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简称“感冒”)是临床中常见上呼吸道病症,成人发病率较高,且已在全球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1-4]
。虽然我国现阶段已有2012版《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
[2]
、2020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3]
和2021版《成人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急诊诊疗专家共识》
[4]
,但仍缺乏关于成人感冒诊断和治疗的一致性指南。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加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大流行后呼吸道病毒感染诊治面临新的形势,特发布《成人普通感冒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3)》(以下简称“指南”)
[1]
为成人普通感冒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1 关于病原学解读
1.1 导致普通感冒常见病原学有哪些?
感冒多以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病症为主,该指南通过对多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多项研究总结出感冒常见致病原为鼻病毒(rhinovirus,RV)、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r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肠道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其中以鼻病毒占比最高,且成人以鼻病毒A最为常见
[4-7]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变异株奥密克戎和德尔塔也有感冒病毒特征
[6]
。
1.2 对于成人普通感冒,需要常规进行包括病原学在内的进一步检查吗?
感冒症状通常2~3 d达到高峰,5 d后逐步缓解,持续时间通常<10 d(图1)。
3.1 对于成人普通感冒,可以应用抗病毒药物吗?
常见抗病毒药物有利巴韦林、病毒衣壳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s,NAI)、RNA聚合酶抑制剂、血凝素(hemagglutioni,HA)、M2离子通道阻滞剂等。利巴韦林为核苷酸类广谱抗病毒药物,对RSV、腺病毒和冠状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其在呼吸道分泌物中浓度高于血药浓度,也有文献验证雾化型利巴韦林治疗免疫低下者下呼吸道RSV能够降低病死率。普来可那立为病毒衣壳抑制剂,但由于其肝脏毒性及降低避孕药效果,尚未批准临床使用
[2,15-18]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为常见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常用于流感患者治疗,两者疗效相当,但奥司他韦除了能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和住院风险并可预防使用,在孕妇群体中也验证了其早期使用的有效性,因此在我国《成人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12]
中也明确指出可在孕妇群体中使用。玛巴洛沙韦为RNA聚合酶抑制剂,通过阻抑流感病毒合成mRNA进而阻断病毒复制,和奥司他韦相比能更快降低病毒载荷,更快缓解流感患者症状。阿比多尔能够抑制流感病毒脂膜和宿主细胞膜融合而组织病毒进入细胞,达到抑制病毒复制作用,但目前我国临床使用数据有限,还须进一步探究其疗效
[12,17]
。
综上,指南指出对于免疫功能正常成人,不建议应用利巴韦林和普来可那立等抗病毒药物治疗感冒,但也指出针对特殊人群的治疗策略:(1)免疫功能低下成人,高度疑似或诊断RSV感染可雾化吸入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2)因感冒可导致严重疾病或基础疾病恶化高危人群,高度疑似流感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分泌物流感病毒检测阳性者,应尽早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阿比多尔或玛巴洛沙韦抗病毒治疗;(3)对于非重症COVID-19患者,及时应用阿比多尔治疗;(4)因流感疫苗对≥65岁、具有COPD、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肿瘤的老年人无保护作用,因此对此类人群推荐早期、积极抗病毒治疗。
3.2 关于微量营养素治疗解读
3.2.1 对于成人感冒可以使用含锌制剂吗?
锌在中性粒细胞的募集和趋化活性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Zn
2+
通过竞争性抑制RV颗粒黏附上皮细胞,抑制RV多肽裂解以达到干扰病毒复制和蛋白合成;另一方面Zn
+
增加可使T细胞和NK细胞增加,从而促进IL-2和可溶性IL-2受体的表达
[19-20]
。在COVID-19感染者中也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并减少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20]
。因此指南强烈建议醋酸锌和口服葡萄糖酸锌口含片在症状起始24 h内分次含化,且锌含量>75 mg/d,不超过100 mg/d。但考虑到锌可能导致鼻痛及嗅觉消失,因此不建议含锌鼻喷雾剂使用,但相关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2.2 对于成人普通感冒,是否可用维生素C(vitamin C,VC)预防和治疗?
