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4楼影院
一样的电影,不一样的影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18条措施!证监会重磅发布 ·  18 小时前  
厦门日报  ·  刚刚,谷爱凌宣布:退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4楼影院

比起情节反转,他更喜欢人性的反转

24楼影院  · 公众号  ·  · 2024-05-22 11:46

正文

本期文娱会客厅嘉宾:申奥。
1986年出生的导演申奥, 是坏猴子影业签约的导演,201 9年凭借自编自导的《受益人》进入公 视野;2023年执导《孤注一掷 》拿下38亿票房,这两部影片都聚焦诈骗题材。
近期,短剧《新生》开播,我们和导演申奥对谈,聊台前幕后。

申奥最早接 触到《新生》的项目源自大学同学设下的一个小套路。 他从另一个导演口中听到原著故事,好奇心被勾起,对方又表示无从下手,他心痒难耐,便向大学同学,也就是剧集的发起方自荐,才知道人家本来就是冲着他来的。

短剧 《新生》 讲的是一个叫费可的男子靠伪装身份游走于各色人物之间、巧妙行骗的故事。故事的开篇便是 “暴风雪山庄” 的悬疑模式:与费可有关的受害者、恋人、朋友都被邀请到一个小岛参加追思会,随着一行人的碰面,他们才发现,彼此都被神秘的幕后人编织进了同一张大网中。
作为坏猴子影业签约的新人导演,申奥有自己深耕的方向。他的前两部电影作品 《受益人》 孤注一掷》 都聚焦 “诈骗”主题,将 现实主义 表达融进故事。在申奥看来, 论故事 如何反转, 都要有一个坚实的现实逻辑——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这是好故事的基础,也是一个新人导演的本分。

申奥直言自己对展现人性灰度的那一面更感兴趣。在拍完电影后,他将短剧《新生》当作深入挖掘人性的切口,去探讨 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骗子。
原生家庭的伤痛、遇人不淑造成的心理障碍让 费可 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费可与其说是在骗钱,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复仇,针对向他有所图谋、向他索取的人进行一场复仇。”在申奥看来,剧中每个人都不是完全无辜的,这种设定,展露的正是 人性的复杂幽微之处

01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不需要完全共情主角
南周文娱: 什么机缘让你注意到这部小说,并且把它改编成剧?

申奥: 我的大学同学做了一个新公司创业项目,就是这个短剧。他们想找我,但不确定我会不会接这个项目,所以用了一个非常套路的方法,他们找了别的导演,让他给我讲这个故事,听完之后我觉得挺好的,但这个导演又摆出一副“唉呀,我也没想好怎么处理”的姿态来,我的兴趣就来了,就像剧中男主费可经常用的套路一样,以退为进,成功把我的愿望勾起来了。我就主动去找我的大学同学,“如果那个导演不确定的话我随时可以来做”,结果对方说,“那是我们放的烟雾弹,本来就是想找你,只是让他来转达而已。”

南周文娱: 开篇即采用“暴风雪山庄”模式,你会不会担心缺少说服力,观众不太能接受?

申奥: “暴风雪山庄”模式本来就是原著的结构,在我们国内的影视剧里比较少见,但是在国外是挺平常的。其实小说也好剧也好,在我们的处理中,它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不需要观众带着特别强的信念感,完全共情主角,跟随他的剧情去发展。

其实我们最开始是按顺序时间线写的,讲费可逐步黑化的过程,可遇到了一些困难,同时我也觉得原著的精髓,即每个人都是咎由自取,这个概念要保留住,所以我们又改回了“暴风雪山庄”模式。

不过,原著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这种交叉并行的行骗,它基本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我们现在用了各种各样的元素把前三个人串成一个,然后把张萱、徐欧,甚至包括何珊变成了费可最初的导师,也就是三个人教他成为费可,另外三个人变成费可行骗的对象。
南周文娱: 《新生》这类短剧,跟您之前的电影拍摄会有什么不同吗?

申奥: 电影的主题跟叙事的空间是很窄的,只有两个小时,基本上只能讲一个主题、一种影像风格。剧的空间虽然只有十集,但对我来说足够开阔,而且剧集也不限制时间,成片30到70分钟都有,我自由度更大,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讲两到三个主题,甚至每集都能有各自的影像特色。
南周文娱: 为什么会选择井柏然饰演费可?

