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孔明灯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焦DeepFocus  ·  年度日本电影总结,现象级女演员出现! ·  昨天  
豆瓣电影  ·  永不过时的珍珠项链,从18岁戴到80岁! ·  3 天前  
岳西网  ·  最近,岳西居民干这事花了近300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孔明灯

三报简编-20241020晚

孔明灯  · 公众号  ·  · 2024-10-20 22:28

正文

新闻驱动:

1. 证券业协会修改《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管理规则》,其中提出,注册科创板业务权限,需最近一个月末从科创板买入的总市值不低于 600 万元。

2. 10 18 日, 25 只中证 A500 相关基金获批分别为 10 只联接基金、 11 只指数基金与 4 只指数增强基金,有望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


行业驱动

1. 光伏行业祭出反内卷大招,产业链有望受益。日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文章称:近一段时期以来,招投标市场不断出现超低价中标的案例。光伏协会认为,我国招投标制度一再确定,中标合同必须是高于成本。光伏行业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产品销售价格需要高于全成本,企业才能可持续经营。即便当前部分企业单纯组件制造和销售尚有微薄的毛利,也是建立在硅料、硅片、电池片、玻璃等重要原辅材料严重亏损的基础上,这种情形是不可持续的。针对上述低于成本中标,以及低于成本中标后可能出现的以次充好、不能履约的行为,协会将予以关注,并考虑采取全行业通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等方式,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此前不久,光伏协会刚刚举行了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后续来看,随着产业链价格逐步趋于稳定叠加终端需求复苏,行业龙头盈利有望率先恢复,建议关注 隆基绿能 (601012) RR 合盛硅业 (603260) RR 等。

2. 国常会讨论并原则通过渔业法(修订草案),渔业市场发展空间望进一步打开。 10 18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有关举措,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修订草案)》。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 修订草案 ) 》,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指出,要依法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推广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新型设施装备,着力提高水产品产量、品质和附加值,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渔业行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部门,在保障食物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作为全球渔业大国,其市场规模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据统计, 2023 年中国水产品产量为 7100 万吨,同比增长 3.4% ,渔业产值规模约为 15689.45 亿元,同比增长 2.8% 。我国渔业仍然面临资源保护压力、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环境复杂等诸多挑战,随着政策立法的引导及消费升级与供给侧改革的推动,我国渔业资源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望进一步打开。 盖世食品 (836826) 公司主营业务为海洋食品和食用菌食品等预制凉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海藻、食用菌、鱼籽等相关视频,下设大连和江苏淮安两个工厂,年产能 3 万吨,合作数千亩海域原料产地。 国联水产 (300094) RR 公司主要从事以白对虾、小龙虾、鱼类、牛蛙和相关预制菜品为主的餐饮食材及水产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是具备全球采购、精深加工、食品研发于一体的海洋食品企业。

3. 低于成本投标涉嫌违法,光伏协会呼吁行业良性竞争。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文称,光伏组件是需要稳定运行 20-25 年的产品,相比价格,质量才是最关键的考量因素, 0.68 /W 的成本已经是当前行业优秀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呼吁制造企业依法合规地参与市场竞争,不要进行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低于成本的投标只会带来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下降,最终不利于项目的长期与稳定运行。招标方要尊重市场规律,遵守法律规定,以设定最低限价、降低价格得分比重、提高服务和质量得分比重等方式,制定合理的招标方案。点评:机构研报认为,自 2023 年第四季度起,光伏产业经历了二三线企业退出、跨界企业退出和头部企业整合后,落后产能正逐步被淘汰。目前,供给侧洗牌已进入中后期,预计随着终端需求的释放,产业链盈利将逐步恢复。在业内看来,当前,保持技术领先和实施全球化市场布局是确保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基础。面对市场波动和技术迭代的双重挑战,光伏企业有望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和全球化布局等策略,在“内卷”中厮杀出一条“血路”。 A 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 捷佳伟创 (300724) RR 凯盛科技 (600552) RR 等。


题材驱动:
  1. 1. 拟打造月球卫星星座,欧洲航天局启动“月光”计划。  欧洲航天局( ESA )本周在国际宇航大会上正式启动了“月光”计划,该计划旨在为未来 20 年内欧洲的月球任务提供通信和导航服务。据介绍,“月光”是由五颗月球卫星组成的网络集群,这些卫星可以实现地月之间约 25 万英里( 40 万公里)的高速网络通信。 在地网时代,国内以移动、联通、电信为代表的三大运营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未来的天网时代,全世界也一定需要全球层面的移动、联通和电信。在本轮低轨通信星座的浪潮中,谁掌握了相关基础设施,谁就能掌握市场的主导权。相关上市公司受益卫星通信发展浪潮, 盛洋科技 (603703) 主要通过自主研发、合作投资等方式,掌握卫星终端设备及关键部件的相关技术,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对产业链进行整合和优化,不断提升国产化水平。 中国卫星 (600118) RR 上半年成功发射 12 颗小 / 微小卫星,其中鹊桥二号中继星作为探月工程的关键一环,架设地月新“鹊桥”,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等任务提供地月间中继通讯。

