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是区分职业作家和新手的一个标准,同样也能将有天分的作家(这可以是挣来的头衔)与虽然孜孜不倦却力不从心的学徒区分开来。因为行家都知道,根据主题可以将故事分为两类:一类主题从人物中得以体现;另一类是作家精心雕琢人物的生活经历并由此表达出特定的主题。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分别代表两个类型。
在《达·芬奇密码》中,毫无疑问,丹·布朗向我们展现了一种观点。即使他并非特意这样做,他笔下的人物和故事也会自然引导读者得出关于宗教和教堂以及二者的历史真实性的特定结论。基于作者的主题意图,一切有关这个故事的构思和人物弧线都显得暗淡无光,所有注意力纷纷指向让读者狂热的有争议的结论:基督并没有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与玛利亚·抹大拉生有一个孩子,教会知道这个事实,但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和锦绣前程,他们将事实掩盖了。
离经叛道?或许是吧。有说服力?值得怀疑。商业化?着实让人吃惊。这一切都是由于主题的缘故。这个故事有多重主题吗?那是肯定的。就像所有的故事一样,它让读者产生共鸣,带给读者与主人公相同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挑战着读者的信仰体系和价值观。
再来看一下约翰·欧文的《苹果酒屋法则》。这显然是一个有关生命权利的故事:人工流产、孤儿院。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后果。然而,与丹·布朗不同的是,欧文在故事中并非仅仅讨论故事的一种结局,即便他个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和立场。他通过笔下的人物来阐述故事的两种结局,向我们展现每种选择带来的挑战和影响。由此读者可以体验两种情感,从而判断自己的态度是否会因此而改变。欧文详细分析了问题的阴暗面,让我们体会到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所认识或是所爱的人身上,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他告诉我们的比我们本身想要知道的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