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消息、作文、专家纪要、调研分享;提高认知及信息差
)
分享市场、行业及公司动态,包括投资策略、行业数据库、专家调研、公司纪要;信息超越
99%
的投资者)微信扫码加入体验)
会议要点
-
业绩解读与发展规划
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 51.3 塹 9 亿元,同比下降 3.78%;净利润17.37 亿元,同比增加约 23 亿,主要是由于工业联合案件预计负债冲回。
销售净利润率为 10.87%,同比下降 0.81%;净现金流量增长 24.24%,达 8.42 亿元。
美味鲜公司营收 49.32 亿元,塹净利润 6 亿元,同比增长 3%;调味品毛利率 32.19%,同比增长近两个百分点。
-
三年战略规划
公司战略规划:制定三年规划,着重于调味品主业,提升品牌地位,采用内涵与外延双轮驱动,希望在行业中成为一流企 业。
经营目标:到 2026 年实现营业收入 100 亿,营业利润超 15 亿,脱离非主营业务,成为中国最好的调味品公司,进入世界行业领先地位。
股权激励相关:激励计划设置收入、利润增长和净资产收益率三个指标,考核严格,不是发福利,全员共同努力下才可能实现解锁目标。
-
战略规划与市场前瞻
公司持续实施产品和渠道创新,致力于实现百亿目标;欲扩张经销商数量和区域市场,具体目标展开中。
酱油吨价下降原因为中低端产品收入增长较快,拉低平均售价;2024 年高端产品例如高鲜酱油和有机酱油将促进均价提升。
地产业务剥离计划在中长期内通过与政府合作及部分销售进行,转型焦点回归主业。
-
应对宏观变局
在宏观经济增长压力大和调味品行业增量放缓的情况下,公司如何应对存量竞争和实现增长?
管理层认为公司有哪些特质可以支持调味品品牌'美味鲜'实现业务转型和增长?
对于餐饮渠道的改革措施和未来发展布局,公司有何具体计划?
-
业绩及战略布局探讨
业绩指引:2024 年营业利润目标不低于 15%,预计比 2023 年增高约 1-2 个百分点;24 年相较 23 年可能费用相对充分,实际营业利润率有望比预期更高。
营销团队优化:2023 年末已完成人员调整费用计提,营销团队调整优化基本完成,后续仅有小幅微调。
资本运作:并购资金来源主要为自有资金,负债率低,流动资产近 20 亿;经销商分级管理下,将选择规模大、资源丰富的经销商合作。
-
业绩增长与并购策略
年利润目标:2026 年营业利润目标计划为 18%,而美味鲜计划为 15%,两者差额可理解为不同部门的预期目标差异,非一一对应,股票激励要求实际营业利润率不低于 18%。
产能和资本开支:当前产能利用率约 70%,酱油产能相对紧张,利用率达 80%。未来三年内,新增 20 万吨产能,以支持发展目标。
并购策略:未来三年可能进行多次并购,以实现约 20 亿收入增长目标,并购范围较宽泛,可能包括越过调味品等多个领域。
-
高端健康酱油战略
公司战略重点为高端化和健康化,专注于减盐酱油和有机酱油产品线展开。公司在相关产品工艺和技术上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带来较高毛利率和盈利水平。
面对消费降级压力,公司拓宽了产品线,包括中低端产品,实现产品多元化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旨在提升市场覆盖面和产品分化。
考虑到原材料成本上升和经销商利润压力,行业内可能出现共同提价行为以维持健康发展。
-
百亿目标下的风险与调整
公司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尽管没有具体的占比规划,公司计划开拓新品类、新经销商,预计家庭端市场占比将下降,B 端和工业化端市场占比有上升空间。
面对当前行业内卷和竞争加剧的挑战,收入增长被视为公司的主要风险点,可能影响营业利润率和精准收益率的提升。并购难度大和标的质量不确定性也是潜在风险。
复合调味料市场发展前景良好。公司将通过中长期战略或外延并购,加快复合调味料品类的布局,符合公司满足生活更有味道的使命。
-
股权布局与营销进展
宝能股权比例 7%以上,目前无减持公告,后续持续关注。公司大股东增持概率不大,之前通过宝能减持股份大宗交易或拍卖进行,股权比例暂稳定无快速挑战。
销售团队人数缩减,销售费用 24 年趋向扩张。事业部建立打破销售大区权限,未来可能根据财务、人力资源需要,自主决定人员增减。
餐饮渠道占比预期提升,电商和新零售事业部成立,后续增加投入。团队整合渐见效果,预期收入增长前低后高,以报告检验团队整合效果。
Q&A
Q:公司的未来三年有什么战略规划?
