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公微专题】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曲折历程
一、概念辨析
民族革命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行动。在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到义和团运动,都是民族革命的具体表现,其核心目标是摆脱外国列强的压迫,实现国家主权完整和民族解放。
民主革命则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人民民主权利的革命。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延续两千多年,严重束缚了人民的自由和发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是民主革命的重要尝试,旨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让人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民族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有机结合。在近代中国,既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又存在着封建专制的压迫。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既要反抗帝国主义以争取民族独立,又要推翻封建统治以实现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一场彻底的民族民主革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曲折发展历程
1. 准备阶段
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民族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西方的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体系,激发了人们对变革的渴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他们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帝国主义压迫日益不满,积极寻求救国之路。
2. 序幕
辛亥革命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3. 开端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进入新的开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爱国运动。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4. 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同时,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共同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使民族民主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发展。
5. 成熟
遵义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使民族民主革命在实践中不断成熟。
6. 胜利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