  2. 2. 产业链进入成熟阶段,北斗产业有望加速规模应用。第三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将于 10 24-25 日在湖南株洲举行。峰会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网信办、交通运输部、湖南省政府共同主办,本届峰会沿用“同世界共北斗”主题,整合国际三大卫星导航学术会议之一的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将设置 1 个开幕式及特邀报告、 6 场专题论坛、 5 场学术交流和 1 个场景示范。本届峰会室外将设置约 2000 平方米的静态展示区,展示智能交通、通用航空、工程机械、智慧物流、智慧城市、大众应用等北斗应用场景。峰会期间,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院士将发表“院士北斗规模应用联合倡议”。本届峰会还将邀请一批企业参与产业对接活动,目前已调度拟签约项目 25 个,总投资 107 亿元,拟发布项目 117 个、总投资 524.5 亿元。点评: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平稳,海外市场增长显著。 2023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 5362 亿元人民币,较 2022 年增长 7.09% 。北斗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高也将带动北斗海外应用发展,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相关营收增长显著,同比增速达到 15% 。随着北斗行业应用的不断深化,高精度应用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未来高精度定位的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可关注 北斗星通 (002151) RR 司南导航 (688592) RR 欧菲光 (002456) RR ,以及湖南省内企业 湘邮科技 (600476) ,公司主要参与了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邮政的应用推广。

  3. 3. 碳市场迎来新突破,首批 CCER 项目结束公示。 近日,首批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 CCER )项目正式结束公示,迈入 CCER 项目登记流程的第三步“项目审定”阶段。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 CCER 登记共分为八个步骤,后续剩余步骤总计需要至少 50 个工作日完成。这意味着,首批 CCER 项目或有可能赶上今年年底交易。 随着全国碳市场启动并将 CCER 纳入交易范围,控排企业及自愿减排企业对 CCER 的需求激增。结合碳市场扩容、碳配额缩紧预期及欧盟碳关税等因素,社会各界参与开发碳汇和 CCER 市场的意愿强烈。未来,生态环境部将按“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的原则,陆续评估和发布其他领域的方法学,进一步扩展 CCER 的领域和方向。随着更多行业纳入和方法学成熟,市场预测 CCER 需求有望增长至 4 亿吨,按当前碳价计算,市场规模将达数百亿。 上市公司, 岳阳林纸 (600963) RR 全资子公司中标怀化市 CCER 造林碳汇开发项目; 百川畅银 (300614) RR 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碳减排交易机制,以扩大实现沼气发电项目的收益; 福建金森 (002679) 已介入 CCER 项目前期工作,全力应对后续事项并积极参与碳产业业务。

  4. 4. 大圆柱电池量产“竞速”升温,将提振产业链需求。 近日,亿纬锂能第 33 工厂首颗圆柱电池成功下线。亿纬锂能第 33 工厂主要生产 21700 26105 型三元圆柱电池,本次投产为铝壳动力电池产线,钢壳圆柱全极耳电池产线将于 12 月投产。以 4680 4695 等型号为代表的大圆柱电池正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新焦点。近日,松下能源宣布,已完成 4680 大圆柱电池量产准备工作,和歌山工厂将成为该电池的主要生产地;特斯拉上个月宣布第 1 亿颗 4680 电池正式下线,仅 3 个多月产量就翻了一番,并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相比以往的 2170 电池, 4680 大圆柱电池直径更宽、高度更高,仅由 950 个电芯组成,能量密度约为 300 千瓦时 / 千克。机构预计,到 2027 年,全球大圆柱电池装机量有望达 429 吉瓦时,对应市场规模达 2144.8 亿元, 2023 年— 2027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 110.7% 。年内大圆柱电池有望开启规模化量产,将带动产业链主辅原材料、结构件以及设备等相关环节的升级迭代需求增长。 布局大圆柱电池的上市公司有 亿纬锂能 (300014) RR 国轩高科 (002074) RR 欣旺达 (300207) RR 等。

