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 - - -
1. 市场动态
(1)
消费金融类ABS产品发行情况
(2) 消费金融类ABS市场结构
2. 政策回顾
3. 专题研究
(1)
消费金融类ABS发行驱动力分析
(2)
消费金融领域市场参与主体
(3) 消费金融的运行操作主要模式
(4) 消费金融类ABS基础资产类型
(5) 消费金融类ABS投资要点分析
1. 消费金融类ABS产品发行情况
根据万得资讯披露的ABS产品发行数据,截至2016年11月27日,市场上已发行消费金融类ABS产品87笔,累计发行金额达1177.55亿元。因住房抵押贷款和汽车抵押贷款相对特殊,暂未纳入本报告统计范围,剔除该部分后各年消费金融类ABS产品发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wind,avic trust
注:2016年为截至11月底数据
从2013年首单消费金融概念ABS“东证资管-阿里巴巴1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发行以来,消费金融类ABS产品近三年复合增速达226%,呈几何型增长,2017年发行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2. 消费金融类ABS市场结构
目前市场上消费金融类ABS发行主体,主要包括银行(信用卡、消费贷款)、消费金融公司、持牌小贷公司、电商(赊销模式)、P2P网贷平台等五类,其中P2P类暂被交易所纳入负面清单。
截至2016年11月底,各主体发行数量和金额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wind,avic trust
根据以上数据,历年市场发行结构如下图所示(单位 亿元):
数据来源:wind,avic trust
2016年持牌小贷公司是发行规模最大的主体类型,截至11月底其发行金额占当年消费金融类ABS发行总额的73.87%,累计发行金额占消费金融类ABS累计发行总额的65.75%。在五类发行主体中,电商发行规模增长最快,其依托于直接的网络消费场景衍生出赊销类消费贷款模式受众广泛。第二类增长较快的发行主体是消费金融公司,这类主体一般不吸收公众存款,而以无担保、无抵押的个人消费贷款为主营产品,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等,具有小额、分散的特点。
监管机构针对各类消费金融主体颁布了一系列准入政策,现摘取重要信息如下:
项目
|
消费金融公司
|
区域性小贷
|
互联网小贷
|
审批机构
|
银监会
|
省金融办
|
省金融办
|
牌照发放情况
|
截至2016.11.28,全国范围内共有
17家
消费金融公司
|
截至2016.9.30,根据央行统计数据,重庆市共有
255家
小额贷款公司
|
暂无明确统计数据,阿里、苏宁、海尔、乐视、小米、百度等多家企业已在重庆注册小贷公司
|
注册资本要求
|
基本规定:
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不低于3亿元
|
基本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 500万元
股份有限公司:≥ 1000万元
重庆市金融办规定
:
有限责任公司:≥ 2000万元
股份有限公司:≥ 3000万元
|
基本规定:
暂无
重庆市金融办规定
:
小额贷款公司申请开展网络贷款业务,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
|
股东背景
|
重点规定:
1.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2.承诺5年内不转让所持股权
金融机构还应具备:
1.
≥
5年消费金融领域从业经验
2.最近1年末总资产不低于600亿元
非金融企业还应具备:
1. 最近1年营业收入
≥
300亿元
2. 最近1年年末净资产不低于资产总额的30%
|
企业法人
:
1.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2.年终分配后,净资产不低于资产总额的30%
3.权益性投资余额不超过净资产的50%
自然人和其它社会组织:
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市政府金融办规定的其它条件
|
由于相关部门并未出台针对互联网小贷公司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股东背景暂无明确规定
|
注1:
根据央行发布数据,截至2016年9月底,全国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为9292.8亿,机构数量为8741家,平均贷款余额为1.06亿元,其中重庆市小贷公司的平均贷款余额最高,达3.75亿元。目前重庆市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多家公司已向重庆市金融办申请小贷牌照,上表中主要以重庆市政策为例。
注2:
表格中所涉及的财务数据,若未单独说明,均为合并财务报表口径。
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迅速,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1.0%,比上年同期提高13.3个百分点,这其中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并预计未来几年消费信贷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目前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参与主体众多,主要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电商平台和P2P网贷平台等。由于贷款人资质、审批流程、贷款特性和交易结构等的不同,银行和其他消费金融类主体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将重点分析银行以外的其他消费金融类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和小贷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股东投入的自有资本,以及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由于无法吸收公众存款,有限的融入资金渠道将大大制约其业务规模化发展,因此消费金融类公司有动力盘活资产存量,提高资金周转速度。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消费信贷资金模式
