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研究、实践总结、技术交流、方法借鉴、成果展示、信息分享的重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太突然!暴雷倒闭了!有人已交一年费用 ·  19 小时前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太突然!暴雷倒闭了!有人已交一年费用 ·  19 小时前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飙涨118.57%!一天一个价 ·  昨天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飙涨118.57%!一天一个价 ·  昨天  
商业洞察  ·  印度工人再闹罢工,这次三星不忍了 ·  4 天前  
大河报  ·  胖东来深夜公告: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  3 天前  
大河报  ·  胖东来深夜公告: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CSPON建设 | 夏雨:智慧基因,行业探索 雄安新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系统建设探索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 公众号  ·  · 2024-05-10 18:40

正文


智慧基因,行业探索

雄安新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系统建设探索


雄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夏雨 院长

本文根据雄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夏雨院长在2024城市规划新技术专题会上所作的报告整理。夏雨院长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和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基于当前雄安新区发展定位、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时代要求,新质生产力赋能规划实施的内在需求等背景出发,介绍了雄安新区关于CSPON建设基础、建设思路和建设愿景,围绕CSPON建设一个目标、四个场景、五项任务分享了具体技术路径和方法,并阐明未来将在动态感知、灵活主动,数据驱动、科学优化,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技术和科学探索,为促进全国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提供先行先试经验。



一、 CSPON建设内在动力


1、《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提出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为雄安新区CSPON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2、依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等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的意见》,提出要建设雄安新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

3、新质生产力赋能规划实施,探索未来城市、智慧城市的内在需求。雄安新区通过BIM技术构建生态系统,推动城市由“碳基”向“硅基”跃进。



二、 CSPON建设基础


1、在雄安新区“一中心四平台”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构建融合GIS、BIM、IOT、CIM等多源数据的TIM数据基础底座和数据共享机制。

2、雄安新区数据感知体系由物联网感知体系,升级成为“空天地一体、通导遥融合”感知体系,为CSPON“空-天-地-人”一体化国土空间变化数据快速获取技术提供全域全要素数据感知和汇聚基础。
3、雄安新区超前规划智能基础设施,从城市、组团、社区、邻里、街坊、街块、建筑等7个层级布设处理设施和传输设施,为CSPON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4、雄安新区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应用场景数字化方面,已建成规划建设BIM管理平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平台,为CSPON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平台基础。



三、 CSPON建设思路


(一)一个目标


雄安新区CSPON系统建设旨在借助数字赋能力量,确保雄安各级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建设“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监测评估系统。
(二)两大价值导向


面向国家战略实施为导向的全生命周期监测网络。面向新质生产力的跨界整合的科研目标,探索行业和制度改革。
(三)五大建设内容


规划实施监测指标规则库建设、国土空间变化智能感知体系建设、TIM主题数据体系构建和治理、主题场景模型构建与模拟预警、CSPON系统智慧服务示范应用。



四、 CSPON发展愿景
0 1

技术层面:因地制宜,以监测促实施,探索符合雄安新区城市发展规律的TIM和CSPON构建模式,共建自上而下的示范。

0 2
制度层面:锐意创新,数字化推动制度改革,探索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治理模式。
0 3

学科层面:跨界融合,大数据揭示空间发展新规律,探索虚实互动、实时交互“数字孪生”理论基础;创造新质生产力,探索规划设计咨询的市场服务内容。


精彩报告详见视频: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