A:公司已经制定了未来三年的战塹略规划,聚焦以调味品为主,提升品牌地位,并通过构建精细营销和创新经济运营的三大能力,采用内涵加外延双轮驱动的业绩增长模式。我们目标是将公司带入行业一流。为了深耕现有市场,我们计划全面打造全国布局,在品牌与营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品牌认知,聚焦健康和大赛道产品;在研发方面优化模式和机制,推动创新产品开发。在运营管理上,公司将优化生产管理以确保效率和品质。在并购投资方面,公司将运用资本手段加快布局,实现与被投资企业的深度整合。我们的目标是发展成为具有丰富产品线、全面市场布局、卓越品牌、技术领先和完善产业链的调味品企业,力争进入世界调味品领先行业。
Q:关于公司提出的股权激励方案,为什么同时考虑了收入和利润为指标?未来两年内的内生增长目标是如何达成的?外延增长是否依赖于收购标的实现?
A: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设置了三个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和净资产收益率。这样的设置参照了国有上市公司的做法。此方案不是简单的福利,而是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实现的目标,对管理层和员工都是挑战。2024 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目标是不低于 12%,2025 年不低于 32%,预计 2025 年与 2024年的增长大约在 16%至 17%左右。这确实意味着外延增长可能需要一些收购目标的实现。至于 2026 年的具体目标,公司计划实
现营业收入 100 亿,营业利润超过 15 亿。一季度的生产经营销售相对正常,预计将实现一定的营收和利润增长。
Q:关于厨邦食品少数股东权益的收回计划,公司有何进展?
A:公司正在努力收回厨邦食品的塹转出股权,但由于多种因素,进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目前来看,上半年可能有些困难,希望下半年能有确切的进展。
Q:公司为了实现百亿目标,在产品和渠道方面具体有哪些策略?包括经销商数量、区域扩张等是否有具体目标?
A:公司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在渠道开拓和管理能力提升方面,将进行客户选择、市场覆盖和管控力方面的进一步优化,采取客户分级管理。同时,将进行区域市场深度开发,特别是在华南、西南、中南、华东等战略性市场进行资源倾斜。此 外,公司将开发专业化渠道,如大型商超、工业化渠道、特殊电商新零售渠道,并通过直营业务等方式共创专业业务的公司统一性。
Q:近年来酱油品类的吨价出现下降,想了解背后的原因以及今后吨价走势?
A:公司酱油类产品的吨价基本稳定,2022 年有所提价,吨价达到 6000 块钱以上。2023 年的中低端产品销售增长较快,这拉低了一定的均价;不过整体吨价还是与 2022 年大体相当。公司预计随着高端产品如“30%高鲜酱油”和新发布的“有机酱 油”上市,将加快高端产品布局,从而帮助提升未来的均价。
Q:公司在剥离地产业务方面的进展如何?
A:公司正在与政府沟通合作和收储事项,由于公司占有的土地较大且当前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下降,地产业务的剥离预计是一个中长期过程。政府的部分收储合作与开发将促进地产业务的缓慢消化与剥离。公司计划通过中期规划完结房产业务,将更多精力集中到主营业务上。
Q:公司股权激励和美味鲜的三年目标中,对于酱油和其他品类的增长要求以及产品线的发展定位和思路是什么?
A:在 2024 年,公司会突出推广重点产品,如蚝油、鸡粉、酱油、特级生抽和三鲜鸡精等品类。到 2025 年和 2026 年,主推品类将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实时调整,但预计酱油产品的占比将超过 50%,其他品类如鸡精粉的占比也将达到 10%以上。公司计划通过外延收购强化研发能力较弱的品类,用现有网络快速推广和形成规模,实现百亿目标。
Q:公司去年毛利率提升显著,主要是由于成本下降,那么对后续成本走势有何展望?还有公司营销改革后,全年费用率怎样展望?
A: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2023 年初大豆价格下降,对毛利率提升有帮助,但长期走势尚不明朗。目前成本下降趋势不稳定,仍需关注全球农产品产量及其他影响因素。至于费用 率,2024 年整体费用率预期将稳定运营,虽然 2023 年销售费用有所下降,但因营收增长压力大,可能小幅提升销售费用 率,以保持收入和利润之间的合理平衡。
Q: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长压力及调味品行业增量放缓的大背景下,中炬高新将如何应对竞争,其主要策略是什么?
A:面临宏观经济挑战和调味品行业的存量竞争,中炬高新有明确的发展轨迹和蓝图。我们的品牌拥有广泛的受众和良好的市场口碑。此外,我们将继续加强品牌建设,将其塑造为公认的知名品牌,同时专注于大单品的发展,并将主要消费群体锁定为 35 至 45 岁的女性。在渠道方面,我们正积极布局家庭端和 C 端,并对餐饮端进行重点布局,如开发便携装和满足工业定制需求。这些建设已有的良好基础和未来规划,共同支撑着我们对改革的信心。
Q:在众多国企改革案例中,中炬高新有何独特之处,能够支撑其实现成功的改革?