申奥: 我们团队在剧本初创时跟原著作者沟通过,井柏然是大家心目中最理想的人选。第一稿剧本(就是按顺序时间线的剧本)写完后就递给过井柏然,当时他没有档期。但很幸运我们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修改,等到终稿剧本写完时,他刚好也腾出了时间,所以就一拍即合。

井柏然是英俊的美男,但费可这个人物需要的是一些破碎感,一些底层感,所以妆发上,我们会刻意把他的法令纹画深一点,把黑眼圈画出来,让他身上尽量有一种悲怆的情绪。同时少年时代那一段,我们会想办法结合一些后期技术帮他减龄,达成这种十几年的时间跨度。

02

诈骗技巧就像魔术,一旦拆穿就没什么神秘的

南周文娱: 很多观众都觉得费可那么有能力,高情商、高智商,他为什么会走上骗人这条路?您是怎么理解他的人生选择的?

申奥: 其实我们讲的是一个极端的特殊的人,不是一个普世价值观的寻常人,所以很难用常人的行事逻辑去分析他,我们尽量用第7——9集去剖析这个人作恶的原因,他一定是有先天精神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加之原生家庭破碎、遇人不淑等影响,最后变成了那个样子。与其说费可是在骗钱,不如说他是在进行一场有针对性的复仇,对向他有所图谋、向他索取的人复仇。

南周文娱: 有一场戏就是费可(当时还叫李泽瑞)躺在沙发上问那个做假证的朋友,其实他问的是他跟何珊之间的举报的那个事情,但是随着剧情的走向,他马上又把他这个朋友举报了,所以对于他而言,这是一个一语双关的问题吗?
申奥: 是的。这个人物在成长过程中,从不同的人身上吸纳了不同的能力,只不过都是负面的,最后变成了一个超级智能的学习机器,去报复这些从他身上索取的人。就是这个创作逻辑,他从何珊身上学到自私,从小乔身上学到敲诈,从徐欧身上学到傲慢,从张萱身上学到势力。这四个人构成了他从李泽瑞变成费可的转化,同时又施加给了后三位,陈树发、程浩和苏倩。
剧中我们有大量这种预示的东西在,包括陈树发,陈佳佳问说为什么刘漠不接我电话?陈树发说做这个工作不接电话很正常,但恰恰就是因为刘漠不接那通电话,导致陈佳佳死亡。剧里有大量这种前后呼应的台词和细节。

南周文娱: 剧里那个倾斜放置的易拉罐,也是一个刻意的设定吗?

申奥: 是的,我们每一集都放了很多小小的隐喻。这个易拉罐是我自己平常老爱玩的一个小魔术,它的寓意其实非常简单,用看似很玄妙的把戏来映射费可每一次诈骗的技巧。一旦拆穿,你会觉得没什么神秘的,但是身在其中的人会蒙在鼓里。这种悬而未决的感觉非常像他的人生状态,所以我们之前还有一个片名,叫悬浮人生。

南周文娱: 我在社交平台上刷到您之前的一个采访,大概就是说如果你从七八集开始看,然后再跳回一二集,就能看到男主角完整的黑化的过程。
申奥: 黑化跟洗白这件事情被网友讨论,我觉得很有意思,正是因为我们重新打破了时间线,所以它是一个非常清晰的黑化故事,却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洗白的印象。其实这个人物的黑白界限、变化过程还是非常清楚的,但就是因为我们的记忆、我们的剪辑会去塑造的印象,最后造成大家的认知会有那么大的偏差。

南周文娱: 好多人会把费可跟最近的一部美剧叫《雷普利》的主角作对比,您觉得他们两个有什么相同或差异吗?

申奥: 安东尼·明格拉导演的那一版《天才雷普利》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所以终于有机会去向我崇拜的影片和大师进行拙劣的模仿跟致敬,我感觉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所以穷尽一切能力尽可能地把我对人性、对社会的认知放到里面去,虽然有很多遗憾,但是我已经感到很庆幸了。

03

比起情节反转,我更喜欢人性的反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