  5. 5. 美国对 FSD 启动调查,利好激光雷达产业链。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近日公开的文件显示,该机构已经正式对特斯拉“全自动驾驶系统”( FSD )启动调查。此次调查涉及 4 起在 FSD 启用期间的事故,其中有一起事故造成 1 名行人死亡。这些事故都是在特斯拉汽车开着 FSD 驶入“能见度降低”的道路区域时发生了碰撞。监管表示,将审查在特定情况下未能检测到行人和停止运作的原因。此次调查覆盖了 2016-2024 年款的 ModelS X 2017-2024 年款的 Model3 2020-2024 年款的 ModelY ,和 2023-2024 年款的 Cybertruck 。虽然并非所有车主都购买了 FSD 套餐,但马斯克今年初曾透露,大概有一半的车主正在使用 FSD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 FSD 采用“纯视觉”,利用车体和前后摄像头感知外界环境,再通过独特的端到端模式,模糊了以上的感知、决策和执行界限,由其神经网络自动完成感知到规划到执行的过程。就普遍理性而言,相较于摄像头,传感器更擅长在强烈阳光或恶劣天气下检测物体和行人,因此,此次美国监管机构对 FSD 的调查一定程度上利好激光雷达产业链,建议关注 万集科技 (300552) 炬光科技 (688167) RR 等。

  6. 6. 电动汽车 5 分钟闪充时代来临,高压碳化硅受关注。中国一汽旗下高端汽车品牌红旗 18 日宣布,其研发总院新能源开发院功率电子开发部成功开发出首款 1700V 超高压碳化硅功率器件样件,标志着红旗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再上新台阶。这项技术突破有望解决用户在驾驶电动汽车时面临的充电焦虑和里程焦虑问题,为未来实现 5 分钟快速补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近年以来已有小鹏 G6 、极氪 X 、智己 LS6 、蔚来 EC7 、智界 S7 、极氪 007 、理想 MEGA 、后续还有小米、问界 M9 等高压碳化硅车型上市,新能源汽车已强势拉动碳化硅渗透。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凭借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等优异特性,为应用系统“降本 + 增效”。以新能源汽车主驱为例,根据 ST 测算,碳化硅逆变器效率比 IGBT 逆变器高 3.4% ,可以有效提升续航、节省电池成本。此外,由于碳化硅逆变器体积较小,还可搭载成本更低的冷却系统,从而降低整车成本。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积极响应,这款功率器件有望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更多创新和惊喜,推动相关行业快速发展。行业公司中, 民德电子 (300656) 在功率半导体硅基器件和碳化硅器件领域均是基于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战略进行布局; 宇环数控 (002903) RR 作为数控磨削设备的专业提供商,有可用于以碳化硅为代表的半导体材料加工的磨削和研磨抛光设备,主要应用在半导体材料的磨削和抛光等工序; 天富能源 (600509) RR 所属参股公司天科合达是国内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晶片生产商,主要从事碳化硅领域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7. 7. 需求持续增长,我国首个汽车芯片认证体系发布。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组织召开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质量强链”交流推进会。会上,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 1.0 版正式发布,是我国在汽车芯片领域构建自主质量标准体系的首个权威性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汽车芯片质量认证体系的空白,也为未来产业链的高效协作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点评:汽车芯片作为实现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安全化、环保化的关键核心元器件,其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将推动产业不断发展 。中国高度重视汽车芯片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完善。全球及中国汽车芯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了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的扩大。 A 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 四维图新 (002405) RR 全志科技 (300458) RR 等。

  8. 8. 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赴美 IPO 合作公司有望迎机遇。小马智行于美东时间 10 17 日正式公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提交 IPO 招股书,计划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高盛、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和华泰证券将担任小马智行首次公开募股( IPO )的主承销商。据招股书显示,小马智行在 2022 年、 2023 年以及 2024 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 6839 万美元、 7190 万美元和 2472 万美元,累计营收超过 1.65 亿美元,成为目前国内营收规模最高的 L4 自动驾驶公司。尤为值得一提的是, 2024 年上半年,小马智行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高达 101.2% ,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此次小马智行赴美 IPO ,不仅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更将为其合作伙伴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小马智行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些公司将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供应链整合等多个方面与小马智行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相关公司中, 昆仑万维 (300418) RR 2019 年投资了小马智行 PonyAI 飞荣达 (300602) RR 小马智行是公司合作客户,公司有向客户提供压铸件、液冷板、散热器、散热模组、导热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等相关产品。

