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网上贷款要小心!别被“套路”了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19-11-25 07:08

正文


典型

案例

2019年3月25日,江苏省泰州市公安机关打掉虞某云“套路贷”犯罪团伙,冻结涉案资金9亿余元。经查,2017年6月以来,犯罪嫌疑人虞某云组织人员假借网络借贷平台名义,发布“低利息、无担保”等虚假信息,诱骗借款人到平台借款,借款时索取身份信息及手机通讯录和通话记录,放贷时直接扣除30%“砍头息”,要求借款人偿还全款,借款人无力偿还时,对借款人以及借款人通讯录中的亲友、同事采用侮辱性语言、PS图片等软暴力方式进行催收,逼使受害人交纳高额“逾期费”。



案例分析

此类 “套路贷”一般都伪装的非常好,申请门槛低,甚至喊出零门槛申请贷款,同时进行夸大宣传,利用当下热门话题,通过电子宣传媒介、线下宣传等方式进行夸大宣传,吸引了不少急需借款的群众,一旦陷入其中,想要摆脱就得付出不小的代价;第二、一般都会在贷款发放前扣除各种费用,或要求借款人提前支付各种费用,这也是看中借款人急用钱的心理弱点;第三、宣传时将各种手续费、会员费包装起来,告知消费者利率低,实质上各种费用加起来远远高于正常贷款利率。

晓保提醒

消费者如何避免“套路贷”呢?

为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准确甄别和依法严厉惩处“套路贷”违法犯罪分子,2019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1)借款要选择正规、有资质的金融机构进行借款。切勿轻易相信个人或者组织的小额贷款公司,特别是声称“无抵押”“无担保”“不需要征信”“低利息”“快速放款”的贷款公司。

(2)签订借款合同时,一定要看清楚合同内容后才能签字。消费者签订合同时应详细阅读合同内容,不能签定空白合同,同时应留存一份合同自己保管。

(3)如果遇到“套路贷”行为人暴力催债,甚至威胁借款者人身安全时,应第一时间报案,寻求法律帮助。

晓保提醒广大消费者: 做好家庭资产规划,合理消费,远离“套路贷”,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