐,在追求中发现真理。老师,当你思考时,你生命的长度、厚度、宽度都得到了延伸,上帝就微笑了。


教室是师生共同绽放思想之花的地方,课堂是侍弄生命、也是关照生命,教育对精神意义上每个生命体的探索,会让你感到无限的乐趣,会让你入迷,沉醉不知归去。


5.写作提升

为了到达成功的彼岸,青年教师朋友们,你要一边用粉笔爬黑板,一边用钢笔爬格子。粉笔能为你创造学校范围内的声誉,钢笔却可以为你走出校园,开辟一片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写作体现出你对教育的贡献是双倍的。为什么这样说?你在教学中创造的那些新鲜经验,成功做法,或是对失败的反思总结,其实就是你对教育的研究,就是你的教育发明创造。这些凝结了你心血的成果,不仅对你有意义,对整个教育都是有意义的。当你把它写出来与人分享时,你在贡献自己学生的基础上,又贡献了他人,惠及一方,福泽同行,所以我要说你对教育作出了双倍的贡献。如果把那些珍贵的东西丢掉,或是藏在教室里,那实在是可惜。


写作能使你处在最佳的研究状态中。现在,许多教师接受波斯纳的观点,认为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等于他的教学经验加上他的反思(虽然我认为还欠缺专业著作阅读这个条件,但我还是接受波氏的说法)。“反思”就是教师针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研究行为。因为在写的过程中,那些杂乱、模糊、浅表的经验就会被思维反复加工,显出清晰的条理来;那些埋藏在经验背后的理论就会被挖掘出来,进而得到了自我提升。这样你就能更好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工作成绩也就会表现得更好些。


青年教师朋友们,我建议你们能写写这样几类文章:一是教育随笔,有感而发,这些文章可长可短,拿得起来,放得下去;二是教学经验文章,你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要依靠这类文章来总结记录;三是教育叙事,因教育而生发出来的故事,就用这种形式来叙述;四是案例因教育教学而产生的故事很多,有些故事触动了你,令你掩卷深思,那你就把故事写下来,加上自己的思想。五是教学设计,把你对教材的研究记录下来,但要摒弃教学参考资料上那些别人的东西。不要借口没材料写,教室里并不缺少美。


6.仁爱学生

说来,教育多是些老话题,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如果不爱学生,成天绷着脸进出教室,稍不遂心意,斥责学生半天,弄得满心怒气,一室冰霜,那就得考虑,是否该明智地从这个岗位上撤下来,因为这对你和学生都是一种伤害。


老师,有三类学生你必须把更多的关爱分给他们:一类是考试成绩常坐落底那张船的;一类是在课堂上引你不快的;还有一类是常在教室外惹事生非的。如果你管不了这些人,做不下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你对教育倾注满腔热血,教育却会回报你一盆冰水,让你一点成就感也没有,心里灰蒙蒙的,那还怎么把阳光带给学生呢。


当你胸怀善良和爱意面对学生时,你的笑容是温柔和灿烂的,你的语言是鼓舞人心的,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起涟漪,产生教育的力量,“心有灵犀一点通”。教室就被你营造成乐园和天堂了,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个生命都有了阳光的味道。




7.勇挑重担

在学校压来的重担面前,不要随便寻找托辞,你要有足够的自信,足够的思想准备,迎着困难上,不要以为领导在整你。分给你教毕业班,分你教“分层”以后人家挑残拣剩的班……都不要跟领导讲价钱,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老师们,乡间有句老话“人不会,世上学,刀不快,石上磨”。在一所学校,还会有许多临时性的任务交给你——你从来没做过的,这又是另一种形式的重担。你说自己做不来,虽然也有道理,但这终究是一种消极怠惰,何不换种心态,把重任接过来,干着再说,遇到问题找人请教商量,失败了从头再来,吃一堑,长一智,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任务完成了,学校只收获任务的结果,而自己却收获了毅力、勇气、能力,收获了对待困难的态度,这对你的成长不也值得吗?


