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发证券研究
推送研究所的最新报告和观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今日元宵,前方→核工业不夜城!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今天居然不!放!假!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春节超火的小城,有多好游?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水与火,势均力敌的绝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发证券研究

广发宏观 | 广义财政支出进度有望逐步加快

广发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4-22 07:10

正文


4月17日,国新办举行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新闻发布会。会中,发改委为大家介绍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并回答了关于2023年增发国债、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新增专项债的相关问题。往二三季度看,增量财政的影响有望逐步形成:一是增发国债项目预计6月底前全部开工;二是新增专项债二三季度有望逐步加速;三是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望在下半年形成一定的超季节性支撑。关注这一“三连”过程对于一季度偏弱的建筑产业链的影响,以及对总需求及名义增长率的影响。




核心观点

4月17日,国新办举行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新闻发布会 1 。会中,发改委为大家介绍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并回答了关于2023年增发国债、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新增专项债的相关问题。对于会议要点,我们简要分析如下:

对于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发改委表示将“推动所有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我们知道,一季度基建投资同比增长6.5%,应与同期增发国债支出形成有关;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石油沥青开工率处于低位,建筑业相关产品价格偏弱,PMI土木工程景气中枢相对偏低,均意味着实物工作量形成滞后。至4月前两周,百年建筑网口径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继续改善,但需求主力仍存在于续建项目中。按照发改委“6月底前开工建设”的信息,增发国债对应项目(以水利、防灾项目为主)预计将集中在5-6月开工建设,这对后续实物工作量有望形成带动。

根据统计局数据,1-3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6.5%,比1-2月加快0.2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35.4%,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3.9%。对此,统计局表示这一增速主要受到“各地区加快增发国债项目的开工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 影响。

无独有偶,财政部数据 3 显示,1-2月在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速仅有-2.3%的基础上,支出同比录得6.7%高增,其中中央支出同比增长14%。支出分项中,增速最高的便是农林水支出,录得24.9%。两项数据均显示1-3月增发国债资金基本形成支出。

但资金支出到项目开工这一过程中,本就存在时滞;考虑到中央资金下达到地方,时滞可能更长。我们在前期报告《4月经济初窥》中也提到,4月经济约束信号之一是“表征基建实物工作量的石油沥青开工率环比尚未有显性变化”、“非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环比3月底回升5.48pct,不过从项目上来看,需求主力仍存在于续建项目中” 。

在会议中,发改委表示将推动所有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5-6月基建实物工作量有望回升,并带动相应产业链的量价走势。但需要注意,增发国债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这一统计数据的拉动,基本在一季度结束,后续这部分资金的增量贡献有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二季度基建投资增速将显著下行,在4-5月的较低基数基础之上,还可能迎来少量的新增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增量资金的支撑。

会议表示:“今年2月,发改委完成了全部三批共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清单下达工作,将增发国债资金落实到约1.5万个具体项目。3月份以来,我委建立在线调度机制,督促项目加快开工建设;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全链条全周期式督导。目前,我们已完成第一批12个省份督导工作,其他省份也开展了自查,年内还将组织开展第二、第三批督导。明天,发改委还将组织召开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实施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项目进展和督导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偏整改,进一步压实地方主体责任,推动所有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

对于2024年的新增专项债项目审核问题,发改委表示近日“完成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初步筛选”、“目前已推送给财政部”、“财政部正在对项目融资收益平衡等进行审核,各地也在提前做好项目准备工作”。我们知道,今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16%,为近六年来仅高于2021年的进度水平。今年整体节奏靠后,这一点可能和前期两部委集中精力完成增发国债项目审核有关。从政策上述表述来看,后续应会有一个落地进度逐步加快的过程。根据各省二季度发债计划,二季度发行节奏环比一季度将增加5500亿元左右,同比去年同期将增加2500亿元左右。考虑到财政部审核并下达地方的时滞效应,三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预计将进一步小幅加快。

