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钱日日谈
一个对钱很有执行力的公司人。也可作为普通青年奋斗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巨额花销,去国外旅拍婚纱照值吗? ·  21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15万人口的小县城,办了一场最纯粹的漫展 ·  21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懒人攻略:一周食材怎么储存 ·  昨天  
哔哩哔哩  ·  新晋百亿影帝小哪吒,要被UP主玩坏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老钱日日谈

毫不吝啬,持续砸钱

老钱日日谈  · 公众号  ·  · 2022-04-18 20:54

正文

本来今天应该写下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的,想想还是算了,不妄议。


最近会频繁使用到一个表情包,长这样:



严肃问题不好瞎说,给大家看组数据吧,来自央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的一篇论文:


《十四五期间我国潜在产出和增长动力的测算研究》

http://www.pbc.gov.cn/yanjiuju/124427/133100/4214199/4214309/2021032517405050731.pdf


注意,该论文发表于2021年3月25日,考虑到了疫情对经济的长期冲击。


课题组通过测算发现:


十四五期间,「固定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拉动效应将趋势性下降,甚至劳动力数量的贡献作用持续为负 (侧面印证老龄化和少子化拖累经济)


维持经济增长唯二可依靠的是:

  • 劳动力质量 0.5~0.6
  • 全要素生产率TFP 1.7~1.8

论文还认为:

我国经济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潜 在产出增长的周期性下降,而非短期趋势的影响 。通过传统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将实际GDP增速长期维持在潜在产出增速之上 是无法实现的 。不仅如此,还容易造成通货膨胀和宏观杠杆率的过快上升,进而增加经济系统性风险。

还是应继续优化完善「双支柱」调控框架,确保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和潜在产出增速大体匹配。
双支柱调控框架=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

··· ···

以及,对于宏观经济议题,如果大家的出发点是严肃讨论,或者寻找一些框架性的内容,建议少看像我这种草根博主的观点,甚至券商的研报都不要看。

推荐一个搜索资源——央行研究局,自己百度或者在公众号底部对话框回复: 宏观研究 即可收到链接。

远离口水文!你既然想严肃讨论,为啥不直接去看政策制定者们的学术研究呢?

··· ···

说回文章标题,和大家分享一个我最近想通的事,对我改变还挺大的。

其实我这人一向抠抠索索,很多支出是舍不得的。

但有一点很启发我—— 很多优秀的制造类企业 (尤其像华为这样的公司) 认为:

未来最应该看重的、最不该节省的是 研发支出 。成本结构可以压缩,但研发支出不能省。

什么意思呢?

如果一个小老板成天操心的是产品细节、产品研发、产品成本、用户诉求,那他大概率是个能生产出好东西的人,虽然赚钱上未必。

如果一个小老板成天操心回款、流量、风口、营销新玩法,那又有多少心思能花在产品本身上呢?虽然短期可能多赚钱。

拿我自己来说,我写公众号为了能够更任性、拒绝垃圾广告、心态更放松,砍掉了所有成本。

我即公司,公司营收-税务≈净利润。

这种状态下,应该做的不是躺平 (我一度认为这是我应得的福利) ,而是在没有财务压力的轻松状态下,成为第一类小老板:

保证持续的研发投入,把心思扑在输入输出上,去生产好内容。

道理看似很简单,但开悟并不容易。

想通以后,我在买书、买数据、买工具、续费各种会员上再无半点心疼,也不会去纠结这些花费是否值得。

正如研发开支一样,如果在意短期回报率,那么结果只有一个:缩减研发。


这就是我心中「消费的奥义」——

只要能做到强制结余,必要的生活开支无需过多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