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面试号称考研面试的第一大“杀手”!这些问题攻克的是你的内心,你将被问到很多奇葩问题,以此考验临场应变能力。
压力面试属于面试中是最常见的面试陷阱
,导师并不要求你说出一个完美的答案,主要是观察你的反应和表情,以及面对一个未知的挑战的环境,观察你如何应对。
今天就为大家收集了几个曾出现在考场上,让人闻风丧胆的面试问题,
以及附上解题思路和参考答案,大家也可以举一反三,以此来应对考场上的“压力面”。
Q1:
如果你没有通过这次面试,
你会怎么做?
破题:
这个题还是比较常见的,老师通常考察的是该生的抗压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
大家在回答时不应过分自信,也不要自怨自艾,不卑不亢是最好的回答姿态。
回答思路:
坚定读研决心+反思问题+做出改变
参考答案:
首先还是非常感谢老师们能够给我这次复试的机会,让我有宝贵的20分钟与自己的“学术偶像”进行交流。但如果最终很遗憾没有通过研究生的复试,
我也不会因此放弃读研的梦想,会从以下两方面提升自己。
首先,我会进一步夯实专业课的知识
,在基础知识上不断拓展和深挖,以较为充足的准备应对下一次研究生的初试考试,努力通过下一次的研究生初试考试。
其次,我也会不断培养和练习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俗话说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希望下次能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各位老师,争取明年能够成为贵校的研究生。
Q2:
如果入学后你发现,
自己对导师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
你会怎么办?
破题:
这个假设情况在读研后出现的情况很大,
老师问这个问题的初衷是担心你入学后,面对不感兴趣的课题不作为
。
因此我们回答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消老师这方面的顾虑。
回答思路:
不换导师+培养兴趣+表忠心
参考答案:
如果我能有幸进入贵校读研,并且选择心仪的导师,我一定会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读研机会,
积极参与导师的相关课题。
同时我认为,对于研究方向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如果入学后发现自己对导师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或许恰恰说明了我对该领域的了解不够
,因此我会积极与老师进行沟通讨论,请教他推荐该领域的论文或书籍,对该研究方向进行深入了解。
在深入了解后,我相信自己会真的喜欢上导师的研究方向,并对此产生科研的兴趣。
在日常的科研过程中,我也会积极参加导师的项目和课题,完成好老师布置给我的任务。
Q3:
如果你和导师共同完成课题,
最后论文发表时却没有你的署名,
你会怎么做?
破题:
这就是纯纯压力测试了,听起来很窒息,但也是复试场上真实出现过的问题。
这个题其实本质是在问你对于导师安排的意见,回答的时候最好以“谦虚”为主。
回答思路:
反思自己+沟通解决+避重就轻
参考答案:
感谢老师的提问,如果我发现自己参与的课题最终没有署名,我会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沟通。
首先,我会先反思自己在这个课题中的参与程度,
如果课题的大部分内容都由导师和其他同门所完成,而我负责的只是类似于整理采访或数据等边缘工作。那在成果发表时确实不应加上我的名字,
因为署名并不是衡量成果的唯一标准,在参与过程中自己科研能力的进步和提升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如果在该课题中,我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却没有署名,
那我认为应该是在课题申报过程中出现的纰漏和误会,会及时与我的导师进行沟通解决
,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Q4:
你在此之前
有了解过关于导师的信息吗,
有人告诉你哪个老师不能选吗?
破题:
这个题看起来“刀光剑影”,
本质是在问你对导师选择的看法,以及在读的学生有没有“传小话”行为。
如果真的碰到不要紧张,
不要立一个挑三拣四的人设就好。
回答思路:
没人说过+我的远景+渴望读研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