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蕨经
医学、天文、艺术。靠谱到令人发指、幽默到寒冷刺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蕨经

在中国,小心肝本质上就是小心乙肝。

蕨经  · 公众号  · 医学  · 2019-07-28 22: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天,是第九个世界肝炎日。 上来先给到两个数据:


①30多万人。②45%。


中国每年因肝癌死亡的人数高达30多万。

全球肝癌死亡人数中,华人占比高达45%。


所以之前很多年分享的内容中一直强调的是: 全世界哪怕其他国家都忽视忘却世界肝炎日这个日子,我们中国人不可以。 因为肝炎荼毒中国人的健康程度实在太深,时间实在太久了。 你若还无所谓肝炎,那只是因为仅限于肝炎本身的阶段大多数人没有特别不适的症状罢了(真的一上来就不舒服的甲肝倒反而只有近忧,而无远虑)。 等到发展至一定程度,尤其是后期阶段之后,呵呵,那真是要要你命的节奏。 而其中肝炎最常 出来的王 之一,就是肝癌。 肝癌,指的是发生于肝脏的癌。


这里稍稍偏题出去一两句话注解一下:①肝脏内细胞发展出来的癌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正宗的肝癌。②由身体其他器官癌症转移到肝脏而形成的癌,称为『继发性肝癌』,又称『转移性肝癌』(也就是不能算作正宗的肝癌......)。


中国人不仅肝癌本身高发,而且同样得肝癌的情况下,相比欧美中国人死亡率更高。不要说中国了,即便是在美国,华裔男性死于肝癌的机率比白人高出两倍多。这有可能是因为:


①语言文化的障碍。

②华裔害怕得病后遭受社会歧视,害怕被孤立。

③很多华裔不了解美国医疗保健系统,不会用。


为何中国人肝癌发病率这么高?因为中国人的乙肝流行率非常高——迄今差不多仍有10%的人口感染乙肝病毒。传染渠道:


①血液传播。

②性传播。

③母子传播。


有关乙肝,很多人恐怕根本就没有想到过的耐人寻味之处是:


【母子传播】反而是中国乙肝传播的一大特色。


在中国还很穷的时候,医疗针头乱用,违规重复使用,民间地下卖血等原因构成的血液传播曾经极端显著,这方面近年来有了长足改善。而另一方面母子传播途径的意识却薄弱得多,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哪怕知道了也不以为然。毕竟针头共用想想就恶心,而母亲怀抱新生儿的画面是那么符合人性那么感人温馨。所以各种因素沟通造成了相当大的认知偏差。北上广深一线还好一些,其余地区很多母亲在生育之前没有去检查乙肝,甚至连这个概念都没有。 一些人怀孕,生育之后体内乙肝病毒载量很高,最终传染给幼儿。 过去几十年里,很多乙肝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地在中国大陆蔓延肆虐开来的。而且即便中刀,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同样地无声无息,却在肝脏内部一刀一刀,小刀割肉般地缓慢却切切实实地毁灭着肝脏——从毫无症状的肝炎,到肝脏显露疤痕的肝硬化,直到最终归宿肝癌。一步一步,切实伤害。


所以即便在今日乙肝流行状况很不严重的美国(美国肝炎方面相对而言危害更大的是丙肝),新生儿出生之前也一定要查一下母亲有无乙肝,这是标准的常规操作。如果万一查出来母亲携带乙肝病毒,并且病毒载量相当高的话,那么母亲就必须服用抗病毒药,小孩出生之后一定要打疫苗。中国将来也必须经由这样的操作,经过十几年,几十年之后才可能真正显著降低乙肝携带问题。



说到乙肝疫苗,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颇有一些人纠结自己多年前接种的乙肝疫苗现在抗体水平下来了是否要去强化补打这个问题。 借世界肝炎日的夜晚认认真真再说一遍: 【不需要】。


乙肝疫苗有这样一个特点:接种后HBs抗体会降低。如何降低?接种后第一年里迅速降低,再往后徐徐降低,时间过了8年左右之后大约有60%的接种者连抗体都检测不出来了。


啊,血液里抗体都查不出来了?这情形似乎很令人担忧很令人害怕。是不是马上应该冲进医院一顿补打强化呢?完全不是。道理很简单——这东西不是一切都只是看抗体水平的, 因为还有一种东西叫做【免疫记忆】 ,也就是说人体对于乙肝病毒的抵抗力依然存在,毫无必要再度接种。