  9. 9. 数字化电子发票推广提速,票税管理或将全面升级。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国铁集团 10 18 日发布公告,从今年 11 1 日起,我国铁路客运领域将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为旅客和单位报销铁路客票提供便利。国家税务总局与国铁集团目前已完成铁路发票电子化信息系统对接改造,具备全国推行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纸质发票已难以满足企业高效、便捷、安全的财务管理需求。数电票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产物,以其全流程电子化、数据化、智能化的特点,成为推动财税管理现代化的关键力量。数电票的推广,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工具来应对这一变革。在这一背景下,众多企业纷纷选择引入先进的数字化发票管理系统,以实现票税管理的全面升级。相关上市公司, 科创信息 (300730) 在财税信息化领域深耕十余年,积累了深厚的业务知识与专业经验; 创识科技 (300941) RR 正积极在行业解决方案中嵌入电子发票相关业务内容,是基于税务数电发票体系,面向企业及个人银行提供便捷的数电发票开具、手机扫描开票等; 远光软件 (002063) RR 远光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解决方案荣获“广东软件风云榜 -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TOP10 ”奖项。公司紧跟国税总局“金税四期”工程数字化电子发票应用已在多家央企落地实施。

  10. 10. 我国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物流标准化成为趋势。 10 18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有关举措。会议指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改革,实质上是为企业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要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物流业是现代经济社会的“毛细血管”,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关乎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在统一的物流标准框架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能够实现高效协同,共同改进整体物流系统效率,进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效率。近年来,我国的物流标准化试点政策成效显著,为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新的路径。 华鹏飞 (300350) 是智慧物流生态链整合服务商 ; 迈赫股份 (301199) RR 加大拓展智能物流与立体仓储等市场业务。

  11. 11. 资源共享共用,引导和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近日,国家数据局就《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 2024 2028 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行动计划提出,以建设可信可管、互联互通、价值共创的数据空间为重点,分类施策推进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运营。到 2028 年,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技术体系、生态体系、安全体系等取得突破,基本建成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点评: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通过建设可信数据空间,中国正在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在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的有效利用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未来数据空间将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A 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 云创数据 (835305) RR 零点有数 (301169) RR 等。

  12. 12. 政策部署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将改善企业现金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提出,要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项目资金监管,定期检查资金到位情况、跟踪资金拨付情况,完善工程价款结算制度,加强政府采购支付监管。华创证券研究所认为,环保和绿电是应收账款拖欠的情况较为严重的行业。环保公司的项目有很多以 PPP 模式展开,由于近年来地方债务压力加大,企业积累了较多的应收账款拖欠。绿电企业也面临风光电站补贴电价无法顺利收回的问题,同样积累了较多的应收账款。随着地方债务化解,应收账款有望逐步解决,改善相关企业现金流。公司方面, 金达莱 (688057) RR 兴源环境 (300266) RR 立新能源 (001258) 的应收账款占年度营收比例排名居前。

  13. 13. 首批互换便利 20 家证券及基金公司名单出炉 机构看好风险偏好提振下券商板块利润弹性。 10 18 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 SFISF )相关工作的通知》;同日证监会同意 中信证券 RR 中金公司 RR 国泰君安 RR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等 20 家公司开展互换便利操作。首批申请额度已超 2000 亿元人民币,证监会要求相关机构加强合规风控管理,主动配合做好这项业务,发挥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的积极作用。目前,包括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夏基金等头部券商及基金公司均已纷纷表态将积极参与。方正证券研究所认为,一方面互换便利融资资金仅可投向资本市场,有助于增强资本市场流动性、提振市场情绪;另一方面帮助非银机构盘活存量资产、缓解流动性压力,对于券商而言,基于互换便利开展自营投资、做市交易的风控指标计算优化,有助于风控指标偏紧的头部券商提升投资杠杆、增厚投资收益。看好市场风险偏好提振下券商板块利润弹性,建议关注券商一流投行建设进程中头部券商配置机会,如 中国银河 (601881) RR 中金公司 (601995) RR 等。

  14. 14. 回购增持贷款批量落地,高股息标的将迎来增量资金。 10 20 日, 中国石化 RR 招商蛇口 RR 中国外运 RR 中远海能 RR (间接控股股东拟 6.79 亿元至 13.58 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中远海发 RR 招商轮船 RR 东芯股份 RR (控股股东拟 2 亿元至 2.4 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玲珑轮胎 RR 招商港口 RR 兆易创新 RR 嘉化能源 RR 中远海特 RR (间接控股股东拟 1.44 亿元至 2.88 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威迈斯 RR 山鹰国际 RR 中远海控 RR 广电计量 牧原股份 RR 力诺特玻 RR 福赛科技 RR 迈为股份 RR 温氏股份 RR 阳光电源 RR 通裕重工 RR 等至少 23 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或大股东将使用银行专用贷款资金用于股票回购或增持,标志着首批贷款回购增持在 A 股市场正式落地,合计申请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接近 115 亿元。就在 10 18 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 2024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政策工具已组建专班,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文件正式发布实施。再贷款首期额度 3000 亿元,年利率 1.75% ,期限 1 年,可视情况展期。中信证券研究所认为,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直接利好红利股。近期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仅在 2% 左右,金融机构融资后可通过投资红利股,获得股息率超过质押融资利率部分的净现金流收益。上市公司回购和主要股东增持也是类似的逻辑,将为高股息标的带来增量资金。