VC是一种抗氧化剂,通过清除活性氧而保护蛋白质、脂质和核苷酸等生物分子免受氧化损伤和功能障碍。虽然部分研究表明VC对于呼吸道感染有预防作用,尤其在亚寒带马拉松运动员、滑雪者、士兵等特殊人群中。也有研究指出COVID-19感染者中可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并增加抗炎细胞因子的水平
[20-22]
。但现阶段临床研究尚缺乏更有力的一致性评价证据,因此建议按照对于普通人群的VC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3.2.3 对于成人普通感冒,是否可以补充维生素D(vitamin D,VD)预防?
VD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增强抗氧化基因的表达,减少炎症反应和肺水肿风险,相关研究也证实VD能够有效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于COVID-19感染者,VD缺乏时病情更为危重、病死率更高
[22-23]
。因此强烈推荐对于VD缺乏人群推荐补充VD预防感冒。
3.2.4 对于成人普通感冒,是否可以用维生素E(vitamin E,VE)预防?
VE是常用的外源性抗氧化剂,成人正常饮食一般不会导致VE缺乏。研究表明通过增加抗氧化剂的食物的摄入对人群的红细胞生成素、血红蛋白等并无获益,并且过度摄入可能导致消化道症状或凝血功能障碍等VE毒性反应
[20,24]
。因此高度建议对于饮食正常,无VE缺乏的患者,不建议常规补充VE治疗。
3.3 关于对症治疗解读
3.3.1 吸入湿化加热空气,是否可以缓解成人普通感冒的临床症状?
加热器输送湿化空气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式,研究表明当吸入42~44 ℃空气时对鼻炎患者鼻部症状和全身症状有所改善,但近年来关于该方面研究比较缺乏,难以做出一致性评价
[25-26]
。考虑到过度吸入干冷空气及湿热蒸汽有导致哮喘加重的情况,因此不建议应用于哮喘患者。
3.3.2 对于成人普通感冒,是否推荐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OTC)抗感冒复方制剂对症治疗?
OTC抗感冒药通常为复方制剂,包含抗组胺+鼻减充血剂、抗组胺+镇痛剂、镇痛剂+鼻减充血剂、鼻减充血剂+抗胆碱药、抗组胺剂+镇痛剂+鼻减充血剂等。其中鼻减充血剂包括伪麻黄碱、苯丙肾上腺素、苯丙醇胺(phenylpropanolamine, PPA)、羟甲唑啉和赛洛唑啉等,但PPA有引起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因此不建议使用。此类药物其在改善患者感冒症状同时,也会带来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前应充分咨询医生意见,权衡利弊
[2,27-29]
。
3.3.3 对于成人普通感冒,发热及疼痛如何对症治疗?
指南建议对于普通感冒发热和疼痛,可使用乙酰氨基酚或其他NSAID短期对症。两者相比缓解症状及不良反应相当,使用过程中对于存在消化道溃疡患者,应注意消化道出血、穿孔等恶性消化道症状的产生。此外,指南还着重强调应警惕阿司匹林引起的瑞氏综合征情况以及乙酰氨基酚对孕产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
3.3.4 对于成人普通感冒相关急性咳嗽(acute cough associated with common cold,CACC)应如何治疗?
CACC多为自限性,病程通常5~7 d,其发生涉及病毒性上皮损伤、腺体分泌亢进、炎症反应和神经调节机制异常多个环节。有文献指出COVID-19感染者中女性、年轻患者、合并胃肠道症状、味觉或嗅觉障碍者的咳嗽症状更明显
[30-31]
。常用的镇咳药物有中枢镇咳药(可待因、福尔可定)和外周性镇咳药。我国的咳嗽指南和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CCP)指南指出第一代抗组胺药/减充血剂可用于普通感冒引起的急性/亚急性咳嗽,此观点也适用于COVID-19感染后咳嗽的诊治,但其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评价
[28,32]
。中枢性镇咳药中福尔可定在抑制急性和慢性咳嗽的效果和时间都优于可待因,且无成瘾。祛痰药能够降低分泌物黏稠度,增强纤毛清除功能。但指南不建议单独使用NSAID、抗组胺药和祛痰镇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