也就是说,以前接种过的,一旦再度发生乙肝抗原暴露(从外界有乙肝病毒进入人体), 抗体就能在极短时间内迅速狂飙回来,这就是人体面对乙肝病毒美妙的地方。 考虑到HBV潜伏期平均在三个月左右,到潜伏期结束时乙肝抗体早已再度充盈体内。


所以,一次正儿八经的乙肝接种流程对于大多数正常普通人群而言,三次接种认认真真地乖乖地去完成,充分获得免疫(获得抗体)之后任务就结束了(大多数人三次接种已经足够。三次之后依然没有获得免疫的人非常少,但可以通过抗体检查发现,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再来一个周期来考察效果,新的周期是再来一轮三次接种)。乙肝抗体一旦获得,之后即便假以时日抗体减少甚至消失,都没有必要再追加强化接种。这一点, 是早已被确切的证据所证明的,是早在2014年就更新完毕了的医学知识。 如果现在在中国还有医院或者医生告诉你你还要追加接种,请记住:那不是因为你真的需要接种,而是因为一些其他原因,大家自己体会我就不多说了。


乙肝疫苗接种方面真正要注意的是什么?是尽量早。孩子的时候三次打完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获得有效免疫,没有能够尽早的也不用很急,因为直到20多岁接种效果依然很不错。真正问题是一直拖下去, 拖到了40岁之后再去接种的话,就会有20%左右的人无法获得有效免疫 ,这才是真的伤。


要知道,全世界80%的肝癌源头在乙肝。 中国在肝癌方面没有什么贡献比乙肝更加积极更加全国劳模的了。很多因素影响肝脏健康譬如饮酒、乱吃中药、乱吃补品营养品保健品、乱吃OTC、水源污染等等,在中国各自扮演相当显著的角色,但若只抓最关键要害的话这句话绝不过分:在中国,小心肝的本质是小心乙肝。而小心乙肝最好的操作莫过于一级预防:积极免疫接种。而若真的关注疫苗,就不要吃饱了总是担心自己前几年打的疫苗现在抗体下去了什么时候再去补打一下下什么的,而是确保让你自己的孩子以及你在意的亲朋好友的孩子早点接种乙肝疫苗。


最后,借今天这样一个全世界用来提升肝炎防治意识的日子来剔除围绕乙肝这一『中国国民疾病』的若干迷思与偏见——


众所周知、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与HIV极其相似,都以血液与性传播为主要渠道。然而传播途径极其相似不代表传播能力也极其相似。两者到底谁更加容易传染呢?答案是乙肝病毒(HBV)。HBV不但比HIV传染能力强、而且是远远较后者强:要强50到100倍之多(美国疾控中心)。人类应该庆幸HIV没有HBV那么容易传播。


然而即便如此,即便乙肝相比HIV容易传播,在今日的中国依然有3种常见迷思和偏见,大幅度高估了乙肝的实际感染能力,让很多身不由己感染了乙肝的同胞在生活与工作学习方面承受了重压:


①乙肝会通过唾液传染、因此乙肝会因为聚餐等传染给他人。这是一种典型的拿理论可能性造成实际恐慌的手段、多年来对于HBV携带者的歧视和不公就是这么来的。唾液不会传染乙肝、除非你咬烂舌头把血水吐进别人嘴里。此外、乙肝也不会通过共享餐具、拥抱接吻握手咳嗽或打喷嚏、以及被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②乙肝是性病。错。乙肝若是性病、中国10%的人口都是性病了。传播途径与性病相似和等同于性病是两回事情。实际上即便在中文语境中,可以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疾病也不等于就是性病。两者之间微妙却明确的差异绝大多数成年人应该能够辨别与体会。


Let vigilance be our sword. 让我们一起为了自己至关重要的脏器:肝脏的健康而积极接种、提升意识吧。毕竟想要长寿的话,没有肝脏的同意是绝对不可能的任务!肝脏开心了,对于健康就好似捡到了一块宝贝,所以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欣肝宝贝』O(∩_∩)O


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精英女性部落创业服务俱乐部  ·  【蓉蓉姐姐讲故事】(二十四)风筝
7 年前
财经上帝视角  ·  低欲望社会——中国的明天
7 年前
百思不得姐  ·  歪说漫画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