公司驱动:
  1. 1. 飞龙股份 (002536) RR 官微消息,公司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云”)在深圳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依托各自优势,充分应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成果,推动数字化全面赋能飞龙股份高质量发展,共同提升彼此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实现合作共赢。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不仅标志着飞龙股份与华为云合作历程的新开端,为双方的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也为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新的标杆。展望未来,双方将拥抱合作,并肩前行,在智能制造、数据治理、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2. 2. 科蓝软件 (300663) RR 日前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为首批鸿蒙生态合作伙伴和鸿蒙生态市场供应商,同时,公司也是 OpenHarmony 金融支付专委会成员和 OpenHarmony 生态创新示范单位。公司提供金融行业鸿蒙原生 APP 解决方案,目前移动金融应用都需求转换成鸿蒙原生应用。公司发布的《科蓝鸿蒙移动金融技术平台》是通用性产品,为金融行业鸿蒙原生 APP 开发、测试、运营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协助金融客户低成本快速建立鸿蒙原生应用。今年金融行业陆陆续续都会开始鸿蒙原生化开发,目前银行业的六大行和股份制、头部证券以及头部的基金和信托在去年的 10 月开始逐步转化为使用鸿蒙原生 APP 。原来依赖的 AOSP 框架完全剥离,包括 Java 的一些安卓底层库和开源组件都不再可用,需要基于鸿蒙整体生态进行相应的开发。公司的相关产品优势明显,公司从 2021 年开始做,技术栈一直延续着整个鸿蒙的发展体系。公司方案的优势是建设成本低、迁移成本低、建设时间短,其价值得到了行业内的首肯。今年的鸿蒙原生化改造应该会是鸿蒙的元年,也是未来金融行业整体自主可控的技术栈更新的元年,未来的市场空间会非常的巨大。

  3. 3. 格力博 (301260) RR 表示,进入 2024 年后亚马逊在达成去库存后向公司恢复采购, 2024 年上半年销售已经超过 2023 年全年水平。预计今年全年,公司向亚马逊的销售有望同比增长 100% 。今年 10 月,公司在洛杉矶推出全系列的 Optimus 产品,有望在市场上打开新局面。特别是加州目前正在从汽油产品过渡到电动产品,这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长华集团 (605018) 表示,在节能减碳的大背景下,公司积极拓展能源相关的多元化行业领域,以汽车零部件为核心积累,实现了光伏、储能新领域突破,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带来了全新增长点。基于产能规划,公司新布局了碳陶刹车盘金属套装专有设备生产线,随着业务增长持续投入。精加工设备一期产线目前已安装完成并小批量试制,预计在 2025 1 月放量。

  4. 4. 奥比中光 (688322) RR 表示,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人形机器人市场将在未来几年迎来快速发展,机构预计 2023 年至 2028 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50.2% 。公司的 3D 视觉感知产品作为人形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链路中的重要一环,有望持续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浪潮。

  5. 5. 晶科能源 (688223) RR 拟发行 GDR 并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本次发行 GDR 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45 亿元,用于美国 GW 高效组件项目、山西二期 14GW 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

  6. 6. 东安动力 (600178) 官微消息, 9 月新市场项目立项同比增 180% ,在飞行器、新能源等领域实现突破。

  7. 7. 近日, 国睿科技 (600562) RR 下属国睿防务与南京联通在国睿大厦签署低空经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国内首个 5G-A 和雷视一体多源融合低空广域感知体系,形成低空监视产业化样板示范工程。

  8. 8. 信息发展 (300469 RR ) 与安驾智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安驾智行系上海汽车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双方在北斗规模化应用、车路云一体化、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方向开展深度合作。

  9. 9. 吉视传媒 (601929) RR 与宁波均联智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车路云协同一体化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0. 10. 九号公司 (689009) RR 携手格林美推出行业首个锂电池回收项目。

  11. 11. 众兴菌业 (00277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