我虽然这样说,但仍然反对领导鞭打快牛似的为人,大事小事,什么事情都找到一两个人头上,不为他人着想,不顾他人的内心体验,竭泽而渔,到时连句暖心话都没有。如是这样,一定要据理力争,权利是争来的,这样做跟勇挑重担并不矛盾。



8.搞好关系

学校是个缩小了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要想做出点成绩,是需要协调好各方关系的。关系协调不好,你取得的成绩就会被负作用抵消掉。所以要协调好和领导、同事、学生、家庭、社会的关系。


校长是单位里的一把手,是直接管理我们的人,也掌握着对我们的评价权。最好是不要和校长起冲突,就算被误解也要以和平的方式去沟通说明。我很赞成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态度,她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使用两把尺子,一把用来量别人的长处,一把用来量自己的短处。要把自己的工作干好,甚至是干得有些特色,谁当校长,都希望自己属下有本事,别人夸奖教师,也是校长的光荣,强将手下无弱兵。


其次,要协调好和同事的关系。我处理同事关系的经验就是互相帮助,与人为善。人家找到你,能帮忙的要尽量帮忙。


此外,还要处理好社会关系。我们的学生来自社会的许多家庭。正因为这样,教师的劳动就和社会紧密联系着。在现实情况下,社会看教师,仍然看的是你教的考试分数。分数成绩出了问题,人家就说这个老师不会教。所以,一定要竭尽全力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上来,但也要保留着自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9.有点“野心”

“野心”是一种追求,是梦,有梦才有远方。想当骨干教师?好!想当名教师?更好!想当专家学者型的教师?不甘平庸、不愿满足,是许多成功教师的共同特点。


实现“野心”靠的是自我规划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名师不是评出来的,也不完全是领导培养出来的,更不是靠培训班训出来的,而是在一线摔打,自我奋斗,自己培养出来的。


那就得进行自我规划,做一校的名师、做一县的名师、做一省的名师,直至走向全国。这些目标看似很大,但并非高不可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拿出滴水穿石的精神来,达到每一个小目标,始终走在路上,大目标也就一天天靠近我们了。


譬如要做一校的名师,一周里设计好一堂课,上一堂自己认为出彩的课,和班上的后进学生谈一次话,做一次家访,读三十页专业书,写一则反思或经验总结之类的教研文章,一学年比较成功地转化几名差生,管理好一个班。我敢保证,照这样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不出三年,在同行中,你一定是“带头大哥”了。




10、强健体魄

健康的道理一点也不复杂难懂,但能身体力行的却不多,说来容易做来难。青年教师,在你漫长的教育生涯中,一定要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对自己的健康进行持续投资。我不相信老师们就会忙到一天中连区区半小时锻炼时间都找不出来,我是这方面的实践者,我在学校里工作了大半辈子,什么情况我不清楚,不是不能,非不为也。


人累有两种情况,一是身累,二是心累。教师主要是心累,忧这样,虑那样,畏上惧下怕领导,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眼圈发青、心理倦怠、精神萎靡。


心累的另一个原因是心理不平衡。教师是心理最不能平衡的一个职业,在现今形式下,班级之间,要比统考平均分,要比名次先后;教师之间要比职称高低、工资荣誉多少;同行之间要比官衔有无,升迁快慢;非同行又常拿公务员、烟草、电力、有钱的生意人和自己比,比来比去,比得心灰意懒,比得牢骚满腹,心理哪还平衡得了。结果生出病来,未老先衰下去,把健康也比丢掉了。怎么办?


坐看庭前花开花落,仰望天空云卷云舒,想开吧。幸福的原则是简单,平均分也好,名次也好,荣誉也好,多拿两块工资少拿两块工资也好,官大官小也好,无非是名利。如果暂时拿不到这些“名利”,那就先安下心来做个普通教师,经历了奋斗的过程,自觉问心无愧,对得起学生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就不要耿耿于怀,忧戚于心。


何况,只要身体健康,慢慢熬吧,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有了身体,什么都不是问题。


唠唠叨叨了这么些,就是想给青年教师提个醒。我真心希望我们的青年教师朋友,尤其是乡村青年教师看到教师职业的光辉,这是你付出一分努力,就能收获一分果实的职业。


(作者单位系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石洞小学



转载自 | 人民教育微信

文章来源 | 本文是人民教育微信读者来稿精选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就给小编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