A:中炬高新作为国企,筹备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我们引入市场化机制的一致行动人——鼎晖投资,以及实行了市场化的运作。过去半年以来,我们的操作已经提升了公司运营效率。我们具备国企改革成功所需的要素,拥有坚实的国资背景和灵活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同时,通过股权激励和市场化薪酬体系等手段,我们正在逐渐引入更多市场化运营的要素。这些努力和不断解决存在的不足,使我们有信心在正确的道路上迈向成 功。
Q:公司今年营业利润的提升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是否体现在管理费用和成本端的下降?
A:2024 年我们设定的营业利润增长目标不低于 15%,而 2023年的营业利润可能稍低一些,低大约 1 到 2 个百分点。虽然费用相对比较充分,但如果将其冲回,实际的营业利润率可能会高于数字显示的水平。营业利润的提升主要是逐步改善的结果,可以源于管理费用的减少,原材料价格的预期下降以及运营效率的增加,包括制造费用率的下降和运输成本的降低。
Q:营销团队的重组进展到哪一步了?2023 年末你们提到管理费用的增加,主要是哪些因素导致的?
A:营销团队的结构优化基本上已经在 2024 年春节前完成,包括新任事业部总经理和销售大区、城市经理的任命。2023 年末产生的管理费用增加主要与人员调整相关的费用有关。目前的调整集中在微调,并不会有大规模的变革。至于经销商方面,我们将进行分级管理,优化调整经销商,但会保证先有新补充再调整原有经销商。
Q:关于未来的并购和资本开支,能否分享一些中炬高新的资金来源和大致方向?
A:并购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考虑到现在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仅为 20 几个百分点,且手上持有近 20 亿的类流动资产。另外,可能通过房地产业务的转移为并购提供资金。至于未来的并购方向,我们将以调味品为主,着重投资于可以快速形成规模的品类,利用我们现有的网络和品牌优势。目前,并购目标和资本运作方式还在探索中,具体细节还不明确。
Q:对于经销商的汰换,你们有什么原则或标准?
A:经销商的调整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战略进行,我们会通过优中选优的方式进行,而不是草率地更换现有经销商。我们期待经销商能够在规模和细分市场上有更强的实力,例如在餐饮领域能够带来更大的营收和帮助。这就是我们对经销商选择和调整的一些标准。
Q:公司的年利润目标设定能否解释清楚?美味鲜计划 2026 年达到营业利润 15 亿,而激励目标中营业利润率要求为 18%,两者如何协调?
A:美味鲜的三年规划主要是针对美味鲜的营业利润目标,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是针对公司整体进行的财务要求,两者的主体并不完全一致。我们认为美味鲜的规划相对来说是预期性质的,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是实际的要求。因此,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Q:目前中炬高新的产能利用率如何,未来几年的产能提升和资本开支计划是怎样的?
A:根据年报,目前总产能约为 90 万吨,而 2023 年实际产出约77 万吨。整体产能利用率大约在 70%以上,但特别是酱油产能相对紧张,产量约有 50 万吨,产能接近 60 万吨,产能利用率超过 80%。未来三年,考虑到增长目标,产能需求将会大幅增增,我们正在加紧建设中山基地新增的 20 万吨产能,预计这些产能能够满足未来三年的发展需求,但在 2025 年和 2026 年还需规划新的产能以应对后续发展。
Q:关于并购策略,2026 年并购预计会带来多大体量的贡献?并购的目标是否有特定限定?
A:对于并购,是的,超过 10 亿体量的并购标的较少。三年规划里面考虑的外延并购体量大约在 20 亿上下。很难通过单一并购就实现这一目标,不排除多次、甚至两三个标的共同达到这一体量的增长。并购目标的范围会相对宽泛,不仅限制在基础调味品内,还可能包括相关产业,如复合调味品等。
Q:公司在减盐有机酱油产品布局方面,是否有特别的核心技术壁垒,以及是否会面临新的竞争压力?
A:公司的产品布局正朝向更高端化和健康化方向发展。我们在减盐有机酱油的工艺技术上相当成熟,可能会采用更多偏向全日式的工艺生产与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针对这类高端化产品,我们有技术力量去完成新产品的开发,并且这些新产品在定价和盈利能力上应该是可观的,应该能够维持一个较好的毛利率和盈利水平。
Q:在消费降级趋势的背景下,公司对于酱油品类的战略布局有何考虑?
A:随着消费者需求分化越来越明显,公司的产品策略也在相应调整。我们会减少对某一单一产品的依赖,如高鲜酱油的销售占比逐步减少,转而推出更多高端和中低端系列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例如,精雕生抽和鲜味生抽的中低端产品有不错的增速,在餐饮渠道也将更多追求性价比高的产品需求。我们相信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将帮助我们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Q:考虑到成本趋势,公司在提升产品平均售价方面的计划是什么?
A:提价是整个行业的共同行动,通常在原材料成本上涨或经销商利润下滑时才会考虑。我们上一次提价是在 2021 年底至2022 年初。未来的提价计划将取决于物价涨幅和成本变化。在行业内,有时会针对特定产品或条码进行小幅调整。但整体的提价还需要看行业周期和集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