会议表示:“完成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初步筛选。今年专项债券规模为3.9万亿元。此前,发改委联合财政部适当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行业范围。近日,按照专项债券工作职责分工,发改委对地方报来项目的投向领域、前期工作等进行把关,完成了今年专项债券项目的初步筛选工作,目前已推送给财政部并反馈给各地方,财政部正在对项目融资收益平衡等进行审核,各地也在提前做好项目准备工作。总的看,这批初步筛选通过的项目数量充足、资金需求较大,为全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打下了坚实的项目基础。我们将抓紧会同有关方面,尽快形成最终的准备项目清单,督促地方加快债券发行使用,推动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由此可见,今年1-3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16%,仅快于近年来的2021年)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源自发改委和财政部对项目的融资收益把控较为严格所致。同时可能也源自前期两部委集中精力完成增发国债项目审核,审核工作较多、审核时间较为紧张有关。

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二季度各省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共计11854亿元。其中,4月份2341亿元(但目前4月新增专项债实际发行仅有265亿元)、5月份4814亿元、6月份4699亿元。

若这一计划能够顺利完成,则今年1-6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为47%,仅快于2021年;环比一季度增加5500亿元左右、同比去年二季度增加2500亿元。

此外,由于1-6月发债节奏较慢,今年三季度乃至四季度,有望迎来一定程度的新增专项债供给的边际增量。

对于2024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发改委尚未宣布明确的发债计划。但根据上文分析,我们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工作安排,将集中在完成对2023年增发国债、新增专项债的项目审核完毕之后,即5月中旬-6月,对应项目有望于今年三季度、四季度落地。对特别国债的投向领域,发改委表示“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事关现代化建设、发展急需、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难事”、“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简单理解,投向主要是中长期发展相关领域;但中长期国债是“拟连续几年发行”,应有部分方向涉及短期投资安排和长期项目的陆续启动,这对下半年的基建增速和实物工作量亦有望形成一定的超季节性带动。

对于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时间,发改委并未公布明确计划。但考虑到前文分析,发改委将在年内继续督导地方的增发国债项目纠偏、并推动上半年项目开工落地;财政部二季度还需审核新增专项债的项目融资收益平衡问题;并考虑到去年增发国债,自地方申报项目到项目审核耗时约有两个月。因此我们预计,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债时点,或将在发改委、财政部完成2023年增发国债、新增专项债之后,最早或在5月中旬,若晚可能在6-7月。

对于市场较为关心的项目投向问题,会议表示:“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事关现代化建设、发展急需、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难事,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夯实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基础”、“在支持领域方面,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结合此前财政部数据显示 4 ,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将自留一半,转移支付地方一半,即央地各分5000亿元。可见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于中央支持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视程度。

那么具体可能有哪些投向?结合此前发改委发布的《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5 ,可能涉及的领域有: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基础科研、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新材料、数据要素等);

城乡融合发展(旧改、地下管网、无障碍设施等);

区域协调发展(雄安建设、黄河流域综合治理、重要湖库水环境综合治理、粤港澳建设等);

粮食能源安全(高标准农田、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农机补短板;煤、气、风电光伏等通道建设、储能项目等)等等。

总体看,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重点领域更加聚焦于广义基建、新型基建以及制造业投资等领域。

今年一季度出口转正、高技术产业较快增长带来制造业产业链景气高开;但地产销售投资偏弱、部分省市集中化债带来建筑产业链景气偏弱。往二三季度看,增量财政的影响有望逐步形成,如前所述:一是增发国债项目预计6月底前全部开工;二是新增专项债二三季度有望逐步加速;三是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望在下半年形成一定的超季节性支撑。关注这一“三连”过程对于一季度偏弱的建筑产业链的影响,以及对总需求及名义增长率的影响。

注:

1.http://www.scio.gov.cn/live/2024/33754/tw/

2.https://www.stats.gov.cn/sj/sjjd/202404/t20240417_1954645.html

3.https://gks.mof.gov.cn/tongjishuju/202403/t20240321_3931078.htm

4.https://yss.mof.gov.cn/2024zyczys/202403/t20240325_3931283.htm

5.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3/content_6939276.htm


风险提示

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导致经济压力显著加大,经济下行超预期,刺激政策超预期,财政收支超预期,地产压力上升超预期,土地市场表现超预期,海外经济表现变化导致出口表现超预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