|
资金成本
|
资金来源
|
资金属性
|
自有资金
|
无风险利率
|
股东借款
|
非常有限
|
银行信贷
|
6-10%
|
委托业务
|
融资成本高,审批较难
|
P2P
|
10.25%
|
P2P投资者
|
政策限制多
|
同业拆借
|
2-3%
|
同业资金
|
政策对规模有限制
|
ABS
|
3.6-5%
|
场内外ABS
|
融资成本低
|
数据来源:融之家,avic trust
由此可见,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对于消费金融类公司,在初期资金短缺、发展受限情况下,可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打包转让资产,获得业务开展资金,再通过不断滚动发放贷款来扩展规模。随着ABS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消费金融类公司可以实现轻资产转型。此外,通过在交易所发行公开交易的ABS产品,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行业认可度也会提高。
2. 消费金融领域市场参与主体
(1) 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是经银监会批准,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由于银监会审批较为严格,我国现有17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其中13家在2014年以后获得牌照,股东背景雄厚,多家机构有银行的背景。截止目前,市场上仅发行三单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主体的ABS产品,其中中银两单,捷信一单,均在2016年发行于银行间市场,产品综合利率较低。预期未来消费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经营规模将稳步增长,以满足差异化的小额贷款需求,而ABS产品基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未来消费金融公司类ABS发展可期。
相较于其他机构,股东背景、品牌声誉、资金成本及风控能力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优势所在。
(2) 小贷公司
2008年央行和银监会出台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赋予小额贷款公司法律地位,意见明确了小贷公司是不吸收存款、经营小额贷款的公司,其牌照由各地政府的金融办发放。
根据央行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9月30日,全国共有8000余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逾9000亿元。小贷公司设立比较活跃的省市集中在沿海一带。重庆由于政策上的优惠,不少企业也选择于此申请小贷牌照。传统的小贷公司具有区域性,而近两年各地金融办在互联网的促进下开始发放互联网小贷牌照,获此小贷牌照的企业可以突破业务区域性开展的限制。目前重庆市拥有了全国最多的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包括以阿里、百度、小米等为代表的知名电商,也有海尔、苏宁、世茂集团等传统绩优企业。
(3) 电商
电商类消费金融服务的主体主要包括:i 综合性电商旗下消费金融服务平台,如蚂蚁金服(花呗、天猫分期)、京东金融(白条)、苏宁金融等;ii 分期购物平台,以乐分期、趣分期为主。其服务模式主要依托于自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面向自营商品及开放电商平台商户的商品,提供分期购物及小额消费贷款服务。
电商作为消费市场的核心参与方之一,在参与消费金融的过程之中更加直面消费者,通过产业链、支付工具、移动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掌控消费者的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规避了多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这是其参与消费金融市场的核心能力。
3.
消费金融的运行操作主要模式
消费金融类公司采用不同的商业运行模式,其直接决定了所生成的基础资产是否适合包装为ABS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模式1(小额贷款模式)
:
此模式中,传统小贷公司只能在特定辖区内开展线下业务,而线上面向全国的业务是互联网小贷的优势所在,蚂蚁、京东、小米等通过小贷平台,提供贷款给各地的互联网用户。除多家机构在重庆申请了互联网小贷牌照外,万达集团、携程都宣布在上海拿到了此类牌照。
模式2(信托模式):
因一些消费金融类公司没有发放贷款的资格,信托在该模式中作为通道,发放贷款给其用户。
模式3(赊销模式):
此模式中,因有真实的消费场景,消费金融类公司不需要牌照,其生成的资产属于企业正常应收账款范畴。
模式4(P2P模式):
P2P模式的行业情况比较混乱,监管也正在规整之中,目前此类运行模式下生成的基础资产不适合包装为ABS。
4.
消费金融类ABS基础资产类型
(1) 有确定消费场景的信用贷款
其包括零售商品、租房、教育培训、购置农业机械所产生的消费贷款,已发行产品代表有:花呗、京东白条等。以《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例,其基础资产信息如下:
类型
|
电商赊销债权
|
内容
|
原始权益人在京东网上购物商城销售商品过程中同意向用户提供赊销服务(“京东白条”),所合法享有的
要求用户按期足额支付应付货款、服务费及其他应付款项(包括但不限于违约金)的债权
,其实质是电商基于网络消费大数据给予个人的信用贷款。
|
特征
|
1.
分散度高
网购用户赊销产生的债权往往较为分散,一般电商设有赊销额度上限,以京东白条为例,单个用户最大信用额度为1.5万元(对比招行信用卡为0.3-5万元不等),按该专项计划8亿元发行规模测算,入池的赊销业务笔数已达到5万笔以上,分散度极高。
2.
连续性强
依赖于电商平台的流量支持,其赊销业务往往具有较强的连续性,有利于架设循环购买结构。
3.
管理难度可控
电商强大的信息系统降低了基础资产的管理难度。
综合以上三点,电商类赊销债权是比较适合证券化的资产类型。
|
入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