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关注泰路保公众号推出的关于保险预定利率调整的文章。文章指出,官方给出了3.0%增额寿险的窗口期,最多一个月,强调市场利率下行趋势及监管调整的原因和后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3.0%增额寿产品窗口期开启,时间有限。
官方给出了一个月的时间,该类产品即将下架,应尽早购买。
关键观点2: 市场利率下行趋势及监管调整的原因。
面对经济下行,市场利率走低,监管释放信号调整预定利率,担心利差损风险。
关键观点3: 预定利率调整的影响。
预定利率调整会影响保险产品保障期极长的产品,如增额寿险、年金险等。一旦产品生效,必须按合同走。即使未来是负利率,也无法改变早已定好的预定利率。保司实际投资收益率下滑时,利差损风险会增加。
关键观点4: 收益差距与保障型产品涨价。
预定利率从3%下调至2.5%,看似只下调0.5%,但对消费者而言实际收益显著减少。保障型产品全线涨价,定期寿险和重疾险保费可能上涨。
关键观点5: 购买3.0%增额寿产品的紧迫性。
市场利率下行期间,购买3.0%增额寿产品能锁定长期利率,避免市场影响。当前环境下,未来难以再找到可替代的保险产品。
正文
换句话说,今年9月掘地三尺也难找3.0%增额寿了。
面对经济下行,市场利率走低,
监管也确实释放出了一些信号
——
我担心利差损风险,所以要下调产品的预定利率,不是单一对某类产品下调,是包括
增额寿险、万能险、分红险、重疾险的普调
。
因为这类增额寿险、年金险的现金价值、万能险的保底利率都是写进合同的。
一旦产品生效,无论市场如何变化,都必须按合同来走。
而这类产品保障期又特别长,
这可比银行五年定存利率可怕多了,定存到期后利率还能随市场变化而变化,可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是最初备案时就确定下来的,变不了。就算未来是负利率,也无法改变早已定好的预定利率。
而现在这个大环境,利率不断走低,而保司投资又偏保守,势必会受到影响,一旦保司实际投资收益率下滑,长期低于产品预定利率,利差损就会在前面招手。
然而
预定利率是一把双刃剑,低了产品没竞争力,高了利差损确实又是一个风险
。
市场环境好时,保司实际投资收益率高,不算啥,但现在不同于往日,市场整体利率是往下走的。风险就出现了。
所以监管也是注意到风险,为了不让整个行业变成烫手山芋,开始整顿。
一
我自己的一个明确观点是:
3.0%产品,现在越早选择购买越好,因为早晚会下架,那么先下架的往往是3.0%产品中第一梯队的
。
现在早做决策,还能矮个子里拔将军,最后几天可能就剩下独苗了。
为啥呢?
保司既要规避长期亏损又要兼顾眼前业绩
,放出来的额度是固定的。
还有监管盯着,你想卖多,也不可能。
产品额度就那么多,你慢一步,其他人就先下手了。
二
收益从3%下调到2.5%,看似只下调0.5%,对于消费者而言
1)到手的收益显著减少。
我找来两款产品,一款预定利率3.0%,内部回报率2.9%;
说到底,对于长期险种来说,哪怕最初差个0.25%甚至0.1%,只要给的时间足够长,后面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所以,千万别小看这0.5%的差距~
如果想直接了解具体产品可以点👉
预约免费咨询
。
2)保障型产品全线涨价
前面说过,预定利率是把双刃剑,低了产品没竞争力,高了又担心利差损。
这个竞争力针对保障型产品而言,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交的总保费,同样的年龄性别,同样的保障,预定利率越高,保费越低。
那么实际操作中,定期寿险责任简单,同样的保障可能上调5%-10%的保费。
而重疾险,同样的保障可能上调15%-30%的保费。
去年我们就频繁说过3.5%会下调至3%,让大家没上车的上车。
这才过去多久,3.0%就要调整至2.5%了。真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